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李斯可以說是秦始皇手下群臣中最特殊的一位。他把木桶理論發揮到了極致:對比秦始皇手下群臣,尉繚、韓非比他有才華,但沒他沒底線;呂不韋、昌平君比他有背景,但沒他有才華;王綰有才華,可惜沒他時時思想和君主保持一致;唯一能和他掰掰手腕的就是王翦了,可惜兩人專業不對口。可以說李斯做人有短板做臣子還就真沒有短板。

李斯 劇照

所以最後,韓非被陰死,尉繚不知所終,王翦退休,呂不韋更慘,從大權在握的相國到退休到自殺。而李斯,則是從一介小吏開始人生逆襲之路,從小吏到門客,從門客到長史,到廷尉,到丞相。那麼,李斯到底憑著什麼能一路扶搖直上,從群臣中脫穎而出?這一訣竅至今有用——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

君主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好。有的君主愛財寶,如魏惠王,認為直徑一寸以上,可以照亮十二乘車子的大珍珠是寶物;有的君主好美人,有楚王好細腰,宮人多餓死之說。而秦始皇好什麼?之前說過,秦始皇是少有的唯才是舉的大格局千古一帝。他的愛好很簡單:功業和人才。功業不說了,我在天下為公秦始皇一文中說得很清楚了,感興趣的歡迎去看。人才也不是普通的人才。有兩個小要求:一是思想和秦始皇保持一致性,二是才能超群。有各種跟李斯一樣想要躍龍門的人,千方百計討好君王。都在這幾條要求下折戟沉沙。為什麼只有李斯成功了,其他人不行?一句話:真下功夫啊

1、提升自己,包裝自己

李斯過去是小吏,小吏是很難升上去的。怎麼改變自己的命運?知識啊。從古至今,知識就是底層改變命運的最可靠途徑。李斯投奔到了戰國大儒荀子的門下。在荀子門下,李斯收穫非常大:他不但靠老師名望刷了個名師之徒的名號,還學到了老師的真傳——帝王術;這還不算完,最後還結交了好朋友好同學韓非。名、實、朋友圈,都有了。混個好學歷還真是管用的!

知識改變命運

這只是普通牛人的包裝,而真正有才華的人怎麼包裝自己?著書立傳啊。韓非年紀輕輕已經十幾部經典傳世。他寫的《孤憤》、《五蠹》兩篇被秦王政讀後,感嘆說“寡人得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這就是牛人包裝自己的方式。是不是覺得難度太高,學不來?那是因為你沒有鈔能力!有錢有勢的人怎麼包裝自己?呂不韋,過去是商人,他當上丞相,也要繼續包裝自己,提升自己啊。呂不韋也同樣想到了知識。他也寫不出傳世名著,可他有鈔能力啊,直接組織門客寫書,集百家之長,寫出了《呂氏春秋》,號稱千金不易一字。賺足了時人的眼球。

千金不易一字的呂氏春秋

可惜,呂不韋的媚眼拋給了瞎子看。他明知道秦國是依託法家富強起來的,歷代君王均行法家,卻寫了部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的名作。他奢望以此作為秦朝後面執政指導方針。而秦始皇,大家都知道,是法家的狂熱信徒。看到韓非子的書興奮的睡不著。只能說,呂不韋和秦始皇,道不同不相為謀。

2、領導第一印象很重要

1、如何見到秦王政?

這不是個小問題。你都見不到領導,怎麼讓領導賞識你?這就是普通人最大的悲哀。才子是不擔心這個的,君王會主動問。君不見李斯見了秦始皇,獻寶似的把韓非獻給大領導?官二代也不擔心,他們有的是爹媽鋪路。可李斯一個普通人怎麼見領導?需要找個推薦人啊。秦國哪個人說話最管用?哪個人最愛收門客?呂不韋啊。李斯投到了呂不韋門下。很快,李斯得到了呂不韋的欣賞,我相信他肯定不是靠著法家入了呂不韋的眼。他的老師是個儒家大師。李斯不管儒家法家,領導喜歡哪個家就是哪個家。終於得到呂不韋重用,呂不韋舉薦他為郎官,並把他推薦給秦王。這是命運的關鍵轉折點啊。

2、初見秦始皇,一鳴驚人

看看李斯是怎麼跟秦始皇準備演說辭的。歷史上,範睢和張儀都是靠著見面一席話,直接折服當時秦王,封侯拜相,走向人生巔峰。這是第一印象啊。務必深刻,把握住秦始皇的喜好。

第一印象很重要

李斯因以得說,說秦王曰:“胥人者,去其幾也。成大功者,在因瑕釁而遂忍之。昔者秦穆公之霸,終不東並六國者,何也?諸侯尚眾,周德未衰,故五伯迭興,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來,周室卑微,諸侯相兼,關東為六國,秦之乘勝役諸侯,蓋六世矣。今諸侯服秦,譬若郡縣。夫以秦之彊,大王之賢,由灶上騷除,足以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此萬世之一時也。今怠而不急就,諸侯復彊,相聚約從,雖有黃帝之賢,不能並也。”

