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寫過一篇關於晚清百姓的文章,以滿地瘡痍的現狀,去供養滿清皇室奢靡的花銷與屈辱的賠款,硬生生將晚清財政收入推上了整個封建王朝之最,百姓們受到的苦難可想而知,這個時候是華夏大陸最為黑暗的一段時期。
想反抗嗎?想;想救助自己的同胞嗎?想;但是光想卻沒有用。自新航路開闢後,西方社會已經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之後又透過蒸汽機進入工業時代,直接領先了我們兩個大時代,想要追趕無疑是困難重重。
但實際上我們卻可以發現,這三四百年的歷史差距,卻被我們用短短几十年給彌補上了。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發展速度不斷騰飛,靠著自己的努力重新回到了大國的行列。
為何我國能夠發展如此迅速?因為那一批批不服輸,不放棄,勢要發展祖國的有志之士,他們為祖國的發展盡心盡力,所以才有了現在中國的繁華盛世。在我國的無數熱血青年中有這麼一位人物,他的名字叫做楊國祥,本身只是一位普通的飛行員,但他卻用一個臨時決定,挽救了無數性命。
楊國祥出生於19世紀20年代末期,從小努力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那個年代的孩子都是一路吃苦長大的,楊國祥也不例外,他在苦難中磨練出了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想要儘自己的一份力為國家做出貢獻。
做貢獻不是一句空話,是要落到實處,當時我國最缺乏的就是各個新興領域的定檢人員,因此大學的時候他報考了航空學校。當時我國航空事業剛剛起步,優秀的飛行員比飛機本身更珍貴。
一個普通飛行員的身份已經足夠讓他獲得眾人的認可,但楊國祥並沒有因此滿足,他還想要變的更好。於是他經常反覆練習老師教的基礎操作,深夜舍友們在睡覺的時候他也悄悄在被子裡打著手電筒,默背理論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綜合成績中,楊國祥牢牢佔據第一名的寶座。
那個時候新中國剛剛成立,為了大力發展航空航天事業,專門招收了一大批優秀的飛行員組成一個隊伍,在學校表現優異的楊國祥自然而然的被學校推薦加入了這個隊伍。當時中國的航空條件還十分差勁,沒有強大的科技和理論支援,並且實驗用的都是二戰以後的二手飛機和國軍的訓練用機。
可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楊國祥也沒有什麼怨言,他認真執行自己的每一項任務,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夠看到中國航空事業的輝煌。正是楊國祥這種踏實好學的性格,讓他在高手如雲的飛行隊也萬分出眾,被領導們看在眼裡。
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研發並試爆成功,這一種比原子彈更具威脅力的強大武器,是國家實力的保證。經過重重考察,楊國祥脫穎而出,在接近200次的模擬投擲中,他都表現的十分出色,成為了國家選派的氫彈投擲員。
這原本是項了不起的榮譽,最後卻差點要了他的命。到了正式投擲的這一天,楊國祥像往常一樣按動投擲卡條,卻發現氫彈怎麼也投擲不出去,機器出故障了!
現在擺在楊國祥面前的只有兩條路,第一就是捨棄飛機和氫彈自己跳傘逃生,第二個就是強行帶著氫彈著陸,不過這樣的話,人會有生命危險,因為沒有人嘗試過帶著一個強大的核武器強行著陸。
生與死的抉擇,其實是個人與群體的抉擇,如果放任氫彈在飛機上,失控的飛機會飛向何處無人得知,縱使實驗地點是在地廣人稀的沙漠中,但萬一炸到了研究所,或者損毀了當地的綠洲,後果難以承擔。
因此楊國祥選擇了後者,他要跟氫彈共存亡!幸好事情沒有發生最糟糕的情況,氫彈雖然沒有投擲出,但也比較穩定,楊國祥依靠自己強大的基礎功底和冷靜的判斷力,成功的著陸,保護了自己和氫彈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