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看《大秦賦》可以知道茅焦是一個聰明人,在針對太后趙姬的問題上,嬴政已經殺了27個人了,茅焦是28個說這個事情的人。

但是,他沒有被殺,這就是聰明人!為何嬴政要殺提議放太后的人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嫪毐亂整,嬴政掌權之後,他就把嫪毐給五馬分屍了,嫪毐和太后趙姬的兩個兒子,也被嬴政給摔死了。

趙姬是他的母親,他不能殺了自己的母親。但是,他也不可能放了趙姬,這樣的人若是放了,在嬴政看來,只能丟人顯眼,給自己抹黑。

所以,他把太后趙姬給軟禁了起來,並且告訴大臣,若是有敢提建議者,說讓他放掉趙姬的,不管是誰都要掉腦袋。

這不是說著玩的,看出來嬴政對趙姬還是很痛恨的,若不是念在母子情分上,趙姬早就被殺了。

從嬴政殺了嫪毐,摔死自己的弟弟,也可以看到他的狠毒!按理說這樣的事情,是嬴政的恥辱,嬴政不想讓被人提,其它人不提才是識時務!

但是,偏偏就有人他們不怕死,竟然還有27個人,他們全部因為給嬴政提放太后趙姬被殺的。不知道這27個人當時是怎麼想的?

令嬴政想不到的是,竟然還有第28個不怕死的,這個人就是茅焦!

茅焦也提議讓嬴政放掉太后,嬴政二話不說告訴手下,要把茅焦給烹了,鍋都架好了,就等著下鍋呢?

但是,茅焦說了一句話,讓嬴政改變了初衷。

他說嬴政殺了自己的弟弟,囚禁自己的母親,這事幹得讓天下人不齒。若是因為茅焦提議讓嬴政放了他的母親被殺,這就只能證明嬴政是個昏君,茅焦也會因此千古留名的。

嬴政本來是想要殺茅焦的,但是,最後想了想,為了不成就茅焦盡忠直諫之言,就選擇放了他,不讓他死了。

這是《大秦賦》表達的大概意思。

事實上《史記》上的記錄,並非是這樣,至少不完全是這樣,在《史記》上茅焦說的是更透徹些,嬴政因為聽進去了,才放了茅焦的。

原史料茅焦說的是,嬴政殺了自己的義父、囚禁自己的母親,摔死自己的弟弟。這樣的事情,不是一個好的君王所做的。

說白了就是禽獸都幹不出這樣的事情來!

若是天下人,都知道嬴政這個君王,是一個殘暴的人,連自己的母親都容不下,還把那些提建議放掉自己母親的臣子,一個一個的都給殺了。

這樣哪一個臣子還敢來侍奉秦王嬴政呢?

看嬴政做的事情,分明就是六親不認,濫殺無辜!為了自己的性命,也沒有人敢靠近這樣的君王。

很顯然這和嬴政想要統一天下是不符的,若是沒有了人才輔佐的話,你怎麼可能統一天下呢?

若是想要統一天下,就必須要放掉你的母親,善待你的臣子,這樣才會有源源不斷的人才,來你這裡效力。

正是茅焦說了這樣的話,嬴政聽進去了,然後,他把太后趙姬給放了。茅焦也被嬴政重用了。

這就是嬴政高明的地方,也是他能統一天下的原因。

說白了他是一個知錯就改的人,若是他做錯了事情,有人能夠給他指出來,講的有道理,他就會聽從這個人的建議。

因此,茅焦才在27個人被殺之後,活了下來。茅焦之所以能夠活下來,就是因為他抓住了嬴政的心理。

嬴政最想要的就是天下,統一天下,只有在這方面下文章,才有可能在放了趙姬的同時,還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所以,茅焦把放趙姬和得天下結合在了一起,最終說服了嬴政。因此,也成就了自己的美名的。

參考資料:《史記》

4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好女婿快到碗裡來!北宋榜下捉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