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前言:在中國過去兩千餘年的帝國時代中經歷了數以百計的帝王,其中秦始皇和漢武帝兩人身上具有特別多的相似之處,不過,最引人注目的共同點當是這兩位皇帝在晚年對"長生不老"的渴求。

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精明過人殺伐果斷的雄才大略之主,卻在痴迷於"長生",或者"永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呢?

秦皇漢武求長生

秦始皇求長生簡言

秦始皇派方士徐福等帶三千童男童女駕船入海尋找仙藥,結果不知所蹤。但是秦始皇依然沒有死心,又將方士韓終、侯公、石生派出去尋找不死之藥,結果當然還是無疾而終,感覺上當受騙的秦始皇大發雷霆,處死了很多方士(焚書坑儒的一個說法就是坑的是方士,而非儒生)。

漢武帝有過之而無不及

漢武帝對方士的寵信和對長生不老的追求比起秦始皇來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但在宮廷內長期豢養了大批擅長坑蒙拐騙的方士,而且給其中的很多人封了官,在接連不斷地派人出海尋找仙人、仙藥的同時,還讓方士試驗鍊金術。

方士煉丹

對此,司馬遷以親歷者和旁觀者的身份,在《史記·孝武本紀》中對這些方士以方術行騙進行了相當多篇幅的描述,極為生動曲折,並毫不留情的進行了諷刺。

公元前140年10月,漢武帝即位。稱帝后在文治武功方面,堪稱雄才大略,但在求仙通神方面,卻愚蠢得可憐。《史記·封禪書》裡說,漢武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他從16歲一即位,便相信鬼神,以致鬧出了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話。

一傻"少君已成神"

元光二年,方士李少君,銀鬚白髮,最能以雲海言天騙人。他聽說新即位的小皇帝迷信鬼神,便設法騙其信任。一次他在武安侯家喝酒。席間,他見有一耳聾眼花的高齡老頭在座,便湊了上去說:"我曾與你大父(祖父)一起遊獵過。"這老頭糊糊塗塗,本來就沒啥記性了,卻也故作清醒地說:"我還和你祖父一塊去過你們遊獵的地方呢!"

李少君像

武安侯一聽,很是驚訝,心想這老頭少說也有九十歲了,李少君能和他祖父遊獵過,如今少說也得有一百四五十歲了。武安侯便領他去見武帝。武帝一聽,十分歡喜,心想世上果真有這樣長生不老的活神仙!便把李少君召了進來。

正好,當時武帝身邊有一古銅器,便請李少君鑑別。這李少君一會右瞧左看,一會又手數嘴念,似是能掐會算,整的挺像那麼回事兒,引得武帝把眼瞪得鈴鐺一樣大。過了好大一會,李少君突然大驚失色地說:"唉呀陛下,這可是一神器呀!春秋時期,齊桓公曾將它陳於柏寢臺,當時我還見過呢?"

武帝細看銅器上的刻文果然是齊桓公時期的東西。這一算,李少君就又長了幾百歲的年紀,武帝對李少君是"神"那是更加深信不疑了。於是,武帝便將他留在宮中,不惜揮金如土,興師動眾,讓其煉製丹藥。誰知丹藥還沒煉成,李少君便一命嗚呼了。這一下,武帝傻眼了,但又不好意思承認上當,只好自欺欺人地說他羽化去了。

二傻"少翁能見仙"

後來,漢武帝又相信了一個自稱少翁的方士。這"少翁"的意思是說,別看他表面上年青實際上已經200多歲了,正在這時,武帝的寵妃死了,很是思念。少翁乘機說自己會"招鬼術",便招鬼多日。

又有一天,少翁對武帝說:"陛下要想見見神仙,也不難,但必須把你住的、用的都裝飾得像神仙用的一樣才行,"武帝聽了信以為真,便下令把宮殿裡的頂上、牆上、床上、衣服和被子上,都畫上繡上雲頭、仙梯之類的圖案。一切照辦了,可武帝仍沒見到神仙。

少翁又指著一頭牛對武帝說"此牛腹有天書"。武帝命人把牛剖腹一看,果然發現一卷布帛,並寫有文字。但令人細細一看,儘管字寫得古怪,句子也令人費解,但字仍是少翁的筆跡。又經重刑審問,才知是這個少翁預先寫好讓牛吃下的。事情大白,武帝才知上當,不覺惱羞成怒,便將少翁殺掉了。

按說,一個人被騙了這麼多次,只要腦子沒壞,應該多少有點警惕吧,何況漢武帝還在政治角力和平衡上體現了充分的智慧呢。但漢武帝並沒有這麼想。

少翁被誅後,他的徒弟們不甘心失敗,設計繼續欺騙武帝。他們一方面派人秘密挖出少翁的屍體毀掉,一方面又派人向武帝報告在關東碰到少翁。武帝半信半疑,令人開啟墳基一看,果然沒有屍體只剩下一個空棺材。這一來,武帝不僅相信少翁沒死,並覺得誤殺了"神仙",很是後悔,便又相信起方士來。

