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網路上有一批人從對滿清的不滿逐漸發展為敵視一切非漢族之朝代、文化等,進而將元、清一代稱之為“亡國”,若僅僅以漢族的角度而言,或者說以宋、明之遺民而言,“亡國”一說,無可非議。但是若將其範圍擴大,視之為整個中國的滅亡,恐怕是不可取了。然而的確不乏其人。
在我寫的《清軍入關和日本侵華為何不能混為一談》文章中,我對“元、清等少數民族是亡國,與日軍侵華並無兩樣”諸如此類的言論進行了反駁。我不知道看了文章的人有幾成是支援我的立場的,但是對這篇文章進行反駁的不在少數。以至於有文章沒看完就急著批判我的,比如單純地將“剃髮易服”或者“屠殺”等戰爭罪行視作為文明中斷的依據;有充滿了形而上學思想的,比如認為歷朝歷代沒有一樣的服飾、習俗的根據,而得出“中華文明早已中斷”的謬論;有唯心主義的,比如拒絕承認兩者的本質區別或者扭曲其本質區別而誇大其聯絡,妄言“一個成功一個失敗的區別”“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外族入侵”……。究其原因,這些人“繼承”了中國千年來的“夷夏之辨”,企圖將這個千年的“辯論”在二十一世紀再次“發揚光大”,殊不知這是邯鄲學步、東施效顰,必將貽笑大方。
“夷夏之辨”早在三代已經出現,古籍經典上也能尋找到關於“夷夏之辨”的相關內容。此後數千年來,這個爭辯因歷史的發展或激烈、或緩和,其內容也因為了符合實際情況的需要而進行過調整。從先秦的“夷夏之辨”到漢代的“華夷首足論”,從魏晉南北朝的“華夷”皆正統到唐朝的“華夷一家”,從宋代的“禮別華夷”到清朝的“華夷一體”(《從“夷夏之辨”到“華夷”一體: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的思想史考察》中南民族大學學報,段超、高元武)。但是有兩個基本點:一是文化,二是民族(“地域”)。這兩個基本點的彼此消長構築了整個中國歷史“夷夏之辨”的變化差異。中國古代人們一貫的世界觀是以中國為中心,根據地域的遠近有“五服”之分,王畿為天下之中,文化之源,而天下之中的人是華夏人,華夏之外則是“蠻夷”,因此“地域”與“民族”可以籠統合為一基本點。“地域”、“民族”兩者在先秦是“地域”比重大於“民族”的,“五服”之分就是例證,隨著時代發展,人們更願意以“民族”替代“異地”,因此先秦以後,特別是“漢”民族主體形成以後,“民族”之分代替“地域”之分逐漸成為常態。
而“夷夏之分”的兩個基本點——文化、民族,以文化作為“夷夏之分”的劃分標準顯然是歷史常態,而“民族”之分時而會替代“文化”成為劃分標準。為何這麼說?秦、楚兩國曾一度被視為“蠻夷”,兩國都處於邊陲之地,經濟文化相對落後,又與周邊的少數民族雜處,楚王熊渠甚至自稱“蠻夷”而稱王,這是為中原各國所鄙視的。其後,秦國商鞅變法,移風易俗,帶去了中原文化,歷代秦、楚之統治者爭相向中原擴張勢力,他們“蠻夷”的帽子也摘下了。 陳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中也指出:
“漢人與胡人之分別,在北朝時代文化血統尤為重要。凡漢化之人即目為漢人,胡化之人即目為胡人,其血統如何,在所不論。”
並給出例證。南北朝時期民族矛盾空前,而尚且以文化作為“夷夏之辨”的標準,現在的有些人,卻極力強調民族的異同,將大和民族的性質等同於滿族、蒙古族的性質。
清朝乾隆以後,隨著地主農民階級矛盾的加劇,民族矛盾也緊隨其後。當西方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的同時,保守派、頑固派官僚依舊以“天朝上國”自詡,認為洋人是不懂禮數的“蠻夷”。此時的他們卻忘了統治他們的滿族人是曾經被他們叫做“蠻夷”的民族,因為,這時的滿族人在文化方面和漢人已經分不出你我了。之後,“夷夏之辨”在革命派手中成為了推翻清王朝的重要理論支撐,推翻清朝和反對滿族擁有了同一個內涵——革命。當民國建立以後,革命派轉而追求民族平等、團結。
自從中國近代史開啟,“民族平等、團結”就註定會成為歷史大勢所趨,“夷夏之辨”必然只會成為一個歷史課題。然而,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夷夏之辨”似乎還在不同程度地以某種間接、直接的形式散播著,我想這不僅僅是歷史的倒退,更是每個受過良好教育之國人的恥辱。中華文化的特點是相容幷包、求同存異,這也是中華文明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有些二十一世紀的人丟棄了“相容幷包”,一味地強調“民族”的差異,將清、元視作外來之敵、亡國之痛?甚至認為日本帝國主義比清王朝“仁慈”!這類人目前看來不是幾個,而是一撮,甚至在自己的社交平臺大肆宣傳“大漢主義”,吸引了一批“忠實”的追隨者。這些人是在挑戰國家的民族政策,在挑起民族爭端,我不知道其居心何在。哪怕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一下,也不至於如此放肆吧?
我們或許這輩子做不了什麼豐功偉業,但是我想總不至於阻礙社會歷史的進步吧?當下中國需要的是和平、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追求的是各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過去受制於各種環境條件,各民族有先進落後的文化之分,然而現在需要的不再是“夷夏之辨”,更不是以“民族”為第一標準的“夷夏之辨”,而是文化的多樣性、民族的平等互助。順應歷史的發展,做個歷史的“推動者”之一併不難,只需要行動符合當下社會發展的需要,思想緊跟時代的步伐。
我的希望是,這個網路上多一個擁護國家民族政策的人,少一個借“評歷史”的招牌打出“大漢主義”的“夷夏之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