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到底是不是三姓家奴?呂布的千古罵名究竟是怎樣造成的?他冤嗎?
三國猛將中,呂布永遠都是繞不開的一個人物,提起呂布我們又會將他跟“三姓家奴”這個詞聯絡起來,千百年來呂布都是反覆無常、不忠不義、以身侍賊的代表,這基本成了一個歷史常識,婦孺皆知,那真實的歷史上呂布是不是“三姓家奴”呢?“三姓家奴”為何又成了呂布的專屬稱謂呢?
“三姓家奴”的稱撥出自《三國演義》,這本書可以說是古代文學作品的一個高峰,羅貫中比較善於刻畫人中之絕,在他的妙筆之下每一個三國人物都足夠深入人心。《三國演義》中有最仁義的劉備,最義氣的關羽,最剛猛的張飛,最智慧的諸葛亮,最奸詐的曹操,最暴虐的董卓,最多疑的司馬懿。而反叛最多的就是呂布。
書中的呂布原是丁原的乾兒子,董卓引誘呂布把丁原給殺了並相贈赤兔馬,隨後呂布認董卓為義父,又因為美女貂蟬把董卓殺了,呂布兩拜義父又兩次弒父,再加上自己的親生父親,在《三國演義》第五回三英戰呂布中寫道:張飛怒喝一聲,
“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
三姓家奴這個稱呼就被張飛一嗓子喊了出來。從此,千百年來“三姓家奴”這個稱呼就成了呂布的專用名詞。到底呂布的這個三姓家奴成立不成立呢?我們分析一下。
一:呂布和丁原
1.首先《三國演義》裡說呂布是丁原的義子本身就有問題。《三國志·呂布傳》裡是這樣寫的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驍武給幷州。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侍”。
書中完全沒有寫丁原和呂布二人是義父子關係,只是丁原向親人一樣對待呂布。《後漢書》中也寫到丁原對呂布甚見親侍。二本書都沒有提到任何細節說呂布是拜了丁原當義父的。呂布三姓家奴的稱謂在這裡就可以被推翻,那呂布是不是不忠不義、見利忘義的小人呢?
2.丁原待呂布猶如親人,呂布卻為了赤兔馬把他殺了,就算不是義父子關係,為了小利殺死自己的老闆這也很能說明呂布的人品有問題。真實的歷史並不是這樣的。
我們先看赤兔馬的來歷,董卓相贈赤兔馬引誘呂布誅殺丁原是小說《三國演義》裡描寫的。《三國志·呂布傳》一開始就說過“布有良馬曰赤兔”,書中沒有交代這是董卓送給他的。歷史上呂布確實把丁原殺了,在殺了丁原之後董卓也確實給呂布升了騎都尉的官職,但是,這並不是董卓許以呂布高官誘惑呂布才把丁原殺了。
3.我們再看呂布和丁原的關係,《三國志》裡說了丁原擔任騎都尉,屯兵河內,他的任務是京城的防務,相當於衛戍部隊,丁原手裡有將領也有士兵兵,但是他給呂布的是什麼官職呢?“以布為主簿”掌管文書的佐力,雖是“大見親侍”,但呂布並沒被多重用,這是文官職務,呂布在丁原手下掌不了兵,帶兵打仗完全沒有機會。呂布在歷史上是個武藝高超,膽識過人的武將,丁原讓他擔任文職,那時的呂布很有可能心裡會覺得跟錯了人,對丁原有著諸多不滿,呂布擔任主簿的時候,張楊和張遼兩個人都在丁原手下擔任武將,二人的行政級別要比呂布高很多,張遼是能帶兵獨立執行任務的,拱衛京畿這種任務完全被信任,張遼在發號施令的時候,呂布在拿著筆桿子記事,這就是當時呂布在丁原手下的位置。所以呂布在丁原手下並不是《三國演義》裡描述的那樣是丁原的義子,反而感覺像是一個被受到職場冷暴力鬱郁不得志的人。
4.丁原為什麼不讓呂布擔任武官,很簡單,信不過。就算這樣,那呂布殺丁原也可能讓很多人覺得說不過去,老闆不重用就把老闆殺了嗎?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呂布殺了丁原之後把整個幷州系的軍團全部帶到了董卓帳下,整個幷州軍團竟然被一個主簿給帶走了,並且馬首是瞻,如果我們稍微思考一下也會想到這在邏輯上完全說不通,連張遼、高順這樣的名將也跟著呂布走了,他們的職位可比呂布高,而且還是實際掌兵的。二人早已是成名已久的將領,如果張遼、高順造反帶著呂布走還能說得過去。張遼和高順帶領的幷州軍團在當時之所以會有如此舉動,我們大可以猜想下,這說明呂布殺丁原這個事不是一件很邪惡的事,很有可能這件事對於幷州軍團來說是一件很正義的事,也有可能是整個幷州軍團的集體訴求,根本不是呂布自己的個人行為,呂布殺了丁原順應的是整個軍團的民心。
二:當時董卓
1. 再說董卓,董卓這個人雖然很暴虐,但是當他從西涼進京的時候確實是代表了國家利益的,他剛進京的時候野心沒有暴露出來,還追回皇帝回京,當時的董卓是一個勤王的形象,還是很正面的,董卓入宮以後誅殺宦官,打掉外戚,開始搞改革,雖然董卓是條狼,但是進京的時候是披著羊皮的,這種形象也忽悠了不少人,當時的蔡邕、何進的部下都是紛紛支援董卓的,因為他當時代表的是忠君的形象。這樣以來凡是反抗董卓的都成了叛逆的代表,當時袁紹喊著口號誅殺董卓,丁原站在了袁紹一邊,丁原跟袁紹的關係是後來公孫瓚爆料出來的,公孫瓚在跟袁紹翻臉之後向天下公佈了10條袁紹的罪狀,第一條就說袁紹在洛陽政局混亂之時讓丁原焚燒孟津,由此可見丁原跟袁紹是站在一起的。
