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蔣介石是有軍事才能的,當年在孫中山手下時,其軍事能力非常受孫中山先生欣賞,也因此他十分受孫中山的倚重。

但是,蔣介石可能沒有弄明白一件事,當時孫中山手下根本就沒有幾個能打的,“矮子裡面拔大個”蔣介石這才算一個。

但是到了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的軍事才能明顯有些不夠用,但好在國民黨猛將如雲,杜聿明、白崇禧、戴安瀾、王耀武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猛將,有他們在,至少可以保證抗戰總方向不出大問題。

不過,到了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的軍事思想已經徹底過時了,跟不上戰場形勢變化不說,還經常越權瞎指揮,關鍵還不讓說,蔣介石猜疑心極重(跟西安事變有一定關係),一旦某位將領不聽指揮,事後就算不受懲罰,也很有可能被打入“冷宮”,不再受重用。

遼瀋戰役中,廖耀湘的十萬裝備精良大軍,就是因為蔣介石“一意孤行”,錯失最佳撤退良機,最終被我東北野戰軍全殲。

大家千萬不要小瞧廖耀湘,廖耀湘1941年入緬甸作戰,1943年8月攻克密支那後升任新六軍軍長,獲青天白日勳章以及英國與美國分別授予的自由勳章和十字勳章。

抗戰勝利後,廖耀湘率新六軍到東北參加內戰,攻佔本溪後又包抄四平後路,迫使林彪撤退,當時非常的不可一世。

但是,在1948年10月26日至28日短短60小時內卻被東北野戰軍全殲。今昔對比,令人難以置信。原因何在?

早在遼瀋戰役開始,蔣介石就決定將新一軍、新六軍撤出東北,調到南京去保衛首都。

撤出的辦法是組建東進兵團和西進兵團,東西對進,夾擊在北寧路作戰的東北野戰軍,隨後撤出東北。

廖耀湘兵團即東進兵團,包括第九兵團部、新一軍、新三軍、新六軍和第七十一軍第四十九軍主力共11個師另有3個騎兵旅,共10萬餘人。

其中新一軍、新六軍是國民黨軍中的全副美械裝備的王牌部隊。

後來我們知道,在塔山,解放軍與東進兵團打了一場慘烈阻擊戰,史稱“塔山阻擊戰”,塔山阻擊戰粉碎了東進兵團增援錦州的戰略目的,使得東北野戰軍成功攻佔錦州。

得知錦州失守後,廖耀湘命令部隊原地待命,他飛去瀋陽與衛立煌商量對策,他二人覺得此時應該放棄夾攻解放軍,需要向營口撤退。

但是蔣介石不這麼想,他認為解放軍打錦州後傷亡必大,沒有一個月休整就不能再戰。而這正是“收復錦州”的良機。

於是堅持要求東進兵團和西進兵團東西對進,夾擊共軍,收復錦州。

蔣介石要廖耀湘以全力攻錦州,同時葫蘆島、錦西部隊亦向錦州攻擊。廖兵團除現有兵力(新編第一軍、 新編第三軍、新編第六軍、第七十一軍、第四十九軍)外,增加第六軍第二O七師,沿北寧路向黑山、大虎山之解放軍攻擊前進,並確保營口後方交通補給線;

如黑山解放軍被擊退,即向錦州攻擊前進,協助葫、錦部隊收復錦州;如黑山、大虎山解放軍頑強抵抗,並有增援模樣,即向營口逐次抵抗撤退。

蔣介石終於同意廖兵團在攻擊黑山、大虎山不能得手的條件下可以向營口撤退,然而已經為時晚矣。

在攻克錦州之後,中央軍委鑑於廖耀湘兵團在彰武地區停滯不前,就建議先打錦西、葫蘆島之敵,引誘廖耀湘兵團南下援救,再殲滅之。

至此,可以將交戰雙方的決策過程做一番比較。 在國民黨軍方面,16日凌晨,廖耀湘得知錦州失守,建議從營口撤退,但蔣介石仍要“收復錦州”,直到20日晚間,廖耀湘的建議才得到蔣介石有條件的批准。

廖耀湘兵團在新立屯、彰武不進不退,整整5天時間白白浪費,喪失了撤回關內的最後機會,結果是被全部殲滅。

在解放軍方面,中央軍委為全殲在東北的國民黨軍,錦州解放後,提出先打在錦西、葫蘆島的國民黨軍東進兵團。

從19日下午2時,林彪提出“先殲滅由瀋陽向錦州前進之敵”到晚10時毛澤東批准,只用了8小時,結果是贏得圍殲廖耀湘兵團的寶貴時間。

就是在這種果決的行動下,解放軍才能迅速的將廖耀湘兵團“堵在包圍圈中”,並在之後的戰鬥中,僅用60個小時,就完成全殲敵人的壯舉。廖耀湘等一眾高層指揮官被俘虜。

蔣介石得知廖耀湘的慘敗之後,終於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他是這樣說的:

“當時以情勢而論,錦州既陷,明知反攻兵力不足,地形不利,尤以士氣不振,將心不固為慮,苟能照當時初意,由新立屯撒回瀋陽,固守一時,再向營口撤退,以圖恢復錦州,亦計之得者也。餘不此之圖,竟以長春部隊叛降與國際外交情勢惡劣之故,仍令不顧一切冒險出擊,竟遭此莫大之失敗,其責任之重,將何以自贖也?”

向這種越權指揮的事情,蔣介石沒少做,這導致的結果就是,熟悉前線形勢的指揮官無法做出最適合的部署。

這點上毛主席卻與蔣介石完全相反,毛主席從來都是制定大戰略方向,而具體戰役怎麼打則完全交給前線指揮官,讓前線將領充分發揮他們軍事才能。

所以,解放軍的仗打得越來越活,國民黨軍卻畏手畏腳,根本無法充分發揮裝備優勢,失敗亦是必然。

1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大秦賦》裡六國子民都向往秦國?別扯了,那只是藝術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