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秦王政親政伊始,一箭雙鵰,剷除嫪毐和呂不韋兩大勢力集團後,開始專注謀劃部署剪滅六國的戰爭,開啟了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統一天下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程序。《大秦賦》轉入秦始皇專注剪滅六國,再現了戰國末期的歷史風雲,其基本歷史脈絡比較清晰,但劇中小說化的情節想象和細節處理,明顯缺少史識,與歷史的真實相去甚遠,劇中幾多“硬傷”令人唏噓,略舉三例——

1、《大秦賦》中的秦王政在眾臣面前總是先入為主,語壓全場,感覺是在唱獨角戲,以此彰顯秦王政的睿智英武。這不能說是秦王政自恃聰明、壓制民主、剛愎自用、獨斷專行,但也無法表現秦王政的智慧、胸襟、氣度。秦王政的決斷是建立在充分醞釀、集思廣益基礎上的決斷,而不是閉目塞聽、拍腦門決策,否則秦國不會橫掃千軍如卷席,十餘年時間就剪滅六國、一統天下。事實上,秦王政善於開言路、集眾智,兼聽不同意見,即使偏激之辭,他也能包容。每臨大事,朝廷都召開由大臣和諸生博士參加廷議,是秦國的傳統,秦王政也不例外。在廷議中,秦王政先點題,讓與會人員敞開心扉,直抒胸臆,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在此基礎上,秦王政根據廷議做出判斷和決策。秦王政不禁人言,沒有人因言獲罪,其察納雅言的氣度非凡,是秦王政在統一戰爭中絕少失誤的重要原因。

秦王政是個有智慧有主見的君王,廷議中與會人員可以暢所欲言,比如商討亡楚大計,平時也注意徵求大臣諸生博士的意見,但他不人云亦云、隨梆唱影,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和價值取向,也能夠知錯就改。比如韓國水工鄭國實施“疲秦計”暴露後,秦宗親極力主張處死鄭國,逐黜客卿,但秦王政權衡利弊,最後依然重用鄭國主持修建鄭國渠,水渠建成後,徹底改變了關中落後的農業面貌,為秦國贏得統一戰爭的戰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也澤披後世。再比如,秦國宗親氣勢洶洶欲借韓間事件逐黜客卿取而代之,迫於壓力,秦王政下了逐客令,但他看罷李斯的《諫逐客書》後,秦王政為其打動,收回了巜逐客令》。自此,李斯不斷升遷,秦國也依然保持著重用客卿的傳統,客卿為秦並天下功不可沒,也可以說,沒有客卿就沒有秦國的強勢生存發展和大秦帝國的建立。

秦王政贏得統一戰爭的勝利,並非他苦思冥想、一味獨裁的結果。他非常重視人才,善於發揮人才的作用,比如重用兵家尉繚為國尉,執掌全國兵權。尉繚的戰爭和軍事思想諸如“離間六國君臣”“兵不血刃而天下親”“反對卜筮迷信、強調人事作用”“注重士氣在戰爭中的作用”等等,貫穿於秦王政掃滅六合的全過程,沒有這樣的軍事家輔佐秦王政,很難想象秦國能取得統一戰爭的最終勝利。

2、《大秦賦》中秦魏兩軍交戰呈膠著狀態時,年少壯勇的李信將軍隻身驅車衝入萬眾敵陣,以一己之力殺得魏軍落花流水屁滾尿流,一舉打破僵局,秦軍受其鼓舞趁勢大破魏軍,貌似展現了李信勇猛無畏的英雄氣概,其實一點可信度都沒有。李信驅車衝入敵陣,且戰車疾馳在道路的邊緣,下面是炫目的深壑,如果有幾支長矛、幾枚箭矢足以擊傷戰馬,或驚擾戰馬,從而使李信與戰車墜入深壑,消失在歷史的煙雲中。

一些影視劇為顯示古代將軍的英武形象,總會出現於兩軍對陣中將軍一馬當先衝鋒陷陣的場景,看後確實讓人怒目圓睜,雙拳緊握,熱血奔湧,劇場充溢著一股英雄氣。然而,在看客高呼“快也!壯哉!”之餘,我卻心生疑竇:將軍是軍隊的指揮員、主心骨,軍隊安危繫於一身,將軍身先士卒固然勇氣可嘉,但其若有閃失,軍隊豈能不敗?

