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裡,英國軍隊始終是個比較奇怪的存在,要說能不能打仗,英軍肯定是能打硬仗的,比如說在北非的鏖戰裡,英軍表現尚算可圈可點。但如果說英國的將軍們能不能打,那估計很多人都要搖頭,表示英國將軍們,尤其是陸軍的將軍們大多都缺乏能力,打仗只能打出敗仗來,反倒是搶功勞的本事挺大的。比如說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他就總是和艾森豪威爾、巴頓爭功,因此吃癟的事情也是不少見了。

然而事實上,英國還是有不少能打的將領,比如說曾經把義大利人打的找不到北的的阿奇博爾德·珀西瓦爾·韋維爾,或是曾經和隆美爾血戰不休,一度將隆美爾卡的寸步不得進的克勞德·約翰·奧金萊克等等,這都是英國陸軍出色的將領。甚至是幾乎淪為了笑柄的蒙哥馬利,他其實也算得上是"半個名將"。

那既然如此,為何英國的將軍們總是顯得能力不佳,甚至於這些名將也經常被髮配到非熱點地帶坐冷板凳呢?這實在就不是他們的鍋了,而是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的鍋,在這位"政治家裡蹩腳的軍人,軍人裡蹩腳的政治家"的胡亂指揮下,這些英國名將們確實就發揮不出太多了,反而還要被丘吉爾坑上一波。

最先被坑了的就是阿奇博爾德·珀西瓦爾·韋維爾,這位1883年出生,曾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去了一隻眼睛,而被稱為“獨眼”的老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奉命鎮守埃及,隨時準備抵抗來自義大利方面的攻擊。而此時英軍在北非的兵力十分匱乏,韋維爾幾乎只能靠數量稀少但精銳的機械化部隊和義大利人作戰。在1940年6月開始的小規模衝突裡,韋維爾率領英軍屢屢擊敗義大利軍隊。等到1940年12月9日的反攻階段,韋維爾更是一口氣率領英軍推進了800多公里,直接擊潰了義大利軍隊數十萬大軍,抓獲的俘虜更是多達11萬之多。

於是在丘吉爾的命令下,韋維爾手頭上的精銳部隊都被丘吉爾一股腦的調去了希臘。比如說能征善戰的英國遠征軍第11步兵師、英聯邦澳大利亞第6師和紐西蘭第2師,就都和韋維爾說再見了。韋維爾自己的王牌第7裝甲師也去了後方休整,至於本該補充給他們的坦克也丘吉爾送去了希臘。而丘吉爾補充給韋維爾的部隊都是些二流部隊,比如說澳大利亞第9師和英印第4師,前者都是新兵蛋子組成,後者乾脆大半都是印度人,這倆部隊不給韋維爾添亂就不錯了。

在丘吉爾一頓神級"微操"之下,韋維爾手頭的精銳部隊被抽調一空,只能以最小標準的部隊守衛昔蘭尼加。這一結果就是韋維爾錯過了一個絕佳的機會,能夠把剛剛抵達北非的隆美爾趕下大海的機會,而且丘吉爾還不準韋維爾收縮兵力。這麼一來的結果就是韋維爾失去了進攻隆美爾的機會,隆美爾卻不等後續部隊抵達,直接率領先期抵達的一個裝甲團發動反擊。缺乏機動兵力的韋維爾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當場就被隆美爾給打崩了,只能率領部隊一路撤回埃及。

韋維爾成了第一個被丘吉爾坑的倒黴蛋,之後還因為被丘吉爾強令反擊而失敗,最後被丘吉爾給撤職了,直接發配到印度坐冷板凳去了。而韋維爾的繼任者,就是克勞德·約翰·奧金萊克。奧金萊克趕到埃及的時候,面對是一個天大的窟窿,北非已經被隆美爾這個沙漠狐狸攪鬧的昏天暗地了。之前送到希臘去打仗的英軍,也在德軍的攻勢下被打的丟盔棄甲,只能狼狽逃回北非。現在奧金萊克只能一面積蓄力量,一面準備和隆美爾開打。按照奧金萊克的想法,他是打算以守代攻,活活把隆美爾給拖垮。

