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南北榜案是明初大案中比較特殊的一個案子,雖不及洪武四大案牽連數萬人,但南北榜案的影響卻改變了明朝兩百多年的科舉制度。

洪武三十年丁丑科會試,時年85歲的翰林學士劉三吾擔任主考官。在這一次會試中,中試的五十二人都是南人,即所謂的春榜,又稱南榜。這引起北方士子們的強烈不滿,大批北方士子鳴冤告狀,宣稱劉三吾舞弊,偏袒同鄉。

朱元璋下詔徹查此事,命張信等十二人重新閱卷,沒想到還是一樣的結果,甚至北方士子的試卷中還出現了犯禁之語。落試者紛紛指責這是劉三吾授意張信,故意將陋卷呈上。

朱元璋大怒,判定劉三吾舞弊,將張信連同春榜的狀元都一併誅殺,劉三吾因年老逃過一死,被髮配戍邊。朱元璋又親自閱卷,選出了六十一人,這六十一人毫無例外都是北人,即夏榜,又稱北榜。此案牽連範圍較洪武四大案來說比較小,但是影響卻十分深遠。

劉三吾、張信等人有沒有舞弊?應該是沒有的。

劉三吾是湖南茶陵人,而南榜前三甲都不是湖南籍,整個南榜的考生籍貫更是遍佈南方各省,如果偏袒同鄉,為何不多錄取一些湖南考生呢?

劉三吾本人一向都以正直豁達著稱,洪武十八年以73歲的高齡入仕,曾參與過明初許多重要典章的制訂,深得朱元璋信任。更何況劉三吾當時已經85歲高齡,也沒有刻意偏袒、培養門生黨羽的必要。

為什麼會出現全是南方士子錄取的極端情況?

根據有關統計,洪武年間進士一共867人,其中南方人620人,佔了總數的七成。長期南多北少的原因固然是明初北方戰亂破壞嚴重,還有明朝是自江南起家,由南向北統一,而元朝對北方統治一直都較為穩固。

即使在元順帝逃到草原後,北方還有很多殘元軍閥勢力,更不用說很多知識分子還以元朝遺臣自居。雖然洪武朝多次北伐,基本穩固住了北疆,但是人心卻不是僅僅靠軍事實力就能收服的。

明初自科舉開設後,就被南方士子佔據了大部分進士名額,洪武三十年這次科舉更是出現了沒有一個北人的情況,而且南方籍官員太多,勢必會形成勢力傾軋北方籍官員,長此以往,南北離心離德,會影響到明朝統治的穩固,這自然是朱元璋不想看到的情況。

因此,出於這些政治原因,朱元璋大揮屠刀,將本無舞弊行為的張信等人處死,並另立北榜,選了六十一位北方士子。但是這畢竟只能緩解一時的矛盾,終洪武之世,未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之後的建文朝和永樂朝,仍然是南人佔據了絕大部分進士名額。

在朱元璋過世二十六年後的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熾制定了南北取士之額,南人十六,北人十四,但沒來得及正式推行,仁宗也過世了。

到宣德二年,明宣宗朱瞻基正式實行按地域分卷,分南、北、中卷,以百人為率,南取五十五名,北取三十五名,中取十名。雖然之後對南北取士比例進行過調整,但始終堅持了分卷取士的制度。

1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李宗仁如果取代蔣介石,會不會更好?至少各地軍閥更擁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