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大明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學士,領禮部尚書銜,贈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明初內閣重臣——楊溥。

楊溥

楊溥是明初“三楊”中以品性而著稱的賢臣。如果說楊士奇側重行政能力,楊榮偏向戰略謀斷,那麼楊溥則是三人中典型的老好人。一般史書夸人,實在沒什麼可以誇獎的時候,便會拿品德說事,這也側面說明了“三楊”中楊溥的政務能力,屬實一般。

但是楊溥之所以能夠進入“三楊”,原因就是君主需要楊溥這樣的人存在。除了楊溥有所謂的“雅操”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楊溥的絕對忠誠。因為忠誠,皇帝需要楊溥在核心決策圈裡有話語權;也因為脾氣好,皇帝需要楊溥在牛人彙集的內閣中充當潤滑劑,保證大明的決策機器通暢運轉。

品學兼優,卻看似出頭無望

楊溥出生於洪武五年,湖北石首人。楊家是當地的大家族,亦農亦商,家境還算殷實。據說楊溥的祖父曾先後收養了十幾個流浪兒童,並且都養育成人,助其成家立業。這麼說來,楊家素有行善之風。

到了楊溥父親時期,家族產業進一步擴大,人丁也越發興旺,這在元末亂世時,其實是非常不易的。據說楊溥父親曾經替一個商人保管千金,後商人亡故,楊溥之父主動找到商人遺孀,將銀兩還回。

明代市井

這件事說明兩點:第一,楊家人很有契約精神;第二,楊家人不差錢。史書常贊楊溥廉潔奉公,孰不知就是得益於這樣的物質基礎和優良門風的薰陶。畢竟老話說的好:倉稟實而知廉禮。

楊溥書讀得很好,26歲的時候就是湖廣鄉試的解元,次年便考中了進士,二甲第三,全國第六。這個成績是相當好了,因為客觀來說,科舉考試全國前十名,其實力相差得都不大,最終排名往往有政治因素和運氣成份的影響。

對了,這一年是建文二年,“三楊”中的楊榮也是這一年的進士,楊榮的成績是全國第五。所以嚴格來說,楊溥和楊榮是有同年之誼的,並且二人還是同歲,還一起進了翰林院做編修,當然楊士奇也是他們在翰林院的同僚。

科舉榜文(清)

封建王朝時期的官員是講派屬的,尤其以師門,鄉誼和科考年份來拉關係套近乎。所以楊溥,楊榮,楊士奇的這層關係,為以後三人一同在內閣效力,奠定了良好的人際基礎。

朱棣的“靖難”成功後,翰林院的這群年輕官員們,幾乎是第一批向朱棣表示歸順的。年輕人嘛,有理想有激情,做官時間也短,對建文帝朱允炆自然不會盡愚忠。當時翰林院一大批人得到了朱棣的重用,比如楊士奇,楊榮,解縉等人,都被朱棣選為了自己的政務顧問,也就是後來內閣的雛形。當時一共有七個人入閣,卻單單沒有楊溥。

因為楊溥走了一條和其他人都不一樣的道路:服侍東宮。永樂初年,朱棣任命楊溥為太子洗馬,侍奉東宮太子朱高熾。

朱棣

到底是成為現任君主的幕僚好,還是成為太子的心腹好?這個答案不一定。但放在永樂初年的時候,我相信你一定會希望自己能待在朱棣身邊。因為太子朱高熾的儲君之位並不牢靠。更何況朱棣剛剛即位,身體看起來孔武有力,而朱高熾卻身材臃腫,體弱多病。

有時候不得不佩服朱棣的識人之術,你看朱棣挑選的入閣七人名單,要麼有才學,要麼能幹活,成材率都極高。這也再次證明了,楊溥的能力,確實不算出眾,不然以朱棣的脾氣是絕不會屈才的。

永樂時期楊溥的事情,確實乏善可陳。因為即便是朱棣離開京城讓朱高熾監國,決策團隊也仍舊是朱棣身邊的那幾個人,太子的幕僚實在是插不上話。楊溥雖不能說是默默無聞,但比起這時楊士奇的指點江山,比起楊榮的隨駕出征,確實是暗淡很多。