2. 丁原進京之後又被授予了要職,當時董卓還沒有操縱政權,最有話語權的還是袁紹這邊,所以丁原的官職就是袁紹集團給的,這樣就很明顯了,反董卓就是反大漢。這就是張遼、高順為什麼看不慣丁原,反而跟著呂布投靠董卓的原因,張遼、高順本來應該站在國家的一邊起來勤王的,應該為國效力,而丁原的做法很明顯不符合他們的要求,所以派出了呂布這個代表殺死丁原,整個幷州軍團全部倒戈。這才是最符合邏輯的歷史事實。呂布殺丁原在當時看來很可能並不是什麼不義的事,而且還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援,是為民除害是正義的形象。是棄暗投明的代表,這就是呂布殺丁原的真相。綜上所看,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第一,丁原、呂布二人沒有父子關係。第二,丁原未必是在正義的一方,呂布殺丁原倒很有可能是正義的。第三,呂布的”三姓家奴“無從說起。
三:呂布和董卓
1.呂布投靠董卓以後表面上看,董卓對呂布確實很夠意思,先是拜為騎都尉,又提拔為中郎將,後來又封為都亭侯,呂布當時沒有任何的戰功,一下就封侯了,本來中郎將就是很高的職位了,周瑜、曹丕都當過中郎將,《三國志·呂布傳》裡記載,董卓
“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
《三國演義》關於這一段的記述跟《三國志》基本相同。呂布和董卓之間是有義父子的關係的。但是董卓是真心實意的對呂布好嗎?
2.董卓給呂布安排的職位是中郎將,但是正式職務是守衛中閣,作為“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呂布在董卓那裡說白了就是個看門的,也就相當於現在的保安隊長。當時關東的義軍從北、東、南三面夾擊洛陽,董卓派女婿牛輔吞併陝縣,又派李傕、郭祀進攻陳留,這才是董卓的心腹,這些人論官職論能力都不如呂布,但是這些人能帶兵打仗,呂布只能守衛閣樓沒有兵權。這就說明董卓對呂布根本不放心,把呂布牢牢的安在自己身邊盯著,呂布沒有任何屯兵的機會,董卓的高官厚祿不是給呂布的,真正給的是呂布身後的幷州軍團,董卓拉攏呂布是為了安慰幷州軍團。
3.董卓這個人生性殘暴,脾氣暴虐,做事情只要不如他心意,他就大加辱罵,甚至拳腳相向。一次,呂布因小事惹怒了董卓,董卓二話不說擲戟呂布,呂布身手敏捷才保的性命,呂布在董卓手下也是戰戰兢兢,說不定哪天又不高興自己也是性命難保。加之當時呂布與董卓的一名侍女私通(歷史上無貂蟬此名),生怕被董卓發覺,心裡始終不安,此時正好司徒王允找到呂布商量策略除掉董卓。呂布在這種情況下殺掉了董卓,呂布殺董卓是為了自保,當時呂布殺掉董卓是大快人心的事,長安城內男男女女唱歌跳舞飲酒慶祝,但是後來呂布卻背上了殺父弒主的罵名,呂布殺三國第一惡人董卓還殺出了錯,這又是為什麼。
四:呂布有點冤
1.中國傳統的道德價值觀,我們講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做兒子的殺死父親這在任何時候都是不能被容忍的。但是我們中國人還有一句話叫“大義滅親”呂布雖然跟董卓恩同父子,但是為了朝廷、為了百姓殺掉亂臣賊子,這在傳統的儒家思想道德觀念下也是可以被理解的,甚至可能更是大快人心的,呂布大義滅親被流芳百世的稱頌也是說的通的。
2.但是,很遺憾,呂布成了臭名昭著的代表,這還要拜《三國演義》強大的文學魅力所賜,《三國演義》貶低呂布是為了映襯劉關張的至高道德,《三國演義》第五回三英戰呂布,在天下英雄面前,為了突出劉關張三人作者必須貶低呂布,呂布武藝雖高,但人品低下是反覆無常的小人,反觀劉關張是三國演義裡的三絕,仁絕、義絕、猛絕,武藝高強又完全符合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兩者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一經羅貫中先生著筆劉關張三人的真英雄形象被凸顯的淋漓盡致,呂布成了襯托三人的三姓家奴。
3.再有,史書上對呂布的評價也確實不高,陳壽說過,呂布此人輕狂狡詐、唯利是圖。《後漢書》的作者范曄也說過呂布反覆無常,也就是說三國演義寫的也是有歷史依據的,《三國志》成書於晉代,傳承的是曹魏政權,作者陳壽又是蜀地人,感情上以劉備為正統,意識形態上又得以曹魏為正統,曹操、劉備都跟呂布有過糾葛,而且一度讓曹劉兩邊狼狽不堪,所以陳壽在寫史實的時候也不可能偏向呂布這邊,《後漢書》很多地方都是依據《三國志》寫的,范曄作為西晉的氏族,中原是正統的思想根深蒂固,對幷州來的呂布有著天然的牴觸情緒,他壓根不認為呂布是正統的代表,這種思想在三國之後的歷史上頻頻上演。
五:結論。
呂布不是“三姓家奴”,最多兩姓。我們如果身處三國時期,也可能會給呂布唱讚歌,他當時殺丁原、誅董卓很可能是站在正義的一方,“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這句話我們不去評判對還是不對,但歷史不可能是由失敗者書寫的這一點不容置疑,這其中有很多的感情因素和特定時期的歷史背景。總體而言,呂布這個人還是有點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