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大秦賦》中有這麼個劇情,就是六國子民都想往秦國跑,最後促成了龐煖帶著五國合縱的局面。這裡面就說到一個問題,楚國和韓魏子民真的喜歡跑到秦國嗎?我們想想陳勝吳廣為啥這麼快起義,長平之戰上黨老百姓往哪裡跑,就知道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了。電視劇只是為了劇情需要,不要太較真。法家經典《商君書》的馭民五術也寫的很清楚,秦並不是老百姓嚮往的國家。孟子有著名的成語:五十步笑百步,說的就是這個時代。梁惠王的鄰國之一就是秦國。秦朝留給後世一個大一統帝國諸多遺產,但他並不是完美的。

下表是貴族和官僚逃跑統計表,而所謂的"人間天堂",可以立功得爵的秦國,在春秋時代的收容數是6,戰國時代的收容數是4,排名非常靠後,而且各種文獻顯示,其他國家的普通軍民也不喜歡去秦國。

以上資料出自《先秦時期出奔事件研究》

至於偉大的大秦,除了走投無路的王族公子或者極端求功之輩外,一般的貴族或者士人入秦關都會考慮再三。而普通人呢,當人民有的選擇的時候,根本不會選擇大秦作為投奔物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國包圍了韓國的飛地上黨郡,上黨17城軍民在太守馮亭的帶領下投降趙國,韓人的自述是“韓不能守上黨,且以與秦,其民皆不欲為秦,而願為趙”。17韓國城軍民總不可能都是貴族和官吏吧?

在此之前,韓國在秦國的武力進攻下,“百姓不聊生,族類離散,流亡為臣妾,滿海內矣”,在註定要流離外邦的情況下,韓國軍民選擇的是加入趙國和暴秦死磕,難道不足以說明問題?大秦王師發動鄢郢之戰時,楚國人民的直接選擇是“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屈原的哀郢)”,封君們也是整體遷徙封地,寧可離開世代居住的江漢平原去長江下游,都不願意留在南郡。

出土的嶽麓秦簡《為獄等狀四種》裡,也載有多例南郡(秦地,原屬楚國)百姓,越境逃往楚地的案例。

比如,其中有一個案子,是一夥共計14人的群盜被秦國地方政府捕獲,審問之後得知,其中有4人原本是秦人,之前逃亡到了楚地。另外10人則是原楚國之人。這14人在秦軍佔領南郡之後,再次向更東邊的楚地逃亡。後來又想著要回家鄉“歸義”,然後走到半路,又選擇做了匪盜。另一個案例,是一名叫做“多”的男子,在秦軍攻打“荊廬溪”這個地方時被捕獲了。這個地方大約位於今天的洞庭湖附近或岳陽一帶。經審問後發現,這個“多”是十年前跟著他的母親一起,從已被秦軍佔領的南郡,逃亡到更東南邊的楚地來的。那時候“多”只有12歲。

除了老生常談的屠殺、殺人、稅重、輕罪重罰之外,山西侯馬喬村溝圍墓出土了戰國中後期一些秦人的人殉墓葬。隨葬品顯示,這些人頂多是因功賜爵的“上造、簪嫋、不更”的低階國人或者前囚徒,有墓葬卻用多達18個疑似魏國人的亡者殉葬。也就是韓魏之人當了“秦人”,不僅僅是被歧視被壓榨的問題,還有被上首功的秦人帶到地下陪葬的風險。而三晉地區再殘暴,在進入戰國之後幾乎沒有人殉的考古發現。

雖然少數山東六國人才獲得了秦國變法前後開啟的快車道,一步登天成為秦國的高階客卿,但是他們只是山東六國人中的極少數幸運兒,更多的人,其實是避秦不及,寧可戰死或者流亡都不肯當大秦人的。

所以就遇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什麼這麼快就崩了。就是因為認同感低和秦法的不適應。秦始皇只有管理秦國的經驗,而秦國事實上是被商鞅換過血的秦國,而不是原來的秦國。商鞅重新鑄造了秦國。當時變法那幾年是很痛苦的,商鞅用的方法也很鐵血。“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衛鞅曰“此皆亂化之民也”,盡遷之於邊城。其後民莫敢議令。”——《史記·商君列傳》

換句話說秦國用秦法管理秦民,這一點秦人是經過一個痛苦的過程才認同和適應的。統一六國之後,秦朝要管理的不止是秦地,還是其他六國之地,將秦法推廣到六國,這些六國遺民適應嗎?百分百不適應。不適應怎麼辦?也用商鞅這種鐵血方式嗎?

實際上李斯的郡縣制確實是步子邁的太大了。最好的方法就是西漢時期的分封制和郡縣制並存模式。因為當時的資訊科技並不能全國一盤棋。因為一旦有什麼事情發生,郡守肯定無法自己決定,需要上報朝廷,等朝廷反饋才可以動手。很多急事早就錯過最佳的黃金處理時間。

雖然秦始皇修了很多從咸陽出發的馳道,提升反饋速度,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哪怕到了唐、明時期還是採用混合制度,比如唐朝的大都護府和上都護府制度,明朝的土司制度等等。

再者,六國的百姓對秦朝沒有認同感和好感,他們只是屈服於秦之武力。當六國舉兵,百姓紛紛應之,這就是明證。沒有認同感就代表著會生事,那就需要讓郡守擁有極大的權力,便宜行事。事實上郡守沒有這麼大的權力,但是藩王有這樣大的權力。

這就是秦朝滅亡的原因,就是因為違背了生產力的發展。所以,西漢的七國之亂是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分封然後再慢慢削藩是一條必由之路,這是大一統的起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治大國如烹小鮮,治國之策需要的是最符合實際的,而不是找到一條好的措施就可以解決問題,太過超前往往會出大問題。

所以秦朝的偉大是留給後代一個超前的治理大一統王朝的制度。這個制度的歷史責任留給了漢朝。經歷了漢朝的不斷融合,六國才真正變成了一個整體。實行了兩千年的“地方國家”制度才宣告結束。

3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海昏侯劉賀鉅額財富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