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東魏大丞相高歡,字賀六渾,修縣(今河北省景縣南)人。

高歡和唐末黃巢起義時的朱溫一樣,是一個投機分子,他原是北魏末年河北農民起義軍首領杜洛周手下,後逃奔葛榮。葛榮也是北魏時六鎮起義中定州起義部眾的領袖,曾自稱天子,國號"大齊",年號"廣安"。

高歡雕像

高歡後來又投奔爾朱榮,爾朱榮交給他兵權,並他封為渤海王。高歡一旦掌握了兵權,就不再受爾朱榮的控制,所以後來他先滅掉爾朱榮的堂侄爾朱兆,又把魏孝武帝元修逼走,投靠宇文泰軍中。

高歡逼走魏孝武帝,立清河太子元善見為帝,因洛陽與西魏離得太近,於是遷都到鄴城。高歡多數時間在晉陽,只派他的大兒子高澄在鄴城輔佐朝政。

公元536年十二月,高歡西征西魏,命令竇泰率軍進入潼關。次年正月十七日,當竇泰大軍行至小關時,遭到西魏丞相宇文泰的偷襲,東魏軍全軍覆沒,竇泰於是自殺而死。

高歡為洗雪這一次的恥辱,再一次便率兵到達沙苑,這是一片地處於陝西大荔南洛水與渭水間一大片沙草。西魏眾將領都十分恐懼,宇文泰卻說:"高歡鎮守河北一帶,深得民心,不容易立刻消滅他。今日率軍在過黃河,可以一戰即擒獲他。"於是西魏宇文泰率軍在渭曲(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南)迎戰高歡。

當時,高歡所帶的兵力有二十萬,而宇文泰卻只有不足一萬的兵馬。東魏看見西魏兵力少,有些輕敵,再加上高歡為竇泰報仇心切,便爭先向西魏進攻,以致失去了戰鬥隊形。宇文泰則親自鳴鼓,西魏士兵都奮力拼戰,李弼等人率鐵騎兵攔腰截擊。東魏軍隊被攔腰切斷,於是大敗,高歡在混戰中飛馬逃走。

宇文泰回師渭南,在戰鬥過的地方每人種一棵柳樹,以表彰武功。

高歡敗逃之後,又重新整頓人馬,全部投入進攻西魏,會攻玉壁城(遺址在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城西南五公里處白家莊村西)。西魏守將韋孝寬頑強抵抗,高歡攻城不下,於是,派祖挺勸說他投降。韋孝寬說:"進攻者疲勞,守城者安逸。我韋孝寬堅決不做投降將軍。"

高歡勸降不成,繼續圍攻韋孝寬部,陣亡士兵達七八萬。

高歡墓

據史料記載,當晚有星隕石墜落在高歡軍營中,高歡以為這是一個不祥的兆頭,東魏兵士也十分害怕,便急忙退軍。

不久,大丞相高歡得病,讓他的二兒子太原公高洋鎮守鄴城,並徵調長子高澄奔赴晉陽。

高歡做一向事神秘,終日板著面孔,說話也不多,所以常人很難猜測他的內心。而且,高允做事又不喜歡循規蹈矩對事情都是相機處理,手段變化多端。特別是在治軍方面,更是法令嚴整,雖然做的是大丞相,但東魏朝廷上的文武百官都願意聽他差遣。

後來高歡病重,對長子高統說:"侯景在河南一帶專橫十四年之久,常有飛揚跋扈的志向。也只有我能夠包容涵養,並不是你們所能駕馭的。能夠與侯景對敵的也只有慕容紹宗。"

高歡死後,高澄秘不發喪,且親自出巡各州,進而到鄴城朝見魏帝,魏帝設宴款待,高澄翩翩起舞,知道底細的人都認為他不會有善終。

高澄回到晉陽,任命他的弟弟高洋為京畿大都督,留守鄴城,這才回晉陽為高歡發喪。東魏帝贈與高歡相國齊王,封九錫的特殊榮譽,並任命高澄為都督中外諸軍事、攝錄尚書事。

侯景向來看不起高澄,對高敖曹、歡彭樂等眾位將領也都十分輕視。聽說高歡病死,侯景就將所轄河南之地投降西魏,後來又投降梁國。

東魏孝靜帝元善見,長得儀表堂堂,膂(lǚ)力過人,而且射技也很好,又喜歡文學,處事從容沉靜,當時人都認為他有孝文帝的風範。大將軍高澄非常忌恨他。

高澄劇照

起初,高歡一直擔心魏孝武帝元修的醜事暴露,所以對魏孝靜帝非常恭敬。然而高澄執掌國政之後,對魏帝的態度卻變得十分傲慢。高澄曾有一次侍奉魏帝飲宴,高澄舉起一大杯酒讓魏帝喝,魏帝非常氣憤,說道:"自古以來沒有不滅亡的國家,朕何必一定要用這個人呢?"

