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葉,伴隨著清廷的對外開放,我國東南沿海民眾出現了一股"下南洋"的移民潮,它有別於內陸區域人口遷徙的"闖關東""走西口",成為全球化程序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下南洋"由此萌生僑批,這種亦匯亦信的紙質溝通載體,匯寄家費、繁榮僑鄉經濟、溝通情感、傳播世界文明成果,為那個時代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歷史性貢獻。在當今看來,這種遺存於民間的僑批,是海絲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人類的共同記憶財富。它不僅能牽動著老一輩華人華僑的回憶和情感,重現先輩們渡海打拼的歷程,而且能喚醒世人的"海上絲綢之路"記憶。
▲各種樣式的僑批美術封
僑批的南洋之旅
16世紀,歐洲開啟了以海外移民、海洋貿易為特徵的大航海時代,東西方文明開始在太平洋上的對話與衝突,人類開始了延續至今的全球化運動。
17世紀以來,西方殖民勢力開始進入遠東地區,荷蘭、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國家先後在東南亞開闢商埠,將遠東地區納入世界殖民貿易體系,瀕臨太平洋的中國以及被稱為"亞洲地中海"的南洋即東南亞地區,陸續成為歐洲的殖民地或勢力範圍。
到了18世紀,在海外貿易、海外市場的拉動之下,歐洲各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18世紀60年代起英國工業革命,19世紀三四十年代大機器工業逐漸代替了工場手工業。英國工業產量的急劇上升,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不斷擴大產品銷路,努力在全球範圍中尋找新的資源及產品銷售空間。
一方面,我們看到,自清朝乾隆(公元1736-1795年)以來中國人口迅速飆升、達到了4.3億,由於在小農經濟的農耕框架裡,這種人口優勢不僅沒有轉變為生產力,反而在外國資本侵略導致農村經濟破產的背景下成為經濟發展的巨大壓力,這種人口壓力急需尋找一個出口。另一方面,西方國家在內部人道主義的壓力下停止黑奴貿易,但是,資本主義國家內在的建設需求與開發殖民地都對世界範圍的勞動力市場形成了巨大的拉動力。這是引發中國東南沿海人口外遷的外部主要因素。
▲南洋僑批封上各種海絲貨幣名稱
在此背景下,人口眾多的中國成為當時西方殖民開發所需勞動力的重要來源,西方殖民國家開始把眼光投向人口眾多的中國。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法等國的目的就是迫使清廷進一步開放海禁。1860年簽訂的《北京條約》,允許西方各國在華自由招工、自由從事契約勞工的招募活動,改變了施行了200多年的海禁政策,從此,華人出國由非法變為合法。此間,近代航海技術為大規模海洋移民提供了便捷條件,中國東南沿海就此出現了"下南洋"。這一移民潮有別於內陸區域人口遷徙的"闖關東"和"走西口",成為全球化程序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出國的華僑需要與國內親人聯絡,在海內外金融郵政機構尚未建立或極不完善的情況下,一種直接簡易的託寄方式即僑批便在跨國環境中誕生,進而產生了跨國運營僑批的業態——僑批業。在現存的東南亞僑批中,我們能夠找到許多華僑記載"下南洋"路線的真實史料。這些珍貴的證物和歷史文獻,保持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書信風貌,將書法藝術和優美辭章完美結合。僑批中的水客和後來有信局轉駁的相當數量的僑批封都有采用到"紅條封"和"山水封"等,封上的圖案形象生動美麗,意境幽遠,古香古色。
▲1892年9月南安籍旅菲蔡德淺僑批,南安蔡氏古厝主人,全國文保
促進金融體系的變革
僑批最主要的特點是"銀信合一",既有家書又有匯款憑證雙重特徵。據業內人士估計,在僑批旺盛時期,閩南和潮汕地區的僑匯估計有80%是透過僑批局匯入的。海外僑胞透過僑批迴寄僑款,承擔起克盡贍養家鄉眷屬的義務。
