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太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此為清末大太監李蓮英的真實照片

今兒咱說點好玩兒的,輕鬆不累的。太監,我們都知道,古裝影視劇少不了的人物。太監俗稱閹人,閹就是閹割的閹。

太監就是皇宮裡的男性服務員,但是這些男性服務員全部割了男性外生殖器。但是男性內部生殖系統沒割,因為當時沒那技術,不能做開腹手術。如果當年技術條件允許,應該會把男性的所有性器官包括睪丸,輸精管,外生殖器等等全部割掉。

我們看古裝劇,幾乎每一部古裝劇裡,都有太監的身影,因為只要有皇帝或者皇妃 娘娘 宮女 皇后的戲裡,就必有太監。

太監其實就是皇宮裡的奴僕,叫奴隸也可,基本上屬於皇家的私產,太監自己應該說不具有獨立人格和產權。

太監被割掉生殖器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你再有本事,你再牛,但是你傢伙兒沒了,你也爬不了居住在皇宮內院的包括皇太后 皇后 貴妃妃子 宮女等所有女人的床了。

因此在皇宮內,純爺們兒男的就一個,那就是皇帝。女性好幾千,所謂之後宮佳麗三千。而介乎於不男不女的太監少則幾百,多則幾千。

因此說太監就是皇宮的僕人,中國古代各個時期,對太監的稱呼也不一樣,比如有叫閹官的,就是閹了了官員,閹不就是割嗎?割掉雞雞的男性,就叫閹官。

太監,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職業稱呼不同,因為我們離清末最近,因為我們對太監這個職業的瞭解,也大多來自清末,最著名的就是清末慈禧太后的大太監李蓮英,官居二品,他也是有清一代品級最高的太監,餘者按著大清之祖律,太監不可超過四品。

太監是“太監”最正式也是最尊重最上檔次的一個稱呼了,次之則是宦官。您可看準了,宦官和官宦可不是一個意思啊。官宦指的是當官的人家,這叫官宦。而宦官專指閹人,即割掉男性外陰生殖器的皇宮僕人。

太監除了閹人、閹官、宦官之外,還有比如寺人、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內監、伴伴等等。

第1:其實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太監,比如說前文提到的清末李蓮英,小李子對吧?服侍慈禧數十年,深得慈禧的重用和喜歡。

第2:大明永樂年間,永樂就是朱棣皇帝的年號,下西洋的鄭和,鄭和本名姓馬,外號馬三寶,即三寶太監,也做“三保太監”。

第3:再比如大明太監魏忠賢,人稱九千歲,皇帝萬歲,一個太監九千歲,荒唐吧。

大明太監,九千歲魏忠賢

第4:還有如造紙的蔡倫,這個上學都學過對吧?告訴你紙是蔡倫發明的,但是沒告訴蔡倫15歲入住洛陽宮為太監。

第5:史書家史學家司馬遷,雖然不是職業太監,但是因為“李陵事件”和皇帝犟嘴,漢武帝直接命令割了司馬遷的棍子,從而司馬遷成為無槍史官。就因為司馬強觸怒龍顏,被漢武帝宮刑,也叫腐刑,意思一樣,都是割掉男性外生殖器。從而讓一個先後任太史令、中書令的朝堂正經官員成為了撰寫史書的太監。

我知道這段有爭議,會有無數人說司馬遷不是太監。為了不引起爭論,我在這裡鄭重承諾,司馬遷是史學家,是朝堂官員,不是太監 不是太監 不是太監(沒辦法,這年頭槓精太多了)。

第6:再有比如有名的大明萬曆年間的秉筆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在他的支援下,才有的張居正新政。我住的附近北京紫竹院公園內有一塔的基座,就是當年馮保在京的家族廟宇裡的塔。只可惜現在【寺廢塔頹遺古蹟,鳥歡魚躍頌新風】了。

第7:還有一個更有意思宦官,即假太監嫪毐,關於秦始皇的電視劇裡少不了的人物。嫪毐這倆字很多人不認識,讀音“澇矮”。嫪毐是假扮太監進的宮,專門伺候秦始皇的母親趙姬的,結果給秦始皇同志伺候出倆同母異父的親弟弟。

嫪毐最終,被秦始皇車裂而死,由此可見秦始皇對他真可謂是恨之入骨。嫪毐對秦始皇做了中國人罵人最常罵的一句話,那就是槽旎瑪,你懂得。

第8:高力士,估計大家都熟,從武則天過渡到唐玄宗李隆基時期的宦官,他那時候不叫太監。中國民間說書唱戲最著名的選段就是“高力士脫靴”,就是給李白脫鞋。

其實高力士脫靴,到了唐末,就成對不上號的玄之又玄的傳說了。晚唐詩人,大和尚貫休曾有詩云:

玄宗致之七寶床,

虎殿龍樓無不可。

一朝力士脫靴後,

玉上青蠅生一個。

紫皇殿前五色麟,

忽然掣斷黃金鎖。

五湖大浪如銀山,

滿船載酒撾鼓

貫休和尚大約生於823,卒於912年。李白大約生於701年卒於762年,享年61歲。您看看貫休比李白,晚了122多年。因此前輩的高力士給李白脫靴的事兒,已經被傳的神乎其神了。

