首頁>歷史>

文:逆風的小草

當年忠貞為國酬,何曾怕斷頭?如今天下紅遍,江山靠誰守?

業未就,身軀倦,鬢已秋。你我之輩,忍將夙願,付與東流?

影視劇江姐扮演者丁柳元劇照

1

1943年的某一天,夕陽西下,殘陽如血,燕趙大地柏崖村村東頭,一個看上去略顯蒼老的中年男子矗立在一處墓穴前久久不願離去。他臉色沉重,表情悲傷、憤怒,卻又凝練剛毅。

墓穴中埋葬的是他死去的妻子張立(犧牲時年僅23歲),他是來為死難的妻子立墓碑,並親自刻寫碑文,碑文不足200字,卻寫盡了張立烈士短暫而偉大的一生。

張立同志,原籍安徽合肥人,曾畢業於當地女子師範學校,一九三七年中跋涉千里遠赴延安,先後入陝公(北)抗大學習,決心獻身革命,努力學習、工作四年如一日,一九四三年秋季反掃蕩中不幸被圍,與敵激戰壯烈殉國,時年二十三歲,懷抱幼子亦同遇害,僅遺一女,哺及三齡,得救脫險,不亦痛哉,今就張立同志殉難之地,立墓刻碑,以志不忘。夫餘士良,率女特英泣瀝,中華民國三十三年九月一日立。

這位男子是晉察冀軍區鋤奸部部長餘光文(又名餘士良、曾用名吾必成,1962年1月3日授銜開國少將),是一位久經戰火淬鍊的鐵骨硬漢,見慣了人間生死,閱盡了亂世人生悲慘百態。可他還是低估了日軍的殘忍,高估了敵人的人性。

當他回憶起為妻子和幼子收屍時的慘烈情景時,渾身都不禁顫抖,心裡都在滴血,眼淚止不住往外流。那一幕成為餘光文將軍一生都不願提及的傷痛記憶(老將軍1985年1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歷史無言,精神不朽!柏崖村當年的村民們在烈士張立的墓前栽種一顆桃樹,希望她的青春年華能像桃花一樣永留人間。如今,桃花年年盛開,映紅太平盛世的美好春景,卻鮮有人知道換來美好春景的故事是多麼地慘烈。

2

1840年之後的中國開啟了百年積貧積弱的黑暗歷史,外有列強虎視眈眈,內有軍閥混亂紛爭,數百萬國土遍地狼煙,億萬國民生不如死。透過明治維新強大起來的小日本一直覬覦中國,企圖吞併我國國土。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中國的抗日戰爭自此開始。

在安徽合肥,有一個小康之家,戶主是當地一名頗有聲望的中學教師,妻子是思想開明的書香門第之女。他們深受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影響,積極支援並參加抗日救國運動。

家裡成為進步青年和學生的聚會點,兒子成為地下黨員。在合肥廬州師範學校女中讀書的女兒張立(1919年出生,原名張振芳)在她們的支援下也頻繁參加地下抗日活動,成為共青團員。隨著日軍侵略步伐的加快,國民黨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消極抗日主張不得人心,我黨提出的“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抗日口號得到全國人民的廣泛響應。

1937年,張立決定和志同道合的彭凡和楊大姐一起動身前往革命聖地延安尋求抗日救亡的出路。父母知道後,告訴他們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你們的路是正確的,我們不能當亡國奴。”

臨行前,父母偷偷拜託彭凡和楊大姐說:“我就這麼一個女兒,你倆把她當成小妹妹帶走吧。到了前線,好好打日寇。”他們心裡清楚,這一去凶多吉少,或許將是永別,可他們的女兒才18歲,還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

他們三人步行千里之地到達河南,然後換乘火車到西安找到八路軍辦事處,說明參軍抗日救國的意願。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後來組織上安排張立到陝西雲陽青訓班接受培訓,培訓期間由於表現良好,張立被批准加入我黨。

餘光文

培訓結束後,她被安排到延安抗大訓練部任助理員,1937 年底調往鋤奸部門工作。一腔熱血的張立多次請求組織上派她到抗日前線工作,她希望到戰鬥最激烈的地方鍛鍊成長,為抗日做貢獻。

