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秦朝亡於沒有在制度上適時轉變。商鞅變法之後,某種意義上秦國已經變成了一個戰爭機器,有點兒軍國體制的意思。但是秦統一後,環境變了,這個制度其實已經不適應了。商鞅變法的核心舉措--軍功爵祿制,這是維繫秦軍強大戰鬥力的根源所在,但這個舉措的前提是戰爭,不斷的戰爭,但現在只有區域性戰爭,已經沒有大規模戰爭了。此時整個國家的體制應當來一次徹底轉變,但是問題在於,秦始皇還沒來得及做轉變就死了。
這個情況其實可以參考斯大林統治下的前蘇聯,他留下了一個強大的蘇聯,也留下了很多問題。如果後繼者能根據時代變化,解決這些問題,前蘇聯也不會那麼快解體。一個國家也好,一個企業也好,沒有哪種體制可以一直維持下去,因為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我們沒有辦法預測變化,但我們可以適應變化,進而去改變自身。統一後,改革的步伐太大。
導致各地無論是貴族還是民眾都反對!秦朝忘記了他們的改革是一步一步推進的,統一後直接就想立即把這種模式實施到各地去。這種模式固然有很多先進的地方,但是步子太大,扯著蛋了。如果是一步一步來,也許花個幾十年一百年的時間,效果會很好。但是,改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確定性也會更多。秦始皇的問題很嚴重,不立儲君,快死的時候才想起來為時已晚。兩千年以後的我們可以窺見始皇駕崩後的秦朝高層發生了很嚴重的權力鬥爭,真正的扶蘇是不可能輕易自盡的,長城軍團必然經過一場內鬥。
有人出賣了扶蘇,這個人極有可能是王離,長城軍團的力量也因此受到削弱。同時,因為高層的鬥爭,也導致南越軍團對中央離心離德,天下大亂後南越軍團不僅沒有回去,反而切斷堵塞道路。還有,漢高祖劉邦的軍事能力太強了,很多人不知道,鉅鹿之戰項羽對面的章邯王離在這之前都被劉邦以不足萬人的兵力擊敗過,很多人認為漢高祖劉邦能力不行我是真的不知道怎麼得出結論的?
另外,秦始皇十年並天下,哪怕官僚系統沒問題也扛不住這麼快的擴張速度,擴張過快必然消化不良,而且還是沒有大一統傳統、七國各自有各自國家認同的戰國末期。而且耕戰體制需要不斷對外擴張才能維持,一下子把天下都兼併了,不要說本來的六國人才,就是秦國自己的人才上升通道都幾乎堵死了,除非有個穿越者再來一次變法,不然這種局面遲早要炸。
最後,秦統一過程相對來說過於快,10年時間征服了相當於自身體量一樣大小的領土。來不及消化。最根本原因是,統一能讓戰爭結束,而始皇帝和秦二世即位後仍不惜民力,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所以民眾內心並未對統一有多大的擁護。秦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郡縣制,但是郡縣對地方的掌控力度遠不及分封大,如若採取分封宗室,強幹弱枝,待長時間後,用推恩令等方式慢慢削減封國,這樣便時間較為長久最後二世登基的不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