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最開始種植是在公元前5-4000年前的印度河流域,南北朝時期傳入到中國,當時只有邊疆地區有種。棉花傳入到中原地區是在宋朝末年,有青、黃、白三種,那時的中國人把棉花叫做“白疊子”,並不知道棉花有禦寒的作用,就把它當成觀賞植物。
9世紀的阿拉伯旅行家蘇萊曼就在他所寫的《蘇萊曼遊記》中提到,中國人把棉花種在花園裡,大家圍在旁邊觀賞。棉花傳入中國前,人們用木棉填充被褥,明朝時期,朱元璋看很多老百姓在冬天凍死,就強制要求全國老百姓用棉花做棉被,棉被才走入尋常百姓家,幫助老百姓度過冬季。
我國著名氣象家竺可楨將過去5000年氣候變化分為了四個溫暖期和四個寒冷期,四個寒冷期分別在西周、南北朝、南宋、明清,這四個時期比現在還要冷,而且還沒有暖氣空調,很多人都被凍死,明朝時期的人就更加倒黴了,連棉被都沒有,他們又不是鐵打的身體,沒有棉被該用什麼東西禦寒呢?
白居易曾寫過一首《賣炭翁》,詩中有句“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賣炭的老人身上只有一件薄薄的單衣,但還是希望天氣更冷些,這樣就有更多的人來買他的炭。從白居易這句詩就能看出,明朝以前的人可以靠燒炭來禦寒,秦朝的“火牆”就是用炭來取暖,“火牆”就像現在的暖氣,人們在房子牆壁裡打造一個空心夾層,夾層內鋪設管道,管道口安放在房子外面,炭火在管道口焚燒,燒出的熱力就能包圍整個房間。“火牆”只能為室內的人取暖,室外的人要想取暖就用不上“火牆”,但他們可以準備一個“手爐”。
“手爐”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國,它的內部是一個容易導熱的銅製器皿,裡面燒有炭火,銅器的外部還有一個圓弧形的外罩,有了這個罩子手既能取暖又不會被高溫燙傷。有“手爐”就有“足爐”,“足爐”比“手爐”大一些,又叫“湯婆子”、“錫夫人”,“足爐”放在棉被裡面用來溫腳的,為了防止夜晚失火,“足爐”裡面就不放炭火了,而是用熱水代替。
古代沒有動物保護法,人們可以用動物皮毛製作冬衣,最保暖的動物皮毛是狐狸皮,而狐狸皮全身上下最保暖的地方是腋下的毛髮。狐狸體型小,腋下的毛很少,要做一件完整又厚實的冬衣要用很多狐狸毛,大概100只狐狸才能做出一件。狐狸比較狡猾不是很好抓,人們抓不到狐狸就會用鴨和鵝的絨毛來做冬衣和被子,鴨和鵝的絨毛不是最外面那層又硬又長的毛,而是貼近腹部那層又細又柔軟,呈蘆花朵狀的毛。鴨和鵝的絨毛比棉花還保暖,古時候又沒有化工產品冒充,古人蓋的才是百分之分的鴨絨被鵝絨被,讓現代人都羨慕了。
古人這些禦寒方法我們現在還在用,看完之後不得不佩服他們太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