1939年,組織上派她到晉察冀軍區白求恩學校任特派員。之後又調到軍區鋤奸部任秘書和機要科長。在此期間她和鋤奸部部長餘光文結婚。

張立個子不高,一頭短髮顯得精明能幹。年紀雖輕,工作經驗卻很豐富,做工作講求方法,待人熱情大方,很受大家尊敬,被大家尊稱為“大姐”。

張立的迅速成長全是因為嚴酷的敵我鬥爭環境,慘烈的戰爭形勢逼出來的,我們現在的人很難想象當年的先輩們面對的是一群如何殘忍的“魔鬼”。

3

1943年秋,日漸走入窮途末路的日軍開啟了末日的瘋狂。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日軍集結2萬多人開始了名為“剔抉掃蕩”的大掃蕩。這次掃蕩程度極其殘酷,日軍實行“三光”政策,出動精銳師團兵分多路包圍合擊,企圖一舉蕩平晉察冀抗日武裝力量。敵人來勢洶洶,我軍難以抵擋,晉察冀軍區決定分成三路轉移突圍。

餘光文被指派為第三支隊負責人,全權負責支隊的轉移工作。編入第三支隊的人員大多是非戰鬥人員,隨第三支隊一起轉移的,還有聶榮臻專門託負的一部電臺以及他的夫人張立、一兒一女。餘光文的女兒乳名小寶,才三歲;兒子才出生不久,尚未來得及起名。這場轉移註定凶多吉少,生死難料,也造成了餘漢文將軍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場經歷

轉移途中,第三支隊在阜平縣城南莊歇息。時日,天降大雪,天氣寒冷,日軍在漢奸的帶領下悄悄包圍了村子,經過激戰部隊得以突圍。天快亮的時候,他們在柏崖村立腳,戰士們本以為這次應該是安全了,炊事員邵永順(也是馬伕)架鍋準備生火煮飯。

沒想到,鍋裡的水剛冒出熱氣,悄悄尾隨而來的板垣師團、臨武憲兵團300多人就向村子發起圍攻。餘光文決定讓大家趁著夜色分散突圍,向西越過村後小河,在河對岸的龍堂頂集合。

張立帶著兩個孩子隨著人群向外突圍,途中遇到炊事員邵永順,將女兒講給他帶著突圍,她抱著幼子尋機往外衝出包圍圈。邵永順穿著便衣突圍時遇到偽軍盤問,邵永順抱著孩子以老鄉身份瞞過敵人,成功逃出村外。

張立不幸遇到日軍,雖然穿著便衣,但是日軍在她身上搜到一支手槍,身份暴露被捕。她和一起被捕的同志及村民被集中到村裡之前他們歇息的地方(村口麥場)。日軍對他們逐個盤問,嚴刑逼供,沒有一個人肯洩露突圍戰友們的行蹤。

日軍看到張立懷抱一個嬰兒,決定從她身上開啟突破口。在漢奸的指認下,張立八路軍軍區鋤奸部秘書及鋤奸部長夫人的身份被洩露,日軍喜出望外。對張立威逼利誘,怎奈她不為所動。

日軍氣急敗壞之下,從她懷裡奪出嬰兒,高高舉起放在沸水滾滾的大鍋上面,厲聲問:“說不說?不說我就殺了她!”旁邊的漢奸一邊翻譯一邊也勸誘她服軟。

孩子在鬼子手中哭叫,掙扎,張立不顧一切向孩子撲去,鬼子獰笑著將孩子丟進了沸水鍋,瞬間失去了生命。張立撕心裂肺的哭著呼叫,卻再也喊不醒兒子,更叫不醒敵人的良知,旁邊一個老鄉的孩子受到驚嚇大哭不止,也被鬼子扔進了沸水鍋裡煮死。張立拼命撲向敵人,想和他們拼命,日軍用刺刀亂刀將張立刺殺。

人群憤怒了,個個喊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向敵軍討命……“噠噠噠……”的機槍聲響起,革命軍民的鮮血染紅了土地。

這次慘案被稱為柏崖慘案。柏崖慘案中,共有上百人犧牲,包括晉察冀畫報社指導員趙烈、總技師何重生等9人及數名工兵。

下午,日軍遠去。餘光文帶著部隊回來為死難的將士們收屍埋葬,當他看到妻子、幼子的慘烈情況時,這位鐵血硬漢當場昏迷過去。醒來後,他強忍悲痛吩咐大家一定要先安葬好其他將士及老鄉,同志們忍不住都大聲痛哭起來。

安葬好其他同志及老鄉後,餘光文從老鄉手裡買來一棵樹,做了一副棺材,張立母子合葬在村東頭,併為其立碑紀念。他在墓前站立良久之後大呼:“不報殺妻煮子之恨誓不為人!”

結語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張立烈士的遺骨如今安葬在河北英烈紀念園,歷史無聲,人民有言:銘記歷史,讓歷史悲劇永遠不再重演。

1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劉備的奮鬥史,便是一部典型的黑社會老大發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