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脫虎口
張作霖本來是站在直系一邊的,現在卻要亮出公正的面孔,假意進行調停,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張作霖是很會作戲的。6月19日,張作霖春風滿面地出現在北京東車站。北京的達官貴人紛紛到車站迎接,盛況空前。徐樹錚為了表示親近,特意到北京以東的廊坊車站去歡迎。安福系的骨幹交通總長曾毓雋大獻殷勤,給奉天會館大興土木,粉飾一新,準備做大帥行館。
但張作霖對皖系的政客安福系沒有好感,不給面子,不在奉天行館住,而是下榻於北京奉軍司令部。到京後,張作霖便先訪徐世昌,次訪靳雲鵬,後訪段祺瑞。他表示此來是向雙方說點公道話,以期互相讓步,維持和平。徐世昌出主意,讓張作霖到保定去徵求曹錕的意見,張作霖記下了。20日,徐樹錚來訪張,張作霖對徐樹錚印象惡劣,託故不見,徐樹錚很是嫉恨。
安福系
22日,張作霖到保定拜訪曹錕。曹錕盛宴款待,互通衷曲。後來召開了直系督軍代表會議,吳佩孚參加了。吳佩孚在會上屢屢發言,言必動情。張作霖和曹錕聞之,“均為動容”。會議透過調停政局5條:解散安福會;靳雲鵬復職;撤換北方議和總代表王揖唐;罷免安福系三總長;撤消邊防軍,改編後改歸陸軍部直轄。這5條顯然都是直指皖系軍政要害的,尤其是第5條,更是針對段祺瑞、徐樹錚的命根子軍隊的。
會議請張作霖把這5項條件帶回北京。23日,段祺瑞宴請張作霖。推杯換盞,觥籌交錯,段表示自己毫無政治野心,不想當副總統。暗示張作霖可以當副總統。張作霖很清醒,談話漸入主題。張作霖提出保定方面的5條,段祺瑞說解徐樹錚的兵權,很難。其他的,可以商量。但談話沒有結果。以後見解互有交叉,但段沒有鬆口。
徐樹錚
這個態度,傳到了保定,引起直系將領的極大憤慨。7月1日,立即釋出《直軍將士告邊防軍、西北邊防軍將士書》,內稱:“此次直軍撤防,原為掃除禍國殃民之安福系及倡亂賣國之徐樹錚,對於先進泰斗,同氣友軍,毫無惡感及敵對行為。”這個通電是很講策略的。他們把矛頭對準安福系和徐樹錚,而摘除了“先進泰斗”段祺瑞和西北廣大將士,以縮小打擊面。
幾經折衝,輿論成熟,徐世昌感到可以下手了。於是,大總統徐世昌在7月4日,釋出命令,調徐樹錚為威遠將軍,開去西北籌邊使,令其留京供職。西北籌邊使者李垣暫行護理;西北邊防軍總司令一職裁撤,所部歸陸軍部接收。原邊疆大吏撤職,給一個有名無實的將軍閒差,這是在民國時期處理地方軍閥的一個通常作法。這顯然是直系的一大勝利,他們可以彈冠相慶了。段祺瑞深感受到了愚弄,十分惱怒。5日,段祺瑞以邊防督辦的名義,命令邊防軍緊急動員,以做最後掙扎。
段祺瑞
徐樹錚對調人張作霖極為痛恨,頓起殺機。7月5日,徐樹錚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熱情地拜訪了張作霖,並親切地密談了一個小時。在談話中,徐樹錚對張作霖表現得親密無間,了無芥蒂。這一招,騙得了張作霖的信任,對徐樹錚放鬆了警惕。徐樹錚趁機以段祺瑞的名義,敦請張作霖7月7日晚,到段祺瑞的駐地團河開會,列席研究討伐直系的問題。張作霖不知是計,欣然同意。
會議進行中間,徐樹錚以接電話的名義,把段祺瑞叫出來,急切地說:“馬上把他扣起來!”段祺瑞不是那種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人,也考慮到受過張作霖的援救,不忍下手,面露猶豫之色。據日人園田一龜寫道:“不愧是張作霖,看出段祺瑞的神色異常,直感到將有大難臨頭,不能久留,遂藉口出恭而偷偷溜走。”據說,張作霖從隧道逃走,到達車站,已是半夜1時。徐樹錚還不善罷甘休,又生一計。“擬令廊坊駐軍截擊,張作霖得靳雲鵬密報,連夜微服乘貨車赴津,倖免於難。後來張作霖回奉時,甫下車即慨嘆雲:‘我又回來了!’”
張作霖逃脫後,徐樹錚頓足曰:“大勢去矣!”當時,張作霖逃脫虎口後,回到了軍糧城的奉軍總司令部,立即宣佈“局外中立”。但他對皖系的惡感更深了,因而參加了助直討皖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