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后妃住的房子叫椒房,所以就用花椒磨成粉活在泥土裡蓋房子用,一來花椒可以驅趕小蟲子,二來花椒還有一股芳香。
更主要的是花椒多子,有美好的預兆。詩經裡說“椒蓼之實,繁衍盈升“多麼美好的寓意。
古人過春節的時候還有喝椒酒的習慣,不但美味而且吉祥。
殊不知,這麼美好的植物,背後也有令人恐懼的一面。
最近讀了一本書《帶著花椒去上朝》,說的是利用花椒殺人的事,很是有趣。
花椒可以殺人,而且古人經常使用。
北魏的時候,齊州刺史高遵被魏孝文帝賜死,他就是“引椒而死”。
魏孝文帝臨死前要殺死自己的第二任皇后馮氏,就是喂她吃花椒,乃“含椒而盡”,含著花椒就死了。
北周滅北齊,先封了北齊投降過來的皇族一個官員,一年之後找了個藉口就把他們全殺了,殺他們的方式還是花椒。“皆以椒塞口而死。”
……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你說這裡的椒是花椒,而不是辣椒。
這是因為辣椒在明朝才傳入中國,上面的事發生在南北朝期間,那時候的人們都沒聽說過辣椒這個物種,所以上面的椒只能是花椒。
再來看兩個案例。
一個是東漢的,漢靈帝即位之初,太傅陳蕃與大將軍竇武謀劃除掉太監,結果被太監反殺。竇太后也被軟禁,竇太后死後,太監們竟然不打算讓她和漢桓帝合葬。當時的太尉李鹹想要上朝去和太監理論。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他將一罐花椒碾碎成粉,與自己的老婆孩子訣別:“如果太后不能和先皇合葬,我就死在朝堂上。”
很顯然,他用來死在朝堂上的工具便是這一罐花椒粉。
還有一個故事也是東漢的。
漢桓帝的時候,侍中刁存有著很嚴重的口臭,上書奏對經常搞得皇帝很不舒服。漢桓帝就賜給他一包雞舌香。
這是一種香料,外表看起來是紅褐色小黑籽,含一粒到口中,舌頭上麻辣麻辣的。
刁存把這東西當成了花椒,以為皇帝賜給他毒藥,回到家就和家裡的人告別,準備自殺。
幸虧家中有人認識這是雞舌香,這才虛驚一場。
從這個故事可以猜出來,用來殺人的花椒是花椒籽,而非花椒本身。
漢朝的《別錄》就說花椒籽:生溫,熱寒,有毒。 太熱,有毒。
唐朝的《藥性論》上也說“味苦辛,有小毒。”
但只是有小毒,這要吃多少才能吃死人啊。
當然有毒的不一定是花椒籽,而是花椒的辣味本身。
為此我做了一個試驗,吃下幾粒花椒(不帶籽),脖子稍微有點難受,有種上不來氣的感覺。趕緊多灌了幾口涼水,這才好了。
上網搜了搜,還真有人跟我一樣。
這說明,吃花椒並不是有毒把人毒死的,而是花椒刺激氣管把人憋死的。
《本草綱目》還真有“食椒閉氣”的說法。
但是還要說回來,那得吃多少花椒才能吃死人?
這個實驗我當然不敢隨便做。
不過我認為,這要根據不同品種的花椒來說,而古人用來殺人的花椒肯定是一種專門的花椒。
《金匱要略》就把矛頭指向了蜀椒,專門提到:蜀椒閉口有毒。誤食之,戟人咽喉,氣病欲絕。或吐下白沫,身體痺冷。急治之方。肉桂煎汁飲之。多飲冷水一二升,或食蒜、地漿;或濃煮豉汁飲之。並解。蜀椒味辛辣,性熱有毒,閉口者其毒更勝。
不但提到了花椒品種,還提到了花椒的特徵:閉口。
主要就是讓人上不來氣,口吐白沫,身體麻痺發冷。
看來古人為了殺人是專門蒐集這種花椒,用來處決人犯。
當然普通花椒可能也有這功效,但是毒性不夠那就靠量來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