看了這些話,大家覺得是不是好像很有道理,但又啥也沒說?其實他說了很多:首先,每一任秦王都有自己的使命,秦孝公使秦國興起,惠文王使秦國強大,昭襄王東征西討,將秦國對六國優勢達到了頂峰。而現在秦王的使命是啥?是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徹底統一天下。

秦國威壓六國

李斯敢於這麼說,就是看中了兩點:一、秦王年少但肯定想有所作為,建功立業,要承擔自己的歷史責任,所以他點明瞭這個歷史責任。這也是秦始皇一生所最看重的東西。二、這個統一六國論之前肯定沒人跟秦王說過,提出來肯定讓秦王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否則你拿著陳詞濫調跟秦王白活肯定被趕出來。

為啥這話不是呂不韋說出來?他才是秦國的丞相,這是本屆秦王當政的戰略目標啊,是今後幾十年的大戰略啊。秦王沒親政之前這就是呂不韋的工作啊。可惜,呂不韋的戰略目標和秦王也不一樣。從他上臺後秦國沒有大動作,只是零敲碎打六國的表現,看得出他肯定是讓秦國慢慢圖謀六國,緩圖之。但李斯指出了這個計劃的致命缺點——如果不早日開啟統一之路,六國聯合起來,共同抗拒秦國,戰略機遇期就過去了。

李斯這麼說是有理有據的:當時秦國的實力,超過六國任何一國,但六國聯合起來秦國還是要服軟的。

計秦之地,居六國五之一;校秦之兵,當六國十之一。宋,何去非,《備論》

秦國土地和士兵與六國聯合起來比都是不如的。所以,縱觀秦國曆史丞相,都是以破壞六國聯合為大目標,例如張儀的連橫之論、範睢的遠交近攻之策。而秦昭襄王和秦王政時期,由於秦國實力已經一家獨大,對六國構成致命威脅,具備滅掉六國單獨任意一國的實力。六國又不可避免的聯合在一起抱團取暖。下面就是信陵君魏無忌的精彩表演:

秦莊襄王三年,公子(魏無忌)率五國之兵破秦軍於河外,走蒙驁。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信陵君率五國攻函谷關

五國已經有聯合的經驗和慣性思維了。魏無忌聯合五國後的勝利讓六國嚐到了甜頭,只要再有像魏無忌這種大家都服氣的人物登高一呼,五國就會慣性的聯合起來。後面春申君也嘗試了一把,同樣聯合五國,只是頓兵于堅城之下,未獲成功而已。如果六國習慣了聯合,甚至搞出個六盟[可愛]之類的組織,那麼秦國統一之路就夭折了。

所以,李斯的話非常有道理。這是首次朝堂上有人提出速戰統一論,和呂不韋的緩圖論的大相徑庭,讓人耳目一新。

李斯的首次表現取得了秦王的認可。“秦王乃拜斯為長史”,為啥沒拜丞相?一來呂不韋勢力還在,秦王年紀小不能親政。二來李斯這個戰略規劃很宏大,聽著熱血沸騰,但是怎麼實施,一句沒提。誰知道你是不是個鍵盤俠啊。要先證明自己。

三、危機公關——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還沒等李斯怎麼開展工作,天有不測風雲。呂不韋下野,加上之前鄭國間諜案爆發,秦王聽了宗室大臣的話,為了掃清呂不韋殘餘勢力,下令驅逐所有外來人士(本文采用史記,秦本紀說法。沒有采用史記李斯列傳說法,因從邏輯上,秦本紀更說得通)。這就是黑天鵝。長史李斯作為呂不韋門客,立刻被掃地出門,加入了六國流浪漢大軍。這時李斯的反抗讓我刮目相看,這時一個底層小人物為保護自己利益所用盡的全部努力,他真的實踐了自己拜別老師時說的那句話: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託於無為,此非士之情也。

奮鬥者李斯

這是李斯一輩子的座右銘,也值得現代人借鑑。窮是一種病,你不能因此說世界錯了,躲在角落裡自詡無為。你要真有本事就去奮鬥!這是一個奮鬥者的宣言,直到現在仍然振聾發聵!