明代官員

但楊溥有自己的路要走,因為很快他就會遇到自己仕途上最大的一次磨練,而這次磨練也將成為他日後入閣成為幾代君主近臣的重要政治資本。

十年一劍,用苦難搏出未來

永樂十二年,朱棣北伐歸來,朱高熾因為迎駕遲緩,惹怒了朱棣,再加上漢王朱高煦的煽風點火,朱棣決定好好敲打一下太子朱高熾。最直接的法子,就是對東宮的人下手。楊溥被關進了錦衣衛的詔獄。

朱棣的發火不是沒由來,因為他最大的顧慮就是怕有人架空他的權力。朱高熾常年監國,又有東宮之名,朱棣其實是忌諱的。朱棣要敲打兒子朱高熾,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在找茬,可偏偏這種事情誰都不能說破。朱高熾本來就對自己老爹有心理陰影,現在東宮的幕僚被問罪,朱高熾更是一句求情的話都不敢說。

朱高熾

從永樂十二年入獄,到永樂二十二年朱高熾登基被赦免,楊溥在詔獄待了整整十年。錦衣衛詔獄,明代無數朝臣的夢魘,楊溥又是因為皇帝的震怒而進去的,其待遇是可想而知的。

這十年,對楊溥來說,是失去的十年。十年間,楊溥的長子,兩個弟弟相繼去世,家中產業凋零,孤兒寡母難以為繼。楊溥仕途中斷,前途未卜,朝不保夕。這十年,也是楊溥收穫的十年。因為楊溥在獄中仍然刻苦讀書,不孜不倦,把經書典籍都通讀了數遍。

在監獄裡讀書,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在能夠放下對第二天命運未知的恐懼,全神貫注到閱讀之中,並且鑽研有悟,這樣的心態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了。以致於當時詔獄裡的獄卒和犯人,一度以為楊溥精神不正常,而楊溥卻總樂呵呵地勸獄友們要平常心。

古代牢房

楊溥是怎麼做到的?我的理解是因為他對太子朱高熾的忠誠。與當建文帝朱允炆的臣子不同,楊溥從永樂初年就來到了朱高熾的身邊,陪伴了朱高熾十餘個年頭,二人建立了深厚的主僕之情。此為義。朱高熾雖然地位不穩,但畢竟有太子之名。太子是什麼?是國本。服侍國本就是對朝廷盡心,對百姓盡職。此為忠。

楊溥心裡一定是有一份堅定的信念,相信自己是在替太子受過,是忠義之舉,並沒有什麼可以遺憾的。儒家士大夫的文化信仰,有時候是可以給人無比勇氣的。

對於楊溥而言,他進了詔獄只有兩個結果:要麼生,要麼死。如果身死,一切無須再提;如果是生,不論是官復原職還是罷官充軍,只要朱高熾還是太子,楊溥知道自己終會再度被啟用。而是生是死,其最後的結果全在朱棣的一念之間,楊溥和朱高熾都無法左右,既然如此與其惶惶不可終日地等待,倒不如為了以後再度啟用而做準備。

故宮

那麼就讀書吧,唯有讀書,既能安定雜亂的心緒,又能提升自身的素養,賭一個來日可期。

我相信朱棣一開始肯定有殺楊溥之心,因為他連大才子解縉都能殺,楊溥的才學比之解縉又如何?說到底,楊溥在朱棣眼裡終究只是兒子身邊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但當他聽說楊溥在獄中勤勉讀書的時候,朱棣開始陷入了沉思。他發出了兩道旨意:繼續關押楊溥,善待楊溥。

這個時候的楊溥是不幸的,因為在朱棣的有生之年,他將要把牢底坐穿,難有出頭之日;同樣他也是幸運的,因為朱棣讀懂了他的忠義,並決定把他留給自己的太子。至於其他的事情,就看楊溥自己的造化了。

明代皇帝出巡

同樣讀懂楊溥的,還有太子朱高熾和皇長孫朱瞻基。楊溥用十年的囚徒生涯,換來了父子兩代君主的投桃報李。

苦盡甘來,以時間來證其才

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在北伐歸途中駕崩,同年八月太子朱高熾登基即位,是為明仁宗。楊溥也終於迎來了人生轉折點。

