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十五世紀初,經過明初兩代帝王的建設,國家開始走向強盛。
繼任的仁、宣二帝雖然是有為的守成之君,奈何待機時間太短,加起來不過十年出頭,這直接導致了宣宗的兒子朱祁鎮即位時才八歲,壓根沒有當老大的能力。
小屁孩朱祁鎮十六歲前,太皇太后張氏(仁宗皇后)管著朝政,大明的國家機器依舊平穩的執行著。
但正統八年,張氏去世後,太后孫氏幾乎沒有什麼政治才能和影響力,於是朱祁鎮徹底放飛了自我,太監王振也走向臺前。
另一邊,明初時,太祖、成祖堅決打擊北方元朝的殘餘勢力,導致蒙古勢力分裂為三部,有影響力的就是韃靼和瓦剌。
由於韃靼的實力最強,受到朱棣的多次胖揍,實力較弱的瓦剌趁機猥瑣發育,靜待時機。
仁宣時期,皇帝不再追求開拓疆土,轉而治理內政,於是明軍的邊防軍備鬆弛,士兵戰鬥素質迅速跌墜,明朝才立國七八十年,內部看似太平無事,然而一場傾覆的危機已經到來。
1449年7月,瓦剌首領也先率先發難,兵分四路進攻明朝北疆,不到數日便多次暴揍明朝邊軍,一路平推,連克數城。
聽到前線接二連三的打敗仗,朝中有人就動了小心思。
此人正是太監王振,王振本是個教書先生,因為犯了事,被迫面臨邊疆當苦工或入宮當太監的選擇,結果不言而喻。
因為太監大多都不識字,只有王振粗通文墨,矮子裡面拔將軍,宣宗讓王振服侍朱祁鎮的日常,王振抓住這個機會,拼命在小屁孩朱祁鎮身邊刷好感,朱祁鎮非常信任他。由此可見,讀書還是有用的…
英宗即位的前幾年,太皇太后見英宗很寵信這個太監,於是多次恐嚇王振,讓他明白自己的位置。王振表示這個老太太太可怕了,於是夾起尾巴做人,乖的想小貓一樣。
張氏被王振欺騙,去世前沒有動手宰了這貨。
而到了現在,王振狐假虎威,一方面繼續博取英宗的寵信,一方面開始干涉國家大事,但苦於沒有機會插手。
這次瓦剌的進攻,讓王振看到了機會,如果自己和皇帝親自把賊兵擊敗,自己的威望權勢豈不是能更進一步。
從沒打過架的王振做著美夢,攛掇著從沒打過架的英宗,去打一場傾國之戰。
畢竟英宗是否親征,且看下期。
好了,各位朋友們,我們下期大事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