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是位於中歐的一個內陸國家,與德國,奧地利,波蘭,斯洛伐克四國接壤。公元6世紀,斯拉夫人開始在此地定居,870年建立波西米亞公國,1002年起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諸侯國。1198年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升格為波希米亞王國。其首都布拉格在14世紀末曾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中心。
1419-1437年,捷克地區爆發了反對羅馬教廷和德意志貴族的胡斯運動,史稱“胡斯戰爭”,以當時的宗教領袖胡斯命名。這不僅是捷克地區的宗教領袖們抨擊虛偽的天主教,推行宗教改革的結果,也是捷克人民反對君權壓迫,追求獨立的要求。
一,背景
15世紀,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封建主義走向崩潰,作為中世紀封建統治精神支柱的羅馬教廷亦開始衰落。這一時期,宗教改革的先聲已經開始在基督教世界中漸起。公元十五世紀初,以胡斯為首的宗教改革家批判天主教會,主張實行宗教改革。1412年,羅馬教皇派人到捷克販賣贖罪券,此舉受到胡斯等人的尖銳抨擊。布拉格群眾舉行抗議示威,遭到鎮壓。1415年7月6日,康士坦斯宗教會議處死胡斯。這是波西米亞地區第三位被處死的宗教領袖。
胡斯被處死後,民眾為了紀念他,走上了塔布爾山,上山運動開始,此地也成為日後胡斯派的核心。波西米亞(捷克)國王瓦茨拉夫四世此時駕崩,捷克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局面。
而另一邊,塔布爾山的民眾在傳奇軍事將領楊傑士卡的率領下,於比爾森以400農民戰勝2000重灌騎兵,首戰告捷。捷克農民戰爭拉開序幕,傑士卡率領的軍隊被稱為胡斯派軍隊。
二,傑士卡重創十字軍
□布拉格保衛戰
1420年1月至3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孟在伏羅茨拉夫召開了神聖羅馬帝國會議,會議上宣讀了教皇馬丁五世發動十字軍討伐胡斯派的詔書。之後西吉斯孟皇帝立即組成了以德國封建主為核心的十字軍。
1420年4月,皇帝率領10萬大軍入侵捷克,在七月圍攻捷克首都布拉格,但最終卻演變成了一場大潰敗。
7月14日,皇帝的軍隊對布拉格發動總攻,但防守維特科夫山的部隊有力地阻擋了十字軍。原因是該山位於布拉格城東,早已周密地構築了防禦工事。在皇帝軍隊到來的時候,守衛維特科夫山的軍民依託工事,擊退了優勢敵人的瘋狂進攻,傑士卡在危急關頭出現在前線,敵人發動多次進攻,卻沒有半點起色。在胡斯軍反擊下,敵人大敗而逃,就這樣,胡斯軍取得了第1次反十字軍的勝利。在這場戰役中,火炮以及火器的應用規模前所未有。雖然以後世的眼光看,揚·傑士卡的戰術存在一些缺陷——他沒能組織火力線,也沒有使用縱隊戰術,但對於帝國軍隊來說,胡斯軍無疑是前所未見的對手。
□對壘十字軍
傑士卡設計了一支常備軍,由步兵、騎兵和炮兵組成,首創以車載兵和戰車工事對付敵重灌騎兵的戰術。作戰時,數十個車組編為一個“戰車隊”,情況需要時,戰車相互聯結。形成戰車工事,保護士兵不受重灌騎兵的襲擊;他們在野戰中大膽機動,勇猛進攻,並大量使用輕炮兵;集中使用兵力,重視各種協同動作。
1422年1月,在庫特納戈拉和涅梅茨卡布羅德附近,第2次十字軍遠征部隊又被殺得大敗;1422年11月,胡斯軍2.5萬人在烏斯提附近,擊敗了第3次十字軍遠征部隊主力——7萬餘騎兵;接著,1431年在多馬什裡茨附近,胡斯軍又擊退了第5次十字軍遠征軍。胡斯戰爭的影響波及德國,對整個歐洲都產生了強大震撼,而傑士卡之名也隨之響徹四方。
但在1424年,於徵討摩拉維亞的過程中,已經失明的傑士卡身患鼠疫病逝,這位傳奇將領享年64歲。塔布爾派計程車兵悲痛欲絕,稱自己為孤兒(sirotci)。而在傑士卡去世後,由大普洛科普繼續指揮胡斯軍。
□轉守為攻
公元1426年至1431年,神羅皇帝西吉斯孟不甘心失敗,又發起了第四、第五次東征。但大普洛科普繼承併發揚了傑士卡重視炮兵和重兵圍剿的戰術。1426年6月份,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被大普洛科普誘敵深入,一萬精銳被殲滅,繳獲大量戰利品。
同年8月底,大普洛科普第1次率軍圍攻境外奧地利的茨威特爾城,殲敵數千名,這表明了胡斯軍已經轉守為攻,把戰爭推向敵人的統治區。在大普洛科普率領下,胡斯軍於1427、1428年先後進軍匈牙利和西里西亞,並遠征德國的薩克森和法蘭克尼亞等地,攻抵波蘭和波羅的海沿岸。這一反攻戰略,不僅徹底打退了第4、5次遠征,而且大大增強了胡斯運動的影響。
三,悲壯落幕
□分裂與背叛
之後,胡斯黨人分裂為聖盃派和波布林派,也稱作溫和派和激進派。聖盃派厭倦了戰爭,恐懼於波布林派平等主義主張,準備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談判退出。波布林派成了聖盃派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昔日的盟友最終拔刀相向,而羅馬教廷和皇帝看到無法武力消滅起義,準備採取內部逐個擊破的策略。
1432年1-2月,在巴塞爾宗教會議上,天主教與聖盃派秘密談判,聖盃派準備背叛波布林派。
1432年5月,在天主教會和皇帝的支援下,聖盃派在利帕尼與波布林派進行了會戰。聖盃派出動了步兵2.5萬,騎兵數千人,戰車600輛,而波布林派只以步兵1萬,騎兵800和戰車360輛迎敵。聖盃派以優勢兵力佯作強攻,繼而退卻,大普洛科普判斷失誤,把敵人假動作當作潰逃,向敵人猛烈地撲去,自己的戰車工事防禦解體了。
這時,敵軍騎兵突然攻擊波布林軍的側翼,並襲擊了幾乎毫無防禦的營地,波布林騎兵將領恰克率領騎兵臨陣脫逃,導致全軍潰敗;大普洛科普等陣亡。利帕尼之戰象徵著著胡斯戰爭基本結束。
□後續與評價
波布林的殘部一直堅持到了1437年,在西翁之戰中才被徹底殲滅;波布林城則維護了相對的獨立,直到1452年才陷落。
而聖盃派出賣波布林的條件就是:自由傳教、演講胡斯派基督教的福音;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妓女乞丐,只要信主,都可以在聖餐中領杯飲酒;取締神職人員的財產和世俗權力,恢復使徒式的清貧生活(清教徒特徵);對不可饒恕的重罪必須公開處罰。然而,最後得以實現的只有大家都可以在彌撒上喝葡萄酒……
捷克人民長達15年的起義鬥爭是捷克民族歷史上最為可歌可泣的一頁,它雖然失敗了,但沉重地打擊了教皇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勢力,使捷克取得政治獨立,對捷克民族文化的發展,乃至歐洲16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都有著重大影響。起義軍車載兵的創立,戰車工事的應用以及在野戰中大量使用輕炮兵,都標誌著歐洲軍事學術的新發展。此外,這場戰爭在戰術史上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