朱高熾一登基,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楊溥放了出來,登基第三天便授予楊溥翰林學士的官職。這個時期,楊士奇,楊榮等人已經久在內閣,論資歷經驗,楊溥是遠遜他倆。但朱高熾是念著楊溥好的,建立了一個弘文閣,讓楊溥來主導閣事。

朱高熾

弘文閣是明初存在時間非常短的一個機構,甚至我們在正史裡沒有找到這個機構的明確職能。從實錄中朱高熾和楊溥的一些談話中,我們才隱隱知道弘文閣大概有兩項特定的職責:負責經筵蒐集民間情報

所謂的經筵,你可以理解為皇帝和大臣的政治學習會議,明代相當長一段時間,經筵都是由內閣閣臣和翰林院主持的,研討的東西往往都是切合時局的。而蒐集民間情報,似乎又有點諜報性質。

那我再告訴你,弘文閣的成員,包括楊溥,很多人是持有密章的。所謂的密章就是能夠直接給皇帝上密疏,除皇帝之外其他人都不得開啟。

說白了,弘文閣在職權上,和內閣,錦衣衛是有部分重合的。

故宮

朱高熾為什麼要創立弘文閣?我覺得皇帝是想組建一個獨立的系統,獨立於現有的官員和機構,一個完全聽命於他的班底。因為即便朱高熾監國多年,朝堂上留下來的也基本是朱棣的老人,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朱高熾在“去朱棣化”。而為朱高熾坐了十年牢的楊溥,無疑是朱高熾最放心的主事人選。

如果不出意外,假以時日,弘文閣很可能會發展成一個龐然大物,甚至能夠與內閣分庭抗禮也未可知。可惜朱高熾天不假年,在位僅僅一年便駕崩了,而繼任者顯然並不看好弘文閣。

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熾駕崩,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同年,罷設弘文閣,楊溥升為太常寺卿,被朱瞻基納入了內閣。

朱瞻基

朱瞻基撤銷了弘文閣的理由也很簡單,老爸朱高熾走得太突然,自己還沒有組建成熟的班底,不管是弘文閣還是內閣,都是老爸和爺爺的人,用起來沒什麼區別,就不用多此一舉弄個弘文閣這麼“不倫不類”的機構出來。

但內閣裡又都是爺爺輩的老人,那所幸把楊溥放進內閣裡去,起碼楊溥為父親坐過牢不是,是值得信任的。這麼說來,楊溥的一場牢獄之災,的確為他日後的政治前途,助益良多。

但即便在宣德初年楊溥入了閣,在官職上依舊屬於後起之秀,在內閣也沒什麼話語權。再加上中間楊溥因喪母回家守制四年,所以我們在宣德年幾乎沒有看到楊溥有什麼作為。

明代官員

到了宣德九年,楊溥由太常寺卿升為了禮部尚書,仍以學士身份在內閣當值。當然,這個禮部尚書是虛職,有頭銜有俸祿,但沒實權。第二年,朱瞻基駕崩,九歲的明英宗朱祁鎮即位。

朱瞻基是在宣德十年正月初駕崩的,同月十五日,內閣的老前輩蹇義病故,此時內閣只剩下了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

到這個時候,“三楊”內閣正式成型,楊溥也終於和楊士奇,楊榮並駕齊驅了。為了走到這一步,楊溥比其他兩個人多花了整整二十年。

忠孤廉潔,其地位無人可撼

三楊的分工其實很明確,楊士奇總領全域性,楊榮主打軍政要務,楊溥主要是抓文化工作。 楊士奇後來是變得越來越油膩,越來越老油條;楊榮能幹活,但脾氣也大,直來直去容易得罪人;偏偏是楊溥,性格好,脾氣也能忍,有時候下面的官員衝撞了楊溥幾句,楊溥也是一笑置之,並不介意。

史書說楊溥走路的時候都低著頭沿著馬路牙子走,平時也沒什麼社交活動,還特別強調一句楊溥這個人沒城府。

明代官員

一個官居正二品的大學士,在內閣當值的禮部尚書,要是說沒城府,我是不信的。不管“三楊”如何能幹,如何有威望,畢竟是牢牢控制著內閣,總有眼紅的人。要是沒城府,早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楊溥的所謂沒城府,在我看來更像是一種政治姿態。楊溥只傳達一個意思:我是皇帝的臣子,除此之外,不是你們的朋友,更不是你們的派系領袖。這個姿態是要傳達出去的,當時英宗年紀小,那麼只能傳達給一個人——太皇太后張氏。

