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袁崇煥說明軍不善打野戰,只能固守堅城。而他修建的所謂關寧錦防線是條狹長的走廊,堪稱死地。在當時的地緣形勢下,整個細長的突出部在西、北、東三面被後金包圍,頻繁地受到攻擊。除此之外,一旦遼西走廊內部據點受到攻擊,要互相增援,也只能在狹窄的範圍內行軍。 事實證明,崇禎十四年的松錦之戰中,清軍的確是這樣打的。洪承疇本是援軍,結果被清軍層層隔斷,讓明軍各據點無法聯絡。兵團運動的空間不足,一旦被敵人穿插分割,就只能被包圍殲滅。反而被圍在了松錦,造成了九邊十萬精銳,一朝殆盡的慘烈局面。

遼東失陷後,毛文龍率一百人偷襲敵後,收復了金州、旅順、復州、永寧、東江。他還派遣了大量間諜到後金刺探情報,擾亂人心,鼓舞遼民反抗。後金方面則被騷擾的惶惶不可終日,到處追殺毛兵奸細。後金對毛文龍恨之入骨多次派兵攻擊但都沒什麼成效。客觀的說毛文龍擁有解放朝鮮,收復東北的能力,而天啟帝贈於毛文龍尚方寶劍,他的級別只有皇帝有資格決定生殺。而袁卻在不經請示,沒證據毛通敵的情況下把他擅殺了並放棄了他的根據地,導致了後來清軍可以大膽多次長驅直入。而袁崇煥的兩次大捷,不過是棄地無數, 給打得只留下一兩個孤城。 1.寧遠大捷[八城一島(覺華島), 被打掉七城一島。留下孤城寧遠。] 、2.寧錦大捷[整個寧錦防線除寧遠, 錦州兩個城, 其他地方都被打掉,兩座城相隔200裡]。還謊稱用大炮轟死了努爾哈赤, 但努爾哈赤在被“轟死”後徵蒙古,可見沒這事。

袁崇煥不是不懂戰略,他當然知道要守遼西走廊就必須控制蒙古,否則側背被人家抄。也知道毛文龍在後金後方的重要性。實際上早在天啟朝袁就私自於後金議。朝廷知道後頻繁下旨禁止,魏忠賢怕他叛變,派親信太監劉應坤、紀用到寧遠監軍。但袁崇煥還是堅持己見,故被告老還鄉。其中,有意思的是,袁本是東林黨但貪戀權力居然跪舔魏忠賢,請立生祠並稱贊魏“從古內臣誰有出其右者,通候之世賞宜也!”可見他早就成為利益的走狗了。

當時崇禎親自在平臺召見袁崇煥並公開布誠虛心請教他平定遼東局勢的辦法,並任命袁崇煥為國防部長兼任幾大軍區司令。袁卻欺騙皇帝吹出“五年平遼”的大話,一同覲見的孫姓官員,問有無把握。說是,看皇帝心急,只是安慰皇帝。把姓孫官員嚇一跳。這樣獲得督師的職務(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到底什麼目的,是真的想好好平遼?明朝輸送到遼東的資金,物資很多。但,大多被貪汙。導致兵士裸體著甲,逃亡,起事很多。他並沒有著力解決這個重要問題。對於起事要軍餉的極為殘酷,格殺勿論。對於貪汙的只是訓斥。

五年平韃,真正有本事的是建立並訓練出一隻新軍,和蒙古朝鮮合作,依靠優勢兵力四面圍攻,殲滅後金主力。弄個放長線釣大魚用的烏龜防線,不單單是關寧防線需要築城死守,還有長城沿線。為防止後金入關,直接間接的調動了多少軍隊守這一防線,光軍費一項支出,就足於讓財政收入入不敷出,反而後金想來就想來,想走就走。別說消滅,對後金的抑制根本一點不見效,簡直就是還不如毛元龍皮島對後金老家有威脅。

