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歷史人物,每個人心目中所想象的形象都不盡相同,如果提起趙姬,你的腦海裡會描摹出一幅什麼樣的圖畫呢?
是如此這般萬種風情又妖嬈萬分的豔麗女子?
還是如寧靜這樣眉目含情又滿懷愁緒的憐人模樣?
亦或是如姚瑩瑩這般嬌媚動人又儀態萬千的溫婉樣子?
更或者如朱珠這般性感誘人、眉稍眼角處處風情的風流佳人?
想必每個人心目中對於趙姬的構圖都不一樣,但不論是哪種模樣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趙姬是一個萬里挑一的美人,而且她一生最光榮的事情莫過於生下了嬴政這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一帝。
趙姬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們從史料裡獲得了下面這張圖片:
圖片裡的佳人,看似溫婉嫻靜全然是一個羞澀又溫柔似水的文靜女子,似與淫蕩風流這些詞沾不上邊,但細看此圖我們卻不難發現,這婦人斜臥於帳中,冰肌雪膚,薄扇輕搖,身段豐腴,姿態妖嬈,卻是風流難卻的一位人間尤物。
春秋鄭穆公生有一女,因嫁與陳宣公的孫子夏御叔,因而有了夏姬這個稱謂,夏姬生得美豔動人,史稱中國第一豔后,夏姬八嫁的故事令很多人從她的人生經歷中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個女人只要足夠美,是完全可以令男人們衝破禮法規則做出一些非常荒唐甚至如周幽王一樣烽火戲諸侯的事情的。
趙姬比之於夏姬可能在美貌上差了些名氣,但她因為是秦始皇的母親,而且一生在無數個男人之間周旋,先從大奸商呂不韋后嫁秦莊襄王嬴異人,嬴異人和呂不韋為了國家和權力拋下趙姬和秦王政回秦,趙姬帶著嬴政在趙國艱苦生活六年待呂不韋扶正嬴異人後方返回秦,此間趙姬如何度日?想來也異常艱辛,她的一生,被後人評價為淫蕩風流的婦人,她的性情被人用水性楊花四個字來概括,趙姬有過無奈,她的依附於男人也曾經是無奈的選擇尚且情有可原,但她成為監國太后之後,她的所作所為是無論如何也難逃世人的唾棄。
趙姬養男寵,並且禍亂朝綱,和假太監嫪毐私通生下兩個孩子,嫪毐恃寵而驕,豢養門客,不斷壯大其在朝堂的勢力,最終竟可與呂不韋勢力相當,最終謀反事敗被秦始皇以車裂處死,與趙姬所生子女也被秦始皇裝入麻袋活活摔死。趙姬也落得個被自己兒子秦始皇幽禁的結局。
而同樣是秦國太后的宣太后,也就是秦始皇的高祖母羋月,和趙姬一樣也養過男寵,而且不止一個,與情夫義渠君私通生子,又與魏醜夫、魏冉、尚靳等人有染,宣太太后的淫亂風流並不亞於趙姬,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後世對宣太后的評價卻與趙姬全然不同,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 ,也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
趙姬和宣太后最大的區別在於,宣太后所有的行為當與國家利益發生衝突時,她都會毫不猶豫的為後者讓路,她所有的行為都服務於秦國的利益。甚至於她和義渠王的所謂愛情,也是一場政治陰謀,當義渠國威脅到秦國的利益時,羋月毫不猶豫地殺了義渠王以穩定秦國的統治,羋月對整個秦國的強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趙姬所不具備的政治格局。
有人說趙姬是戀愛腦,事實上我更認可對趙姬的另一種評價,她是一個沒有任何政治頭腦甚至於沒有家國情懷的自私女人,她考慮的只是自己的慾望,呂不韋遲遲不肯讓嬴政親政,其中跟趙姬也有極大的關係,她與呂不韋把控朝政,結成利益共同體,呂不韋為了能增加後期秦王政親政後的安全係數,以太監的名義送未淨身的嫪毐給趙姬,以使得自己從趙姬的情慾中解脫,不料趙姬全然不顧太后的身份,更不顧及自己兒子嬴政作為皇帝的威嚴,居然跟嫪毐躲至雍城,生下了兩個孩子,論威望,她在朝中不及宣太后的十分之一,論能力,她更無半點治國之策,但她以自己是監國太后的身份,沒幹幾件有助於秦國發展的好事,卻盡幹些無腦又無恥的醜事。
/>
宣太后之所以養男寵,她有能力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她養男寵是明晃晃來的,而趙姬養男寵卻還要偷偷摸摸才可以,她名為監國太后,實際上就是呂不韋的一個棋子,用來制約始皇帝而已。
趙姬最讓人難以同情的事莫過於對嫪毐的縱容,縱使嫪毐已有謀反之心,她依舊捨命相護,置自己親生兒子的皇位與名節與不顧,為了一己私慾不惜傷了母子情分,若嫪毐值得趙姬捨命相護也罷,想那嫪毐,全然不顧趙姬與秦始皇母子情分,更不顧及趙姬的太后身份,不但強姦別渭陽君的女人,還起了奪取秦國皇位的野心,無論從哪個方面都不值得趙姬如此這般袒護,而趙姬卻任由嫪毐胡作非為,這個女人,為了自己的慾望已經喪失了為國太后為人之母的底線,她與宣太后相比,全然無任何尊嚴和身份可言。她甚至與嫪毐密謀篡位,作為一個母親,實屬可恨又可悲。
後世對趙姬的評價也多少有些春秋筆法之義:
對呂不韋來說,她只是一件禮物;對異人來說,她只是一件發洩工具;對嬴政來說,她只是一個體現自己盡了孝道的工具;而對嫪毐來說,她只是一個助他擁有權力的工具。
而後世對宣太后如是評價: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犧牲色相與義渠王私通,然後設計將之殺害,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義渠,使秦國可以一心東向,再無後顧之憂,她的功勞不遜於張儀、司馬錯攻取巴蜀。
同為秦國太后,宣太后可以為國家犧牲自己的感情甚至是一切,而趙姬卻完全相反,她可以為了自己的私慾犧牲掉兒子和國家。
這就是兩個人根本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