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董竹君因與曾是督軍的丈夫夏之時不和,憤而帶著四個女兒獨自離家前往上海闖蕩。走時,她在思慮再三後決定暫時留下唯一的兒子夏大明。
她當時的構想是:等一切有穩定後,再接回夏大明。
當時的董竹君之所以捨棄年僅3歲的夏大明,是因為:夏家重男丁,若她貿然帶大明離開,夏家勢必會不肯放人。董竹君不帶唯一兒子走的另一原因,與夏大明曾過繼給無子的夏家三房夏疇五有關。
母親的這些苦衷,年幼的夏大明自然不會懂得。也因為不懂,在夏家那個封建大家庭長大的他曾經恨過母親和姐姐們。
1935年,已經正式與夏之時離婚的董竹君創辦了上海錦江飯店。此時的她終於在上海帶著幾個孩子立穩了腳跟,鬆口氣後,她第一時間差回四川的詩人王雲帆前去探望兒子夏大明。
王雲帆自四川返回上海後在回信裡對董竹君說了這樣一番話,他說:
“已經去過夏家,他們(夏家人)支支吾吾。我打聽到大明在南城小學住讀。我去了,看他在大樹下玩沙土,我問他‘想不想上海媽媽、姐姐?’他抬起頭,看了我一眼,很不高興地回答說‘她們早把我忘記了。’說完,仍然玩著。”
董竹君全家福(中孩童為夏大明)
董竹君聽到這話時心裡一陣發酸,那一晚,她整晚沒有入睡。她最不想見到的事情終於發生了:9歲的兒子因為她之拋下他出走對她恨之入骨。
那晚和衣躺在床上的董竹君欲哭無淚,她想起自己這些年所受的苦,也想起了自己生夏大明時差點喪命的往事。
懷夏大明時,董竹君已經26歲了,這個年紀不算大齡,可懷這胎時她卻覺得分外吃力。當時,她全身浮腫,腳竟連鞋都穿不進。可丈夫夏之時見妻子因懷胎受苦卻不僅一臉嫌棄,還冷不丁地道:“一看,又是個賠錢的。”
董竹君聽了心裡雖難受卻也並不爭辯,在重男輕女的夏家,連生四個女兒的她早就習慣他們這嘴臉了。
在四聖祠英國人私立醫院生下夏大明後,董竹君才知道:自己這胎竟是懷的雙胎,可因為身體太虛弱有一胎未成熟,最後只生下了大明。
因為要剝離胎盤的緣故,醫生給董竹君上了麻藥,所以到第二天中午時,產後的董竹君才漸漸從醫院甦醒。
丫頭梅香見董竹君醒了忙不迭地對她說:“您終於生了個少爺,我得趕緊跟老爺道喜去。”說完後,梅香便飛也似的跑出去了。
梅香走後,董竹君卻有些發愣。她這才想起,這次懷孕時,夏家沒有為她生孩子做任何準備。夏之時說了:“每次你生,家裡頭都準備熱鬧一番,可每次都是女娃。”
因為落空四次的緣故,董竹君這次懷孕,夏之時沒有為此做任何準備。
因為料定董竹君這胎又將是個女孩,所以當梅香在麻將館找到夏之時報喜時,他唰地一身從牌桌上站起不敢相信地問道:“梅香,你說的可是真的,太太生了少爺了?”梅香正色道:“是的老爺,千真萬確是個少爺,恭喜老爺喜得少爺!”
夏之時聽完後心裡一陣歡喜,周圍的牌友也趕緊起身道喜,隨即他歡喜地對牌友們道:“今天咱就到這兒了,我得回去備喜酒去,屆時定了日子請諸位來喝喜酒啊!”
