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人刻板的印象的不一樣,明朝既不是薩爾滸損失了4-5萬兵力後就開始等死,也不是損失個10-20萬兵馬、丟了幾座城池就沒了
事實上明末戰爭極其慘烈強度極高,作為一個君權空前膨脹的朝代明朝在沒有下放團練的情況下憑藉中央的力量對農民軍進行了十幾年的圍追堵截
有人詬病李自成是“流賊”,但以明朝彈壓力度之強在最後一兩年朝廷已經開始崩潰之前根本不會留給李自成安心種地發展生產的機會
第一,兵力的可怕損失
雖然現在都知道古代百萬大軍是假的,但這個“假”是體現在“沒法在一個戰場集中百萬大軍”,而不是真的上億人口的大帝國全國湊不出百萬軍隊
薩爾滸損失了4萬以上兵力,但萬曆之後啟用熊廷弼並給予其充分信任,給他調了大約15萬兵力集中在遼東,然而在節骨眼上萬歷死了,喪失支援的熊廷弼被罷官,不懂軍事的袁應泰不光敗完了這調過來的十幾萬軍隊還丟了遼陽、瀋陽這些重鎮
熊廷弼第二次上任後又面臨經撫不合,王化貞的愚蠢又丟掉了廣寧這個戰略節點(有廣寧則可阻隔後金與蒙古關係,進可威逼後金核心地帶,丟了廣寧遼西的戰略意義都直線下滑)
在此之後高達20萬左右的兵力損失+一系列重鎮的丟失標誌明朝在遼東地區全面落入下風,這還沒到崇禎年間
崇禎年間明朝在兩線作戰的兵力、人才損失有多巨大呢?光崇禎15年的松錦、朱仙鎮兩戰就損失了13+18萬兵力、崇禎16年孫傳庭戰敗身死又葬送10+萬軍隊
其實作為大帝國明朝底牌堪稱雄厚,在經歷瞭如此可怕的損失後崇禎17年為什麼崇禎敢守在北京不逃跑原因是,在崇禎的認知裡:姜瓖、唐通、吳三桂等京師周邊的將領手下仍然有十幾萬軍隊,再加上北京堅城可以完全不怕李自成
然而此時明朝政府已經崩潰在即,被崇禎寄予厚望的幾位要麼投降、要麼作壁上觀,崇禎就只能掛樹了
第二,人才的恐怖損失
如果說兵力這種顯得宏觀話,高階官員這些人才的損失就更為簡明直白
據統計光在關內的戰爭裡明朝就被幹死十幾位總兵、兩位數的總督巡撫,這些已經是帝國最高級別的武將和封疆大吏了,如果明朝是一個皇權崩潰的朝代那這些人指不定能成為曹操袁紹或者朱溫李克用,但現在他們全被崇禎驅使著送死去了
順帶一提我們偉大的崇禎大帝也乾死了7總督11巡撫,某種意義上“戰績”也相當漂亮不在農民軍之下
這些人絕非貪生怕死之輩,如傅宗龍、楊文嶽、汪喬年等在死前都表現出了相當的忠君報國之情
所以我一直認為為什麼有人說明朝“看起來”殉國的忠臣少,是因為如果忠心又有些能力那在明朝滅亡前就得在戰場上死於農民軍或者滿清之手了
像鄭崇儉,前腳大敗張獻忠,後腳就因為得罪楊嗣昌被崇禎宰了
像盧象升,被楊嗣昌坑的帶著一幫阿貓阿狗和滿清玩命最後戰死
像孫傳庭,生擒高迎祥戰功赫赫,因為反對楊嗣昌的十面張網下獄,局勢敗壞後又被放出來給5000大軍去平叛
說老實話在崇禎手下要麼你是楊嗣昌,否則也只有一些二五仔老油子能活下來,真正忠君報國的又一個算一個不是被敵人砍死就得被崇禎自己砍死,國家都成了這樣怎麼能不滅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