他在任即使將領建議,他都從不積極主動出擊。到底什麼意思。是不是配合後金。他擅殺大將毛文龍,導致後金後方無牽制力量,從此出擊無後顧之憂。這確實是越權,並且坐實有利於後金的。未得到皇帝許可,指示,就與後金談判。到底談什麼,是不是利益交換,暗通款曲。談判過後,他之前的遼東經略任內從來沒有發生過的,清兵衝擊北京,就發生了。

很難說北京市民,皇帝的懷疑沒有一點根據。逃回太監說他暗通款曲於後金。不一定就是後金蔣幹盜書的計謀,而是可能是真實的。雖然他派出軍隊在北京城下攔住了清兵。但也不能洗脫嫌疑。可能他的主意是事先放水,讓清兵衝擊北京。他假意派出軍隊趕著阻攔。如果沒攔住,那麼後金攻入北京。他可以按照事先約定,獲得好處。對外說,去攔了,沒攔住。

現實是,陰差陽錯,他派出的軍隊趕在滿清前面到了北京城下。那麼,他也可以狡辯。說,是攔住了。不說,怎麼之前從沒發生過的,後金衝出遼東防區,竟然到達北京城下,在他任內神奇發生。不能排除放水,再假惺惺攔住堵住。

崇禎再次表現極大氣度召見袁,不光隻字不提袁放縱敵人入關,還賞賜御用酒菜及解下身上的貂裘披在袁身上慰勞袁。袁竟以兵馬長途奔波、疲憊不已為由請求皇帝允許軍隊入城修整!袁被捕後部下竟不顧京城安危私自帶軍返回遼東,此時遼軍已經變成非袁不能指揮的一支軍閥部隊。同時袁的部下吳三桂、祖大壽最後都成了滅亡明朝的叛徒。

這裡要說到,袁是孫承宗的學生,也是孫舉薦的。可袁實在是讓孫失望透頂。孫承認袁是“千古英雄”,只不過是後金的千古英雄。己巳之變孫給袁安排的防線他沒去佈防,崇禎沒請他進京,他非要率領大軍堅請入京。想幹嘛?袁如果真要“淚灑黃龍”怎麼不趁此機會奔襲後金的老窩瀋陽讓後金手尾不顧被包餃子。袁在遼西他就沒越過三岔河一步,後金的“黃龍”他是邊都沒摸到,也不想摸。

“諭以袁崇煥咐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崇禎給袁定罪的詔書真是沒有一條是冤枉他的。袁死後,萬人食其肉,可見人民對他的痛恨。

格拉芙-施佩號的艦長把軍艦在烏拉圭自沉。客觀有利於英國。英國於是對艦長大加讚賞。不是很蹊蹺嗎。對艦長的認定評價應該是他本國做出,到底是不是有利於本國才對。袁的所作所為客觀對於後金入關立國大有幫助。所以後金對他大加讚賞。但是不能公開讚賞他向後金輸送利益。那樣就露陷了,道理說不通了。於是曲裡拐彎,讚賞他忠誠,忠誠於明朝。可是忠誠明朝,就必須做對明朝有利,對後金不利的事情才對。根本就破綻百出,說不通的。

對於他的評價應該是明朝做出。皇帝把他殺了,就是明朝官方的認定評價。後金事後曲裡拐彎地吹捧他,實在蹊蹺。明朝皇帝殺他是一忍再忍,對他懷疑加重到一定程度,不是沒有一點點道理的。當時北京市民人人對他咬牙切齒,也不是沒有一點點道理的。從皇帝到首都市民,難道那麼多當事人都沒有判斷力?沒有一個‘明白人’。不可能的。時人的認知恐怕超越,勝利者後金的文過飾非,更有說服力。所以,說他大忠臣,大加褒揚,其實是遮掩歪曲事實。

1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符懋濂:骨牌論、崩潰論與威脅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