梅香回到醫院後,自然把夏之時聽到好訊息後的“異常欣喜狀”跟董竹君說道了一遍,董竹君聽了心裡卻五味雜陳。
更讓董竹君心裡難受的是,雖然她這次生的是男孩,可丈夫卻並未在她住院期間來醫院看過她一次。
這種種,怎不讓她心寒。
董竹君原是青樓女子出身,遇見夏之時並與之相愛後,她設法逃出青樓並與之結了婚。婚後她隨夫去了日本,她原以為:她一生的幸福將就此展開。
可誰也沒想到的是,之前的革命志士夏之時竟一天天地變了,他口口聲聲革命,實際卻是個封建軍閥。在董竹君不斷在日本接受新思想洗禮,並立下救國救民的宏志時,夏之時卻因官場的失意而一天天墮落了。
回到四川后,董竹君與夏之時的矛盾隨著四個女兒的相繼出生越來越尖銳。夏之時不滿董竹君將精力花在幾個女孩身上,而董竹君也對夏之時的封建軍閥做派和重男輕女思想不滿。
若非如此,生下夏大明時,董竹君該多高興啊,他們終於有兒有女了。
生下夏大明後不久,在大明滿月那天,夏之時竟迫不及待地在夏家大擺筵席為兒子慶祝滿月。對於這些,董竹君自然很不滿,她之不滿,一方面因為生女兒時未曾大擺酒,另一方面窮苦人家出生的她,也不願意這樣花費。
可夏之時豈會聽她的?在董竹君提出不願辦酒席當晚,兩人就大吵了一架。吵完後,酒席當然是照辦不誤了。
大明出生後,夏之時除了辦滿月酒的事情讓董竹君不高興外,還辦了一件讓她異常生氣的事:他不顧她的反對,直接將兒子過繼給了三房。
董竹君與女兒們
過繼後,夏之時還很不滿地對董竹君道:“就是一個名義上的事,你年紀輕,就喜歡小家子氣,大明不還是你的孩子嗎?”董竹君聽完當場氣得說不出話來。
夏大明出生後,董竹君一面繼續經營自己開辦的黃包車公司和絲襪廠,一面主持著夏家,這些年來,夏家六房的支出幾乎全靠他們二房維繫。董竹君曾幾次和丈夫提出:不能一味封建大官僚做派,得讓六房都出力生產,再這樣下去遲早坐吃山空。
可夏之時聽了,卻鼻子裡哼哼道:“你這個人是什麼想法啊!”言外之意是,他絕不會放棄他的門第觀念和官僚架子。
相比以上這些,最讓董竹君難以接受的是:夏之時不同意女子接受教育,所以,若她繼續留在夏家,她的四個女兒將都面臨輟學且會被早早地嫁做人婦。
這些,顯然不是接受過新式教育的董竹君所想。
另一方面,董竹君與夏之時之間因各種問題導致的夫妻矛盾已經到了“無可調和”的地步,在這種情勢下,“出走”成了當時董竹君之唯一的選擇。
母親面臨的這種種,年僅9歲的夏大明自然不會明白,即便她將這些通通告訴他,他也很可能不會懂。
收到信後的第二天天亮時,董竹君起身走到了窗外,她喃喃看著通往兒子所在四川老家的方向道:“大明啊,你何時能理解媽媽的苦衷啊!”
人都說母子連心,這話果然不假。
不久後的一天,在上海的董竹君竟突然收到了兒子的一封信,信裡他寫到:“我現在明白了,媽媽是個好人。今後,有人要說你壞話,我就用拳頭打他。”
收到這封信後,董竹君又是一晚未眠。兒子對她之態度的突然轉變起因是什麼她並不知道,但她心裡高興極了。
實際上,夏大明之所以突然給母親寫這樣一封信,是因為他後來透過夏家的勤務兵盧炳章知道了母親的為人和種種。
盧炳章是夏家十幾年的老人,相比經常對董竹君口吐不滿的夏家人,知道實情的他卻從來對董竹君滿是感恩。
因見到夏大明在提及母親時滿是怨恨,他便尋了個機會跟他敘述了相關。期間,他不僅將董竹君的為人告訴了夏大明,還將她在夏家所受的委屈和付出的辛勞也一一告訴了夏大明,得知真相後的夏大明對母親充滿了崇敬,他當即告訴盧炳章說:
“我再也不信那些人的話了,我媽媽真的是好人,我就說那麼美的一個人,怎麼會像他們說的那樣壞。”
收到兒子的來信後的第二天,董竹君便立即提筆給兒子寫了回信託人帶去。之所以要託人送信,自然是為防止信件被夏家其他人私自拿了去。
可即便兩人終於偶有通訊了,見面對當時的母子兩來說依舊是極其奢侈。當時的母子倆,一個在上海一個卻在四川老家。最緊要是:當時正值戰亂年代。
世道越亂,董竹君越是擔心遠在老家的兒子的安危。
1944年,年18歲的夏大明正在成都“蜀華中學”讀高二,因為當時正值抗戰時期,他竟為了踐行“報國之志”毅然投筆從戎。參軍後,他和同學一起被分配到了中國遠征軍新一軍,新一軍當時的軍長是國民黨高階將領孫立人。