第9:大明朝最能出奇葩太監,這個人,不得不說,因為他為了一己之私利,竟然讓皇帝當了俘虜。此人就是王振,大明第六任皇帝明英宗朱祁鎮時期的司禮監掌印太監

【土木堡之戰】,這是大太監王振攛掇皇帝朱祁鎮御駕親征瓦剌(蒙古騎兵),其實皇帝啥也不懂,王振就是號稱20萬大軍的最高主帥。結果就在今天的張家口懷來縣境內的“土木堡”,大明皇帝之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人活捉,大明的號稱20萬大軍全軍覆沒。

結果王振的“功”也沒立成,自己被樊忠殺死,時任英國公的張輔和時任兵部尚書的鄺埜等全部戰死。大明皇帝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人活捉之戰,史稱為“土木堡之變”或者“土木之變”。

到這兒,事兒可沒完,還有更奇葩的呢。那就是朱祁鎮被抓後,他的弟弟朱祁鈺登基稱帝,即明代宗景皇帝。

後來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人放回,被時任大明第七任皇帝,即自己的親弟弟朱祁鈺囚禁,8年後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成功,自己又成功當回了大明的第八任皇帝,反而又囚禁了前任“老皇帝”,即自己的親弟弟大明的第七任皇帝朱祁鈺。

不久之後,前任皇帝,即朱祁鎮的親弟弟明景帝朱祁鈺離奇死亡,卒年29歲。

朱祁鎮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兩次就任皇帝的皇帝,大明第六任皇帝和第八任皇帝都是他,他弟弟在中間夾著第七任皇帝。而所有的這一切,皆源於一個叫王振的太監。

真的,王振真的是太牛了。

第10:還有一個人不得不提,因為太監在中國多是名聲不好,大部分是奸臣。因此說在中國歷史上“忠臣”的太監不多,但是大明最後一個皇帝即崇禎皇帝朱由檢的太監王承恩,陪葬於明十三陵,他也是有明以來,唯一一位陪葬在黃帝陵的太監,而且是陪葬在皇帝身邊的太監。

簡短截說,李自成打進北京,馬上就要進皇宮,崇禎皇帝在皇宮內殺了自己的女眷,包括皇后貴妃公主(女兒)等等。殺完人以後,崇禎皇帝走出皇宮來到煤山(今天的景山),上吊自殺。而陪同崇禎皇帝自殺的,就是王承恩。

我個人估計,王承恩幫助崇禎皇帝完成自殺之後,自己才自殺的,意思是我陪著你一起死。因此按著中國古代哲學思維,王承恩這可謂是忠義也。

關於中國的宦官制度,起源於先秦時期,但是《詩經》、《周禮》、《禮記》中都有關於宦官的記載。而且周王朝時期的大周以及各諸侯國,也大都設定了宦官。

說了這麼多,那麼中國的太監,到底是怎麼來的呢?是從哪朝哪代開始的呢?在中國的典籍中,最早出現太監的是《春秋左傳·僖公二年》,裡邊提的一個人叫“寺人貂”,他是齊桓公的寵臣。按著今天的解讀,他就是“寺人”,即“侍人”侍候大王的人,即閹人,其名為“貂”,“貂”是他的名字。

現在大部分學者的認知,太監首先出於齊桓公時代的齊國,而且閹割是自願的。意思是大王,我願意為您服務,而且我連“傢伙兒”都沒有了,您儘管放心用我,我綠不了你了。您琢磨吧,皇帝或者大王肯定喜歡用這樣的人,而且一勞永逸,永遠解決,永無後顧之憂了。

其實中國的太監,很早以前就開始了,但都史上無名。中國有名有姓的太監,一不是趙高,而不是嫪毐,他叫豎刁。時年齊桓公還處於姜小白時代,豎刁本身不是太監,但是為了討好齊桓公,自己給自己自宮,從而成為了太監,齊桓公當然高興了。因此豎刁,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名有姓的太監。但是,此無太多史考也,咱也不較真兒。

因此說,當初之閹割大部分屬於自願,因此我們今天一直用太監來侮辱人,意思是你自宮啊 ,你自己割的自己,活該。就是罵某些人心甘情願地甘願為奴自願當奴才的意思。

其實關於閹人,還有更古老的說法,即來自西亞和古埃及,比中國早至少七八千年,甚至一萬年都有。

我們現在的初步認知,最早的閹人,不是服務於國王君王或者皇帝,而是服務於祭祀,服務於神,即祭司官。

其實在古埃及,國王不是神,而是神的代理人,但是法老本身就是神。祭司官員首先是服務於神,然後逐步地也服務於君王君主了,即服務於神的代理人皇帝或者君主大王等。

而服務於神的祭司官為何要自宮,這個現在沒人能說的清楚。我個人認為,應該是為了更純潔更純淨,說的那啥點,為了更乾淨吧。也是為了表現出對神的最大尊重和尊敬,因此祭祀神的人都沒有“傢伙兒”了,理論上也就沒有性意識了,也就不存在性幻想性惦記和性慾望了。可能神更喜歡純淨 潔淨的東西吧,因此祭祀人員需要淨身,這是對神最大的尊重和最高的虔誠!

至少我是這麼理解的,我認為,就是這原因。

19122020於京

38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慕容氏帝王世系:一個家族開創五個國家,數百年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