滄海橫流方見英雄本色,李斯這個人我從不認為他是英雄,但這一刻,他真的是英雄。大家摘要欣賞他的諫逐客書: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彊,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彊。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範睢,廢穰侯,逐華陽,彊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彊大之名也。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彊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這一篇流傳千古的美文,此文牢牢抓住秦國強大的根源是人才引進,讓期望秦國更加強大的秦王立刻醒悟。這是投其所好,也是才華的最高體現。既解決問題,又文傳千古。

李斯真正成為秦始皇的自己人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復李斯官”,這一奪一復之間,李斯擺脫了呂不韋門客的標籤,真正成為了秦始皇心目中自己人。而呂不韋,作為曾經的大佬,卻已經黯然下野,後面還不安分,結交六國賓客,最終被秦王逼死。一上一下之間,命運的抉擇和能力的體現,其實早就埋好伏筆。但真正實現時,還是讓人唏噓不已。

四、戰略和戰術的不同——花錢花出大戰略

李斯得到秦王信任後,聯合尉繚一起,提出了第一個大戰略就是花錢。

陰遣謀士齎持金玉以遊說諸侯。諸侯名士可下以財者,厚遺結之;不肯者,利劍刺之。離其君臣之計,秦王乃使其良將隨其後。

這為啥可以叫做大戰略呢?他是遠交近攻戰略的繼承和發揚。過去遠交近攻,是建立在秦國是區域性強國的基礎上,遠處的國家暫時感受不到秦國的威脅。而現在秦國已經一家獨大,所有國家都感受到秦國威脅,又開始聯合。但也正是由於秦國強大,好多不堅定分子內心是非常害怕秦國的,給他們錢財,讓他們為秦國說話。這招現在美國也在用,屢試不爽啊。分拆六國聯盟,同時,刺殺堅定反秦分子,這招美國還是在用,伊朗那將軍就是前車之鑑。所以說,歷史都是相同的,讀史可以明智啊。

花錢花出大戰略

同樣是花錢,秦國之前也會花錢買內奸,也取得了成績,但為啥不如李斯這招留名青史呢?這就是戰略和戰術的區別。

前面說魏無忌領五國之兵打到了函谷關,秦王急著花錢擺平事情,買通被魏無忌竊符救趙時殺掉的將軍晉鄙的門客,誹謗魏無忌想稱王,最終引起魏王猜忌,不得不退兵。

信陵君竊符救趙接下的因果

秦王患之,乃行金萬斤於魏,求晉鄙客,令毀公子於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為魏將,諸侯將皆屬,諸侯徒聞魏公子,不聞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時定南面而王,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數使反間,偽賀公子得立為魏王未也。魏王日聞其毀,不能不信,後果使人代公子將。

這個計謀也很好,效果也有,但只是一個戰術應用。為啥這麼說?一、這不是長期規劃下的有計劃行為,而是臨時抱佛腳,找到了一個門客。有計劃行為是在魏國內收買高級別的內奸,他們話語權更重,效果更好,如果這次是魏國高級別人士出馬進讒言,可能會爆發內亂啊。二、秦國讓魏國退兵解了函谷關之圍就結束了,換句話說,這是一錘子買賣。

而為什麼說李斯尉繚的是戰略應用,你看他們的策略:提前規劃好策反高級別內奸(諸侯名士),不同物件的反應和處理方法(可下以財者,厚遺結之;不肯者,利劍刺之)。最重要的是,後面配合著秦國的軍事行動(秦王乃使其良將隨其後)。

戰略與戰術的區別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前後兩次花錢一比較,是不是感覺後者好高階?這就是戰略和戰術的差別。

戰果就不多說了,趙國內奸郭開讒言趙王遷,搞掉了戰國四大名將的李牧,趙國因此而滅。齊國內奸後勝,幹到了一國丞相,坐看五國抗秦而無動於衷,最後奉勸主公拱手投降。直接搞掉了六國中的二國啊。所以李斯當了廷尉。

五、投其所好的最終,是李斯忘掉了自己的初心

建立大一統帝國後,李斯更是將投其所好發揮到了極致,他既能提出郡縣制、書同文、修馳道、車同軌等留名青史的政策,又能在秦二世上臺後,刻意迎合二世之意,嚴刑峻法,加速秦朝江山崩潰。

究其本質,李斯一直以為是他投秦王所好,卻不知自己只是一個工具人,是秦王意志的執行者。秦王一直用他只是因為他太好用而已。這是投其所好的最高境界。何嘗不是李斯本人的悲哀?

一輩子投君王所好的李斯,卻忘了自己的初心。直到他被秦二世用廢了後拉到刑場上時,李斯才幡然醒悟,對兒子說出了人生最後一句傳世名言:“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說完後,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不忘初心

李斯個人經歷,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普通人逆襲翻身之路,值得大家學習思考。他投領導之所好的做法,直到現在被職場官場奉為圭臬。而結合現代人的奮鬥心路歷程,大家天天曲意逢迎向上爬是為了什麼?初衷可能只是為了給愛的人滿意的生活而已。但慾望總是無法徹底滿足的。是時候想想自己的初心了。李斯,最終輸了王翦一招。

15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周朝和春秋戰國以及七國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