柏梁臺

後來,他又聽從方士的建議,用柏木做梁,造了一座20米高的"柏梁臺"。《史記·孝武本紀》載:"其後則又作柏梁、銅柱,承露仙人掌之屬矣。"在臺上架起一根30多丈高的銅柱子。銅柱頂上鑄一仙人,在仙人手上放一個用玉石做的盤子,叫做盛露盤。這位方士告訴武帝說,將玉盤裡接的露水,再拌上玉石粉末,常拌常喝,就可以長生不老。武帝聽後,信以為真,便照此辦理。不料,武帝喝這種"仙露"時間不長,便得了一場大病。

三傻"欒大師從仙"公元前112年,又有一個少翁的師兄,膠東王的宮人名叫欒大的方士,對武帝說:"臣常往來海上,見安期、羨門之屬,曰:黃金可成,而河決可塞,不死之藥可得,仙人可致也。然臣師非有求人,人者求之。陛下必欲致之,則貴其使者,令為親屬,以客禮待之,則可使通也。"這意思是說,我常往來於海上,見到了仙人安期、羨門,便拜他們為師,他們對我說"只要功夫深,黃土能成金,河決了口子可以堵住,不死之藥也是不難煉的。"但是,因為我的老師是仙人,萬事不求凡人,只有凡人求他,為此,陛下要一心求仙,一是要派您最寵信的大臣,二是這寵臣還必須是皇上的親屬,只有這樣,神仙才會接見你所派的使臣。

武帝聽欒大一派胡言亂語,十分高興,馬上封他為王利將軍,接著又封他為天上將軍、地上將軍、大通將軍、樂通侯,食邑二千戶,賜上等府第,撥給童僕數百名,又把衛皇后生的大公主嫁給他,賠送黃金10萬兩。

求仙長生之術

為了表示不把欒大視為普通的臣僚,武帝還專門為其刻制了玉印。欒大的要求滿足之後,便被派去海上迎接神仙。武帝為以防萬一,在欒大出發之後,暗中派了幾個心腹密探跟隨、監視。這欒大來到海邊的一座山上,上去轉了轉。下山後又在海邊玩了幾天,便回長安交差。因為密探是提前把欒大在外"求仙"的所作所為早已報告了武帝,故欒大見到武帝后,又想胡編亂造,企圖矇混過關的時候,武帝沒等其開口,便讓人把欒大拉出去殺掉了。

四傻"天馬會王母"

漢武帝晚年伐大宛以求天馬,除了求良馬之種,以升級征伐匈奴的戰馬外,他還有期冀乘天馬登崑崙山尋西王母的用意。《漢書·禮樂志》載有漢武帝獲大宛天馬後所寫《天馬》詩:"天馬徠,開遠門,竦予身,逝崑崙。天馬徠,龍之媒,遊閶闔,觀玉臺。"文穎注曰:"言武帝好仙,常庶幾天馬來,當乘之發崑崙也。"

學者余英時在《東漢生死觀》裡也說到,漢武帝徵大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痴迷求仙而促成的,相信大宛的天馬屬於龍種,最終將載他與崑崙山的西王母相會。

出征求天馬

這個"搶馬"之行,漢武帝派了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率軍出征,帶領屬國的六千騎兵和郡國少年好幾萬人去攻伐大宛,結果兩年都打不下大宛,士兵剩下不過十分之一。漢武帝大怒,接著再出兵六萬人、牛十萬頭、馬三萬匹,驢、駱駝以萬數計算。全國騷擾動盪,源源不絕地供給很多糧食和兵器。後來,還增派甲卒十八萬人到酒泉和張掖以北駐守終於攻破了大宛,獲得了良馬。

可又怎麼樣,人終有一死,武帝自己求仙不成也就罷了,為他送命計程車卒和耗費的民脂民膏怎麼算?

自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遣方士求神仙,到徵和四年(公元前89年)悉罷諸方士候神人者,漢武帝求神拜佛,至少有45年之久。他自己蠢,還不要緊,問題是,他把整個國家一起拖進了愚蠢的泥沼裡,耗費民財無數。

篇尾:秦始皇和漢武帝之所以痴迷於追求"長生",是因為彼時的"中國",在宗教信仰層面,大部分理論還處在一個空白期,無法妥善的解決"來世"、"靈魂"、"往生"等無法迴避的問題。人類作為一種生命體來說,都是嚮往永生,畏懼死亡的,然而在現實當中,並沒有人真正的獲得了永生,對生命的留戀和對死亡的畏懼一樣,都只是問題的表象,並不是問題的根源。

18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秦朝滅亡時,王翦為什麼不出來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