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太監,是“宦官”的俗稱。我們看古裝劇看多了,容易形成一種誤解:從中國的歷史有了世襲制王朝開始,宦官就得先成閹人然後入宮。但實際情況可不是這樣的,東漢之前,在內宮當值的男侍也有不是閹人的;從東漢開始,考慮到內宮女眷多,為了避免男侍出入發生不太美好的狀況,才全部用了閹人。

而我們也知道,在古代,宦官是一股能夠影響朝政的勢力,甚至可以和文官集團分庭抗禮咬得你死我活,誰也看不慣誰。東漢、唐朝、明朝是歷史上宦官亂政最嚴重的時期,其中明朝最特別。東漢和唐朝好歹是到王朝中期宦官才耀武揚威起來,但明朝不一樣,明朝從永樂帝朱棣時期開始宦官勢力就膨脹了。

膨脹到啥程度呢?隨便點幾個明代宦官人名,比如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那可都是權傾朝野的人物,能決定朝廷出不出兵;能建立西廠壓東廠、錦衣衛一頭;能不經皇帝同意就把大臣抓起來審問,想安什麼罪名就安什麼罪名;能在全國範圍內織起一張閹黨網路,監視朝堂內外,簡直和皇帝肩並肩。

除了不能生育後代,明朝的宦官做到一定程度那真叫一個風光,錢、權雙收,就是名聲不太好。比如魏忠賢,《明史》記載了不少他的風光之事,比如一人得道全家雞犬升天,“詔封忠賢侄良卿為肅寧伯,賜宅第、莊田,頒鐵券”,比如一堆官員爭著拍他馬屁,“浙江巡撫潘汝楨奏請為忠賢建祠......於是頌功德者相繼,諸祠皆自此始矣。”

建祠本來是為紀念歷史上有大功績的人物,魏忠賢功績沒多少但亂子折騰了一堆,堂堂巡撫請求為他建祠,說白了,就是魏忠賢權勢太大,大夥想盡辦法攀附罷了。明朝滅亡的一個主因就是內部鬥爭激烈,而宦官是這種鬥爭的主力軍,但就算不看正史只看電視劇我們也能發現,清朝宦官可沒明朝的那麼風光啊。

要說起清朝宦官,也有那麼幾個大太監比較風光,比如安德海、李蓮英、小德張,但他們再怎麼斂財、受器重,也沒到專權亂政的程度,還是得夾著尾巴做人。所以說清朝對宦官的管理比較有效,他們無論如何也達不到明朝那種職業高峰,那麼清朝皇帝到底怎麼管這些人的?

正所謂“前車之覆後車之鑑”,清朝從順治皇帝時期開始就吸取了明朝教訓,對宦官進行嚴格的行為管束,首先宦官是肯定要用的,但數量要減少,《清史稿》記載,順治皇帝時期宮裡宦官人數就一千多,順治特意下詔說我看了下歷史,虞舜夏商時期是不用閹人的,秦漢之後用得多了,禍亂就多了;

所以為了杜絕這種現象,我清朝的官吏絕對不允許和內廷宦官有結交,一旦發現就別怪我翻臉無情重重責罰;順治甚至還搞出了一塊鐵碑,豎在交泰殿,上面寫著宦官要敢結交大臣妄議朝政,談論官吏好壞往皇帝耳邊吹風,全部凌遲處死。

到了乾隆皇帝時期,宮裡的主子多了,宦官數量也比順治時期多了,但數量仍然限制在三千以內,可以說,從順治到乾隆歷經4代皇帝,宦官數量都不像明朝多到了幾萬,從人數上就限制了宦官搞風搞雨的可能,人多力量大,人少,力量自然也小,這是清朝皇帝做得比較聰明的地方。

再就是清朝皇帝一直在有意貶低宦官的社會地位。康熙、雍正都說過宦官微賤,能讓他們入宮“叨賜品秩,已屬非分隆恩”,正所謂上行下效,乾隆皇帝在位時期巡幸灤陽,巡檢張若瀛逮著了一個不法內監,狠狠打了他一頓板子,乾隆非但沒批評張若瀛,還好好誇獎了他給他升職,試想在這種引導下,太監地位得多低,能保住命就不錯了,哪還能去試圖干預朝政?

除此之外,清朝皇帝在管太監的制度上花了很多心思,康熙設內務府管宮廷事務,太監管理機構敬事房就隸屬內務府,別忘了內務府總管大臣可不是太監,而是滿族王公大臣,和珅就幹過這活兒,所以清朝太監是被刻意壓制的,皇帝和大臣都盯著他們,而且從權力上說皇帝和太監之間也形成了一種“隔斷”,太監不可能隨便跟皇帝打報告,影響大臣升遷黜降。

清朝太監光混飯吃就不容易了,在內宮行走不能高聲說話、隨意走動、偷懶、吃酒賭博、口出怨言,一旦有什麼小過錯都得挨罰,乾隆在位時尤其“立法峻厲”,有個叫高雲的太監多打聽了點朝政的事就被處以極刑,乾隆對太監群體“屢加裁抑,以清風軌”,所以清朝的太監整天提心吊膽,為保命都不敢多嘴多舌。

乾隆皇帝在位60年,對宦官的約束一直保持,他規定宮內太監品級撐死就四品,所以終乾隆一朝“宦官不敢為惡”。經過幾代皇帝的共同維持,清朝貶抑宦官的大方向就基本固定下來了,即使到晚清時期出現幾個大太監,他們也不敢隨便把手伸到前朝去。

可以說清朝對宦官的管理比較成功,論起職業素養和管理能力,清朝皇帝是普遍比較有手段的,要是你在清宮劇裡看到某個太監為了什麼人什麼事,找某位大臣甚至王爺求情,甚至隨便吹風說話,上躥下跳,那編劇肯定是不太懂清朝歷史或者為了情節需要才增加虛構,所以說靠電視劇瞭解歷史,真不靠譜。

43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安妮·博林身後淒涼:伊麗莎白一世為何沒有重新安葬她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