高澄竟然大怒,罵孝靜帝道:"朕、朕、朕,什麼狗朕。"罵完又讓黃門侍郎崔季舒打了魏帝三拳,然後奪門而出。

魏孝靜帝不堪羞辱,吟詠南朝宋詩人謝靈運詩道:"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借謝靈運詩意,暗示自己將要復仇的決心。

於是孝靜帝便與大臣苟濟等人密謀除掉高澄,但事情暴露,高澄率兵進宮,見到魏帝並不拜見,坐下來質問孝靜帝:"陛下為什麼要反對我?"

高澄將魏帝幽禁在含章殿,並在集市上將苟濟用開水烹煮,然後領兵回到晉陽。高澄俘獲衡州刺史蘭欽的兒子蘭京統做他的廚房奴僕。蘭欽請求用自己贖回兒子,高澄不準。蘭京多次上訴,高澄一邊用鞭子抽打他一邊說:"再上訴就殺了你。"於是蘭京便與他的同黨圖謀反叛高澄。

高澄寵非常幸琅琊公主。琅琊公主本是北魏皇室,是獻文帝拓跋弘曾孫女,名字叫元玉儀。

公元528年,大將軍爾朱榮在把魏靈胡太后和幼帝沉河淹死之後,不久又為了穩固自己地朝中的地位而製造了"河陰之變",屠殺皇室成員二千多人,北魏王朝一蹶不振。那時元玉儀年齡尚小,遭受家國變故,淪為冗從僕射孫騰的家姬,也有說淪落妓女。547年,高澄接任大丞相、渤海王,成為東魏的實際統治者,又將元玉儀佔為已有,納其為寵姬,並奏請孝靜帝元善見冊封元玉儀為琅琊公主。

電視劇中的琅琊公主

據說,琅琊公主元玉儀非常美貌,卻也十分淫亂。高澄收納她,將她安置在鄴城,高澄不時前往鄴城,每次都將常將侍衛派到外面,他便與公主百般淫樂。

其實高澄並不滿足於大丞相一職,一直懷有篡位的意圖。一次高澄與陳元康、楊愔、崔季等屏退身邊的人,謀劃接受禪讓稱帝。蘭京將刀放在盤子下面,假稱上前進食,藉機殺死了高澄。當時變化太快,朝內外一片震驚。而琅琊公主從此則下落不明。

高澄確實像人們認為的那樣,沒有得以善終。

起初,高澄的弟弟太原公高洋,因為高澄妒忌他,便深居簡出,韜光養晦。此時聽說高澄死了,神色自若,指揮部分士兵討伐群黨,將他們處死,分割他們的肉吃。

東魏孝靜帝聽到高澄的死訊,私下對身邊的人說:"大將軍的死,似乎是天意,威權應當重歸帝室了。"

高洋入殿拜謁孝靜帝,卻帶著士兵八千人,他拜見魏帝時,跟他登臺階的竟有二百多人,而且都是用手緊緊按住刀劍。高洋讓主事者傳下奏書:"臣有家事,必須到晉陽去。"又拜一次出來。東魏孝靜帝大驚失色,目送高洋離去後,嘆著氣說:"朕還不知道死在什麼時候呢!"

高洋到了晉陽,大會文武百官,席間高洋神采飛揚,言辭敏捷,眾人都大驚失色。高澄於是繼高澄爵位和大丞相之位執掌國政,都督中外諸軍事,封為齊王。

高洋任用高德政為書記,對他態度十分友善。徐之才、宋景業二人借高德政之口勸高洋接受魏禪讓帝位。高洋拿不定主意,將這些告訴他的母親會太妃,太妃說:"你的父親像龍,你兄長如虎,還認為皇位不可妄自侵奪,終身北面稱臣,你又是什麼人,而想要做舜、禹的事嗎?"

高洋將會太妃的話告訴徐之才,徐之才說:"正因為你趕不上你父兄,才應該早升大位。"

高洋還不放心,按照北魏時期以鑄像占卜吉凶的習俗,為自己鑄了一個金像,占卜的結果是預示此事能夠成功,高洋才決意篡位。

於是,高洋讓侍中王遞等人面見東魏帝,逼他禪讓皇位,魏帝無奈,只好答應著走下坐了十七年的皇帝寶座,進入內宮與六宮妃嬪告別,宮內哭聲一片,其悲慘之狀令人動容。

高洋將魏孝靜帝廢為中山王,東魏自此滅亡。

高洋即帝位,改國號為齊,史稱北齊,高洋便是北齊顯祖文宣帝。

西魏太師宇文泰聽說高洋篡位稱帝,必兵討伐齊國,齊宣帝高洋親自率兵駐紮在東城。字文泰聽說齊國軍容嚴整,感嘆說:"高歡不死呀!"可見高歡治軍之嚴。

當時正趕上長時間下雨,西魏軍馬、牲畜染病死了很多,宇文泰無奈下令退兵。於是黃河以南從洛陽,黃河以北從平陽往東大片土地,都歸入北齊領地。

魏孝靜帝元善見

高歡沒想做的事情,高洋做了;高澄想做卻沒有做成的事情,高洋做成了,而且在荒淫無度中做了十年的皇帝,最後因酗酒縱慾而暴亡,年僅三十四歲。

多行不義必自斃,用在高洋身上應該是最恰如其分的了。

這是後話。

3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怪想之圓周率學歷史五十五 027(東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