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同時代的孫子成名稍早20餘年,孫子在吳,范蠡在越,孫子自齊國來,范蠡從楚國去,這是有趣兒的事,反應出中華民族“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心胸與中原文化於春秋時早已融合的社會現實,至戰國之秦,商鞅、張儀、範睢、李斯等莫不是“外國人”。
孫子說:“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想當年,孫子與范蠡不曾謀面,二者也沒在吳越之戰中對壘,但是,范蠡聽聞孫子兵法的可能性很高。
其一,二者治兵思想相近,皆主張“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其二,孫子於公元前506年大破楚國時,范蠡一定知道此訊息,因吳越相鄰,且前後衝突50餘年,楚國也不斷聯越抗吳,而此時范蠡已在越國5年之久,他於公元前511年攜文種入越。
問什麼吳、楚不睦,而楚越相歡呢?當時形勢,主要是晉、楚兩大國爭雄中原,晉與吳都是姬姓,晉國首任國君為武王之子,吳國創始人吳太伯,乃是文王姬昌的伯父,也就是武王祖父的大哥,所以兩國血緣密切,而晉、楚弭兵大會後晉國以吳為“代理人”不斷襲擾楚國,也就順理成章了。而楚、越則不同了。應知,周文王是羌人,而楚人最早居住在河南東部,與越國先祖是近鄰,秦國與越國祖先都是鳥夷人,都姓贏,生活在山東一帶,經周公東征後,楚、秦、越皆做鳥獸撒,故此,楚、越有些“同病相憐”。
回來繼續探討范蠡和孫子,即便英雄慕名,范蠡也不會學到《孫子兵法》的,那時的印刷術還沒有發明,書籍是無法流通的。事實上,范蠡求學於河南辛文子,號計然,留下“計然七策”,不僅通權謀,且精於商道,范蠡用其策振興經理,使越國走上富國強軍之路。
其三,二者的處境相似。吳國之於楚國,實在是個弱小之國,而越之於吳亦然,他們先後以弱克強,成為春秋末期霸主。其發展路線和韜略相近,都是在埋頭苦幹中刻苦奮鬥,安民和眾,整軍經武,並在敵國內部虛弱時發動進攻。楚國的虛弱是因其主昏臣昧,耽於逸樂;吳國則是好大喜功,用兵四方。范蠡“將欲取之,必固與之。將欲翕之,必固張之”而實現其“避實擊虛”之策略。
其四,孫、範二位的修身之道相近。孫子在吳破楚之後,見闔閭貪戀楚之繁華而不復進取,知其無大志,則功成身退。范蠡也知勾踐“可共患難,不可同安樂”,也在展現才華、實現抱負後,退隱山林。孫武在前,范蠡在後,有可能范蠡是效仿孫武的修為。
其五,二人行事之堅決也是並駕齊驅。孫武指揮吳軍兵臨楚都,其意,必破楚都以絕後患,果然經五戰五勝而入郢城。范蠡圍困夫差於姑蘇山,縱你百般示弱,也要斬草除根。
然而,畢竟孫武的“兵法十三篇”已成為不可逾越之高山,范蠡知趣,在事功達成之後,不在兵法上做文章,“為他人做嫁衣裳”,而走上商業致富之路,傳下“商道十二則”,為後世尊為“商聖”。
當世,以發展經濟為主流,但同時,“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憂。”。范蠡兼具商道與兵法,實為一學習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