其實,除了極特殊情況下,古代將軍是不會輕易一馬當先衝鋒陷陣的,因為陣戰講究陣法,陣法運用或曰戰術運用、戰術指揮,是將軍的主責。將軍要掌控全域性,把握時機,根據戰場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戰術、調配作戰單元,這樣方有勝算。

古人深諳其道,因此秦律規定:故大夫斬首者,遷。本為大夫而在陳前斬首,應加流放。秦律雜抄》曰:“故大夫斬首者,遷。”“吏自佐史以上負從馬,守書私卒令市取錢焉,皆遷。”遷,放逐、貶謫。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奮勇殺敵,本是國家所希望的,為何大夫在陣前斬殺敵人要受遷刑呢?因為大夫是軍功爵的五級爵,大夫以上將軍是重要的軍事指揮者,職責是軍事指揮,而不是衝鋒陷陣。試想如果在戰場上,將軍不登高望遠,掌控全域性,洞察敵情變化,及時指揮戰鬥,而是逞英雄揮戈上陣斬殺敵人,那就等於放棄了指揮權和指揮系統癱瘓,如此軍隊只能打亂戰、敗仗。

擒賊先擒王、三軍奪帥、斬將拔旗,是軍事鬥爭的釜底抽薪之策,也是雙方競相使用的破敵之法。故此,秦國特別重視對將軍的保護。在軍隊中因軍功獲爵位的將領,根據級別不同,護衛士兵的數量也不同。商鞅之法規定:五百人的將官有五十個短兵;統率兩個五百人的將領,是將官中的首領,有一百個短兵。千石俸祿的長官,有一百個短兵。八百石俸祿的長官,有八十個短兵;七百石俸祿的長官,有七十個短兵;六百石俸祿的長官,有六十個短兵。國尉有一千個短兵,大將有四千個短兵。如果將官戰死,短兵要受處罰;如果能夠得到一顆敵人的首級,就可以免除刑罰。目的就是軍隊的主心骨和指揮系統不能缺失。

秦法嚴厲,軍紀嚴明,李信將軍不可能擅離職守,隻身驅車衝入敵陣,況且這無異於送死!

軍事指揮是將軍的主責,上陣廝殺是士兵義務。秦國軍隊是虎狼之師,無敵於天下,這主要是軍功爵制和重刑令在起作用。《商君書》記述了商鞅制定軍功爵制和重刑令所期待的效果和目的:父親送兒子、兄長送弟弟、妻子送丈夫上戰場,他們都說:“不能取得勝利和獲得軍功爵位就不要回來!”又說:“違反法令,背棄命令,你死,我也得死,鄉里會治我們的罪,你在軍中無處可逃,我們遷徙也無處可去。”這樣,三軍計程車兵聽從命令就會像流水一樣,是戰死也不後退。

3、趙國奸佞之臣郭開,善偽、狡詐、陰狠,私慾膨脹,心機很深,但《大秦賦》中的郭開,看不出有什麼特別心機和極致的表演。郭開一個小人、奸臣,毀了趙國兩員大將——廉頗和李牧,凸顯其能量與智詐非同一般。君子為什麼幹不過小人,主要是因為小人無底線。對於郭開的惡行,就連秦國間諜王敖都頗有不解,曾就郭開讒間廉頗事問道:“你不怕趙國滅亡嗎?”郭開答:“趙國的存亡是整個國家的事,可廉頗是我個人的仇敵。”為洩一已私憤,可置國家安危於不顧,這就是小人的邏輯。郭開也不擔心國破家亡,因為秦國給這個臥底小人開的價碼很大,不僅賞以黃金重寶,還允諾他將來可以到秦國做更大的官,讓他享不盡榮華富貴。秦國果不食言,郭開因功被秦王政封為上卿,趙王遷亡國之後才領悟到郭開是賣國賊。史書說,後來郭開在回趙都搬運家中財物的時候被沿途盜賊所殺,我想很可能是趙國義士所為。

2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神童曹衝6歲能稱象,曹操有意傳位給他,可惜他只活到了1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