奈何,隔壁的丘吉爾不這麼想,丘吉爾的想法是立刻就讓奧金萊克進攻,儘快把隆美爾趕下大海餵魚。奧金萊克肯定是不願意服從丘吉爾這自殺的命令,但是丘吉爾畢竟是首相,又看在丘吉爾給他送來了足夠多的部隊和物資,所以也就硬著頭皮發動了被稱為"十字軍行動"的進攻戰役。此戰,隆美爾和奧金萊克針鋒相對,都使盡渾身解數向對方展開攻擊,這在軍事史上是十分少見的。

不過隆美爾的進攻至多是為了迷惑奧金萊克,希望奧金萊克在他兇猛的攻勢下知難而退。可奧金萊克識破了隆美爾的計策,力排眾議讓部隊頂著巨大傷亡對隆美爾展開攻擊。在英軍不計代價的攻勢下,缺兵少將的隆美爾最終還是頂不住了,只能放棄這毫無意義的進攻。率領部隊退回到了的黎波里去,以免自己的部隊遭到英軍的迎頭痛擊。可以說,奧金萊克在北非取得了對德軍的重大勝利,打破了英軍過去"逢德必敗"的定律。

按照奧金萊克的觀念,現在應該讓部隊得到充分的休整,並且要對部隊的編制和戰術都作出改進,並且獲得新的增援力量之後英軍才能夠重新發動進攻。可惜,身在倫敦的"英格蘭老胖子"丘吉爾又不安分了,過於樂觀又缺乏耐心的他要求奧金萊克馬不停蹄的發動進攻,最好是率領無畏的英軍一鼓作氣就去把隆美爾趕下大海。總之一句話,丘吉爾不管現在英軍的實際狀況如何,他只想聽到英軍正在進攻的訊息。

丘吉爾這麼說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因為在他的領導下,英軍此前是一敗再敗,輸的連褲衩都要丟了,如果不能拿出點勝利作為政治資本,他想要繼續領導英國就有點懸了,所以他才一再要求奧金萊克發動進攻。可在奧金萊克眼裡,丘吉爾的命令簡直是胡來,這根本就是在拿士兵的命換丘吉爾的首相寶座,這種荒唐無比的命令奧金萊克肯定不會執行,於是就咬死了不發動進攻,丘吉爾催促他就說正在準備,盡一切可能把進攻推遲。

奧金萊克的抗令不遵讓丘吉爾氣的夠嗆,甚至一度下令如果奧金萊克還不能發動進攻,那他就把奧金萊克撤換掉。好在隆美爾先一步對英軍發動進攻,挑起了第一次阿拉曼戰役,這才算是為奧金萊克解了圍。此後的時間裡,奧金萊克一再擋住了德軍的攻勢,為英軍贏得了第一次阿拉曼戰役的勝利,並且為英軍積攢了足夠的家底,可以用來在日後對德軍發動反擊。奈何,丘吉爾對奧金萊克的抗命不遵實在是忍無可忍,認為是奧金萊克阻撓了英軍獲得勝利,所以奧金萊克也遭到了丘吉爾撤了職,直接被髮配到中東坐冷板凳去了。

不難看出,丘吉爾在要面子這個問題上,比起隔壁德國的小鬍子希特勒,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英國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將軍,也因為丘吉爾的亂指揮,或是尊嚴問題,紛紛遭到了撤職。當這些優秀的將軍被撤走之後,來的就是蒙哥馬利這樣的"半個名將"來領導英軍,而且英軍還要忍受丘吉爾的"亂彈琴"。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英軍肯定是不能發揮好的,在戰場上日常被德軍錘爆也就說得過去了。

參考文獻:《二戰英軍十大戰將》

《北非戰場》

15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古代皇帝的廟號,諡號,和年號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