自此後,夏大明便一直扛著槍在戰場上打鬼子。
1945年,中國的抗戰終於取得勝利,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夏大明和他的尚活著的同學們都高興極了。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他們卻被告知將隨大部隊前往東北繼續作戰。
那一刻夏大明的同學驚呆了:“日本人都撤走了,我們去東北跟誰打?”夏大明知道上東北是去打內戰,而這些是他最不想看到也絕不想參與。
為了避免“自己人打自己人”,夏大明在當年年底於香港九龍託好友周駿之給母親寫了一封求助信,在信裡他寫到:
“他們的隊伍已停留在香港九龍,不日開往東北。很想回家無法脫身。”
董竹君拿到兒子的信後立馬讓女兒夏國瑛去找國民黨元老楊虎,她告訴女兒說:“你請楊虎寫信給大明的頂頭上司孫立人,就說讓請假兩週,回滬探母后再去東北。”
夏國瑛聽完後立即前往並找到了楊虎,楊虎聽完後便命秘書寫信給了孫立人。
為了避免延誤,拿到信件後,董竹君讓女兒拿著信件親自前往營救夏大明。
不久後,夏大明被營救回了上海。直到此時,分別十多年的母子倆才終於再度重逢。母子團聚那天,在董竹君位於上海凡爾登花園的家裡,她抱著已經22歲的兒子失聲痛哭。
那一晚,直到深夜時董竹君依舊激動得睡不著覺,剛見兒子的她很想一直守著兒子,可她又擔心自己會打擾兒子休息。
那晚,兒子夏大明其實也和母親一樣:不想這麼快和剛見面的母親分開。回到房間後,他也一直未入睡。
半夜,董竹君偷偷下了樓,她想看看兒子是不是已經入睡了。躡手躡腳走到大廳時,她竟看到兒子正在大廳徘徊,看到母親後,他愣了下道:“反正睡不著,出來走走。”
董竹君見狀便乾脆拉著兒子在沙發上絮叨,當晚他們竟一直聊到凌晨三四點。董竹君將自己從夏家離開後的種種都告訴了夏大明,而夏大明也把自己在母親離開後的種種悉數告訴了母親。
那晚後,母子倆的心再次緊緊相連。
董竹君、夏大明與夏國瑛
後來的夏大明當然沒有繼續回到孫立人的部隊,離開部隊後,他先後進入了大同中學、江蘇省南通農學院學習。
在母親的影響下,夏大明也開始接觸革命,他還加入了地下黨的外圍組織“通院團契”。1947年,夏大明因對國民黨政府發動內戰和腐敗不滿組織了“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的反蔣學生運動。
因為組織反蔣的緣故,夏大明兩次被學校開除。正是在這期間,得知兒子境況的夏之時給他寫了一封信,關於這封信裡的內容,後來的夏大明在回憶中是這樣說的:
“在1948年,我父親當時已經與隆昌的唐則語結婚9年了,但想到當時上海情況兇險,他寫信喊我和母親回四川,說房間已經替我們安排好了……”
收到父親的示好信後,夏大明第一時間將信交到了母親手裡。
夏大明始終覺得母親和父親雖然已經離婚,但他們之間的感情卻一直在。因為,即便再婚後,他也曾無數次聽到父親念及母親的好,而他母親的臥室床頭也一直放著他們的結婚照。
可出乎夏大明意料的是,母親董竹君看完信後拒絕了父親的安排。自此後,夏之時與董竹君之間便再也未曾有過更多來往。
董竹君與兒女們合影
解放後,夏大明一面繼續在南通學院唸書,一面負責該校青年團的工作。
1950年,夏大明被調至南通市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市委任學生部副部長,正是在這一年,夏之時被錯誤槍斃了。夏之時的死,讓董竹君和夏大明在悲痛的同時,也清楚了政治的險惡。
父親夏之時死後的第二年,即1951年,夏大明轉入北京農機學院工作,他這種選擇多少是出於規避政治風險的考慮。
可該來的,從來躲不過。
根據董竹君回憶錄《世紀人生》中的記載,夏大明調換工作6年後的1957年,他便被錯劃成了右派,之後他被下放勞動了三年。