僑批僑匯對於繁榮僑鄉經濟、填補國家貿易逆差也發揮了重大作用。大量僑批款進入僑鄉,既保持外匯的平衡,又增強僑鄉社會的購買力,從而使僑鄉各行各業能夠穩定、平衡地發展。僑批款對當時經濟的重大貢獻,因而有人稱之是中國的"無煙工廠"或"無形輸出"。
海外僑胞寄回的僑批款,除了贍養眷屬、繁榮僑鄉經濟外,還在家鄉投資興業。海外僑胞還透過僑批或匯款捐資興辦各種公益事業,實現報效鄉梓的願望。
僑批在經濟方面的貢獻還在於培養和帶動一批熟悉國際金融業務的華人群體,建立起華人的僑批匯兌市場及網路,影響和促進我國舊金融體系的變革。專注僑批研究40多年的國際漢學家濱下武志教授對這一問題有更深刻的探究,他認為,在20世紀初約有400萬華人居住在東南亞,每年寄回家鄉的錢約5700萬元。這些絕大多數出自閩粵地區移民的資金,最初是從家庭書信往來而產生,但卻因進入了金融市場而改變了它的路線與性質,催生了各種投資活動,甚至引來了外資銀行的加入(例如匯豐、花旗和麥加利銀行,都是最早利用僑批路線和功能來東南亞國家投資),它們對跨華南和東南亞貿易區的貿易在金融上提供了巨大的援助。這些資金也成為中國與國際金融聯絡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海外華人匯往華南的巨大單向的現金流足以影響到匯率的波動。
在吸收西方先進金融技術方面,跨國經營的僑批局也做出了極大貢獻。僑批局具有金融的基本屬性,與國際金融同步,並形成頗具華人特色的國際運營網路,因此,可以說,僑批局是中國進入國際金融市場的先行者。僑批的跨國金融匯兌包括僑批信匯、僑批票匯及僑批電匯,這與現代銀行匯兌的三種方式有著相當的類同。因僑批而輸入的大量海洋貨幣(洋銀),如鷹銀(常寫英銀)、龍洋等,這些海絲貨幣,大大豐富了中國的貨幣文化。
▲1913年1月17日仰光寄同安 蓋許多吉祥章
TIPS:福建歷次僑批展
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由福建省泉州市檔案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與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三家聯合主辦的《家書抵萬金——新加坡僑批文化展》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及分館展開,15萬人參觀,展覽採取實物、圖片、動畫、口述歷史、書籍等形式,獲得了圓滿成功,反映頗好;
2013年4月19日在北京召開"中國僑批: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僑批展覽時,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露希安娜•杜蘭蒂委員看到中國有數量龐大的僑批擁有著豐富的感情和歷史資訊,這讓她非常羨慕:"我來自加拿大,加拿大也是移民國家,我特別能理解僑批作為移民聯絡著母國與移民國之間關係的紐帶,它是跨越文化、跨越國界人類共同文化的行為,特別有意義";
2013年6月9日,由泰國中華會館攜手中國福建省檔案館等5家單位舉辦的《僑批檔案實物展》暨"聲援僑批申列世界文化遺產,見證華僑愛國愛鄉歷史"大會在曼谷隆重舉辦,此次聲援活動參加人數達千人之眾,展出的僑批實物之多,珍品之多,場面之大,實屬空前。這充分表明僑批作為宣傳媒介,在海外華僑中有著很強的吸引力與感染力;
2015年10月"漳州海絲"僑批信用文化展示廳正式落成。該展示廳位於人民銀行龍海市支行內,設立"月港帆影""番銀流入""僑批遺韻""信用建設"等陳列主題,進一步呈現漳州海絲文化、僑批文化的魅力所在;
2015年12月12日,福建省社科聯、福建省圖書館聯合舉辦"世遺僑批•海絲記憶"為主題講座暨僑批珍品展示活動。45件南洋僑批全部來自東南亞海絲沿線國家,講述者帶領近百人聽眾走進世遺僑批背後的海絲歷史記憶,福建電視臺都市生活頻道和新華網福建頻道等媒體進行專門報道,在學術界和文化界引起極大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