老太后是個洞察世事的老太太,畢竟是朱棣的兒媳婦,現在她的孫子做了皇帝,老太后的政治份量可想而知。當時宣宗駕崩後,內閣其實是希望老太后出來“垂簾聽政”的。但老太后以後宮不得干政為由,婉拒了,一心一意扶持自己的孫子。

太皇太后 張氏

但老太后真的就不幹政?並不是。

當時朝廷的大事小情,都是由內閣擬好建議,然後統一轉呈給老太后過目,老太后這說沒問題,政務才能具體交給六部施行下去。

如果你仔細看史書裡描述,你會發現老太后經常找“三楊”談話,但和楊溥聊天的時候,內容總是回顧永樂年的革命友誼。老太后是朱高熾的媳婦,自然知道楊溥當時為自己丈夫受了多少委屈,兩個老人總是聊著聊著就一起抹眼淚。

這是真正對自己人說的話。對於老太后而言,皇帝年幼,她需要楊士奇的政務能力,需要楊榮的判斷力,更需要楊溥這樣的絕對忠誠。

故宮

楊溥的沒城府,老太后看懂了,楊士奇和楊榮也讀懂了。所以即使在“三楊”內閣中楊溥的存在感並沒有這麼高,即使楊溥在政務上並不時常發表見解,更多的是默默做事,但誰都不敢輕易得罪楊溥,因為說白了楊溥是皇室在內閣的線人,是皇室最信任的人。

而楊溥除了對皇帝的絕對忠誠外,偏偏個人品德也非常高尚。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楊溥的兒子向楊溥告狀,說自己路過江陵時,江陵知縣範理對自己招待不周。之後楊溥暗中考察了範理,發現其品行皆佳,居然推薦其升任為德安知府,之後是福建右布政使,貴州左布政使,甚至是南京工部侍郎。

而範理在楊溥為官之時,從不向楊溥登門拜謝,直到楊溥去世後,才悲痛大哭。此事一時傳為佳話。

朱祁鎮

一般來說,官做到楊溥這個份上,多少總有些把柄在,攤子畢竟大了,不可能面面俱到。後來王振要打壓“三楊”,就是從三人的親朋好友中去找突破口。楊士奇,楊榮多少都受到了影響,楊士奇更因為兒子犯法的事情威望盡失。

可偏偏就是楊溥,王振費盡心思,就是找不到突破口。後來楊溥更絕,直接讓自己的兒子辭官回鄉,自己隻身留在朝堂之上,為的就是堵住世人的嘴。

我們在發掘楊溥墓的時候,開啟棺槨,最後只發現了楊溥的隨身衣物以及一個錦袋。當考古人員興奮地開啟錦袋時,卻只發現了楊溥老年時掉落的六顆牙齒。

封建王朝位極人臣的官員,能夠簡樸如此,確實令人感慨頗深。

結言

正統五年,楊榮病故;正統七年,太皇太后張氏薨;正統九年,楊士奇離世。從正統十年開始,隨著英宗的長大和王振的跋扈,楊溥其實已經漸漸獨木難支了。最明顯的就是皇帝有時候召開內閣會議,卻獨獨不讓內閣首輔楊溥參與,並美其名曰照顧其年邁。

三楊

正統十一年,幾次主動提出辭呈而未獲準的楊溥,終於病逝在任上,享年七十五歲。隨著楊溥的駕鶴西去,也宣告了大明一個時代的完結。從此以後,我們很難再看到明初君臣一心的和睦場景,取而代之的是皇帝和大臣,宦官與大臣,大臣與大臣,永無休止的政治鬥爭。

也就在楊溥逝世後的第三年,“土木之變”爆發了。從某種角度來說,這裡面也許真的存在某些因果之說吧。

一家之言,聊以解悶。

2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嫪毐是誰?是秦始皇的什麼人?為何說他的死是統一六國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