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公元303年,李特率軍攻打成都,益州刺史羅尚拒守,李特戰死。其弟李流繼續帶領流民作戰,次年病死。由李特之子李雄接任首領,同年李雄攻下成都,十月自封為成都王,306年稱帝,國號成,史稱成漢。

李雄,字仲俊,氐族人。晉元康八年(公元298年),關中出現大饑荒,略陽、天水等六郡的十幾萬流民被迫攜老扶幼,湧入相對比較富足的蜀地求生。

李雄的祖父曾在曹魏時做過東羌獵將,統領氐、羌等各部,進而,其父李特成為了這十幾萬民眾的帶頭人。一路上,在逃荒的路途中,他們十分熱情的幫助照顧那些老弱病殘,甚得眾心。李特進入蜀地,看到了這裡的地形後,曾經說出這樣一句令"聞者異之"的話:"劉禪有如此之地而面縛於人,豈非庸才邪?"

大概就是這句話,對日後李雄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即使不能逐鹿中原也不是為做個劉備啊!不過後來的"劉備"們,也都免不了二世而亡的命運,南北朝如此,五代十國亦是如此。

時任益州刺史趙廞本是"矮醜黑"賈南風的姻親,但是眼光還不錯,對李特等人很重視。到了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賈南風領了盒飯,趙廞一面割據益州自立,一面煽動流民的憤怒,路上擊殺了前來赴任的耿滕,自領益州牧,大將軍,大都督。

但是趙廞資質平庸,益州內部矛盾加劇,李特三兄弟威望日盛,功高震主。趙廞身邊一幫謀士嫉妒起才幹,又添油加醋來一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來二去,趙廞一想有理,給李特三弟李庠安了一個謀反罪,從這點上看,真是和賈南風如出一轍啊。殺了李庠,趙廞把屍首交給了李特、李流兄弟,還給了個恩典,說他犯罪了,我不責罰你們,你們依然督軍。

李氏兄弟當機立斷,,引七千流民殺向綿竹。這是一個非常冒險的決定,流民對抗正規軍,好在趙廞自作孽,手下大將在自相殘殺,內部力量大大削弱。李特乘夜偷襲殺出,一把大火燒的趙廞抱頭鼠竄,手下兵馬死傷大半,一舉佔領了成都,趙廞全家在逃跑中,慘遭滅門之禍。

趙廞的舉動無異於玩火自焚,先是割據自立,對抗朝廷,後是擅殺大將,嫉賢妒能,完全沒有一套規劃,這類人,在亂世中只能是犧牲品。連梟雄都算不上。

李特佔據成都後,向朝廷例數趙廞罪狀,最大的當然就是殺了朝廷派來的耿滕。李氏家族,效忠朝廷考慮,殺了趙廞。

朝廷派羅尚為益州刺史,主要任務便是遣返大批的流民。而李雄在綿竹收留大批流民。雙方遲早必有一戰。羅尚派遣三萬人馬偷襲流民大營,不料李雄早有準備,營內伏兵四起,羅尚大敗而回。

李特憑藉以六郡的流民為基礎建構的軍隊,乘著勝利的勢頭,不久便攻下了廣漢,並在當地約法三章,果然搞得井井有條,當地人的歌謠也道出了其中的差別:"李特尚可,羅尚殺我。"

晉惠帝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李特渡江大敗羅尚,攻下蜀郡,羅尚則退守太城,向李特乞和,李特以為蜀中已定,並不做防備。不久羅尚得到荊州援兵。直撲李特營地,李特在亂軍中被殺,李流、李雄以及李特的另一個兒子李蕩各自退守。

不久,李流率領李蕩、李雄各部軍隊襲擊羅尚,一直追到成都城下,羅尚嚇得緊閉城門,堅守不出,李蕩不慎中矛而死。

李流受到的震撼極大,產生了請降的想法。李離火速趕來, 私下和李雄號召流民,我我們已經背上了謀反的惡名,殺了那麼多的官兵,一旦繳械投降,就只能任憑宰割了,眼下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同心協力打敗荊州的援兵!

眾人深以為信,將有必死之心,兵無貪生之戀,荊州兵一擊即潰。這一勝利也讓險些走錯路的李流慚愧不已,他稱讚李雄"興吾家者,必此人也!",從此十分器重李雄的才幹,將軍事方面的事務一概交給他處理。

李流去世,眾人共推李雄為主。繼續與羅尚的軍隊作戰。他先是擊退前來襲擊郫城的羅尚,繼而又攻下犍為,截斷成都的糧道。孤立無援的羅尚不堪李雄的連續進攻,只好在夜晚從水路逃出城去,李雄終於得償所願,入主成都。

翌年,李雄自稱成都王,改元建興,廢除晉朝法律,重新約法七章。中原地區,八王正打的你死我活,蜀中成為了世外桃源。兩年後,,李雄又即皇帝位,改元晏平,國號大成,他便成為十六國中第一個自稱皇帝的人。

三國對後世的影響極大,三國末期鍾會就曾說過:"退保蜀漢,不失作劉備也。"這就是為什麼李雄僅據益州即敢稱帝的一個重要原因。後世關於魏、蜀孰為正統的觀念爭執了一千多年,現在也沒有一個讓人信服的觀點。劉備——這個買草鞋的疑似皇N代,將在未來一次又一次的影響這蜀地。

十六國的故事還將繼續,下集請看,如虎添翼,石勒歸漢。

30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沈安娜:潛伏蔣介石身邊,記錄國民黨高層言行,坦言飽受辛酸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