兒子被錯判成右派後,董竹君心力交瘁,可此時的她也正面臨各種問題,所以對於兒子的艱難處境她只能巴巴地望著。期間,她除了在精神上給予他安慰外,做不了任何。
1962年,夏大明才好容易被摘掉了右派帽子。
此時的夏大明年已經36歲了,可因為政治的緣故,他一直未婚。
1966年底,那場特殊的大革命開始後,董竹君被抄家。之後,她為了避禍移居到了位於北京和平里的兒子大明家。
1967年5月12日,已經戀愛多時的夏大明終於與女友杭貫嘉在和平里的家裡舉行了婚禮。這年,夏大明已經整整41歲了。
董竹君與夏國瑛和兒子兒媳
因為正處於特殊時期,他們的婚禮辦得非常簡單,董竹君去為兒子兒媳婚禮買鮮花時,竟也是偷偷去偷偷回。
夏大明結婚五個月後,母親董竹君便被關押了,自此,他便再度與母親分開了。
行到此時,災難並沒有就此結束,母親入獄後不久,夏大明也因保護幹部子女被批鬥並被開除了公職。
關於夏大明在這期間所經歷的種種,董竹君在回憶錄中並未做過多的講述,她只寫到:“他吃苦不少。”
好在,光明終究有來臨的那天。1972年,夏大明再度與出獄的母親團聚。
1979年時,董竹君和夏大明都被徹底平反了。之後,夏大明恢復了公職,他們母子自此後也再未曾被迫分開過了。
此後,迎來光明的一家子終於過上了凡塵認為的其樂融融的日子。
夏大明和杭貫嘉的女兒、董竹君孫女小莙後來在北京高校取得學士學位後去了美國加州,並在一家大型電腦公司擔任了工程師。
相比女兒和姐姐們的遠走國外,夏大明則選擇了和母親待在國內。這多少因為,他覺得:母親身邊總歸需要一個人打點。
老年董竹君與兒子兒媳等合影
1997年,年97歲的董竹君走完了她的世紀人生。自此後,這對歷經磨難的母子再次被分開。
母親死後,夏大明一直珍藏著母親留給他的遺物,她的照片一直被他掛在家裡最顯眼的位置。他說:“家裡四處掛著母親的畫像,能讓我錯覺她一直都在”。
如今的夏大明年已經94歲了,可他依舊耳聰目明,他非常喜歡和年輕人談論他母親董竹君的往事。在提及母親和父親的恩怨時,他為父親說了一句公道話,他說:
“母親的成功,當然跟她的性格和智慧有關。但鮮為人知的是,(幫助董竹君的)這些國民黨要員和權貴,其實很多都是我父親的故交。從某種意義上說,我母親是一直利用我父親的關係資源。”
在談及父親和母親離婚後是否還有感情時,他說道:
“母親所創“錦江飯店”的名字,是取自成都的錦江,是母親對與父親在成都那些日子的懷念。就連錦江飯店的菜,也是以川菜為主。你說我母親心裡有沒有我父親?”
董竹君與錦江飯店
“我母親當年想活100歲,卻只活了97歲,我想替她活到100歲。我活著,她就活著。”
-
1 #補發一張錦江創始人董竹君兒子夏大明與妻子杭貫嘉晚年圖,拍圖這年是2017年,當時夏先生也已經91歲了。 寫夏大明先生有點難度,因為圖書館和資料室以及網路上關於他的資料都非常少。 寫作期間,我嘗試聯絡了夏大明先生在重慶的侄子,非常遺憾的是,他的侄子也已經一年多未曾與他聯絡上了,但他跟我講述了一些夏先生的往事。 沒能直接聯絡上夏大明先生,這是我對讀者抱歉處,後期聯絡上再補相關。 這篇文章裡有夏大明對父母感情的獨到看法,我認為,很多人可能會和他持相反觀點,包括我。 比如,大明先生認為董竹君一生能有大成就與他的父親是分不開的,他覺得母親的成功是依靠著父親累積的人脈。 無論是否支援看法,我都將夏先生的觀點寫進了文裡,這是一個記者應該做的還原。
-
2 #最早在人物書上看過她的自傳,後來看過電視劇,很佩服她,將女兒培養的很優秀。
-
3 #哪裡是母親拋棄他,因為他是男的,他家裡不肯給。
-
4 #兒媳真漂亮,氣質好,明星範兒
-
5 #真棒!董竹君是位傳奇女性,她的兒子能在國內陪著母親,也是幸福的家庭,不錯的命運
-
6 #文章裡的好幾張照片都是第一次看見 ,優秀女性傳奇人生!
-
7 #世紀人生 小時候看過關於她和夏之時的電視劇 跌宕起伏 轟轟烈烈
-
8 #不平凡的女人,厲害了我們中國巾幗英雄!
-
9 #還記得當年的電視劇拍得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