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以來,人們都認為作為九五至尊的皇帝,一定是鐘鳴鼎食,山珍海味,一頓飯錢能夠普通人一輩子生活。但是自古以來聽說君王最奢侈的就是"酒池肉林",大概是古人比較窮,很少吃肉,普通人想象不出的山珍海味。其實遠沒有想象中的那個樣子,相反十分讓人倒胃口。
我想南宋趙構是深有體會的。
南宋趙構到大臣張俊家吃飯,張俊上了三百多道菜,差點把趙構撐死,回到皇宮好幾天吃不下"宮廷御膳",其實應該是消化不良,趙構覺得自己的"宮廷御膳"跟張俊的"家常飯"相比,那簡直就是豬食········,丟不起這個面子,氣的一跺腳,再也不去大臣家吃飯了··········
再看元朝,元朝的皇帝大部分吃的和一般牧民家裡差不多,全是烤肉,羊肉,牛肉,駱駝肉··········滿朝文武一起吃,號稱:詐馬宴,其實全部都是肉,連盤鹹菜都沒有···········
明太祖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湯"
民間相傳珍珠翡翠白玉湯是源於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少時家貧,從沒吃飽過肚子,常常一整天討不到一口飯吃。有一次,他一連三日沒討到東西,又餓又暈,在街上昏倒了,後為一位路過的老婆婆救起帶回家,將家裡僅有的一塊豆腐塊和一小撮菠菜,紅根綠葉放在一起,澆上一碗剩米飯一煮,給朱元璋吃了。朱元璋食後,精神大振,問老婆婆剛才吃的是什麼,那老婆婆苦中求樂,開玩笑說那叫"珍珠翡翠白玉湯"。
洪武十七年六月的一天朱元璋選單:
朱元璋那天早上吃的是炒羊肉、豬肉炒黃菜、蒸豬蹄肚、兩熟煎鮮魚、香米飯、豆湯、泡茶, 標準的四菜一湯。中午吃的就比較奢侈:胡椒醋鮮蝦、燒鵝、燌羊頭蹄、鵝肉巴子、鹹鼓芥末羊肚盤、蒜醋白血湯、五味蒸雞、元汁羊骨頭、糊辣醋腰子、蒸鮮魚、羊肉水晶角兒、椒末羊肉、香米飯、蒜酪、三鮮湯、豆湯、泡茶。十二道菜兩碗湯,外加一碗乳酪一碗茶,。魚蝦雞鵝羊,這頓飯吃的和我們吃的差不多。
明成祖朱棣永樂元年十月的午飯食譜:燒羊肉、清蒸雞、椒醋鵝、燒豬肉、豬肉汆湯、香油燒餅、豆沙包(沙餡饅頭),還沒到冬天,連個青菜葉都沒有。 據說朱棣很愛吃辣白菜,連白菜都沒有。從現代的營養標準來看,明細葷素搭配不合理。
主要就是在古代沒有冰箱等保鮮措施,就是皇宮也只能在京城採購,原了無法運輸,所以在我們今天吃的海參鮑魚龍蝦螃蟹,在古代都無法運進京城,也就是偶爾能製作點魚乾。
明朝萬曆年間御膳房的食料清單。皇上一天要享用如下食物:126斤豬肉,5只鵝,33只雞,60個鵪鶉,10只鴿子,20斤香油,22斤面。此外,還有雜七雜八的各色物品:從16斤核桃到8斤白糖等等,皇帝都要一天之內消受掉。
我對比了一下,這些東西摺合成今天的人民幣,大約七八千塊錢,但是你仔細想一下,這裡面的東西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離想象中的山珍海味差距甚遠。
御膳房也是沒辦法,因為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如果開口要吃什麼東西,自然是可以的,但是你讓御膳房上那裡搞去?萬曆皇帝他爹隆慶皇帝,喜歡驢腸,搞得御膳房每天殺一頭驢準備著·······
這皇帝要是說,我想吃一塊鯨裡脊肉,你讓御膳房情何以堪?就是搞到了,又沒有保鮮措施,怎麼運到京城?總不能像古代楊貴妃一樣想吃荔枝,讓驛站千里賓士吧。
所以最保險的辦法就是不要讓皇帝遲到鯨裡脊,讓他老老實實吃一點豬肉,雞肉。但是皇帝伙食標準不能太低,於是御膳房的策略就是讓皇帝從小沒有吃過別的,萬里皇帝一年要對付四萬斤豬肉,讓皇帝及皇宮裡面的各位主子們淹沒在豬肉雞肉的海洋裡面無法自拔。
所以各地進貢的山珍海味,皇帝多半都沒吃過,因為吃過了怕以後供不起,《宰相劉羅鍋》裡面講的,南方的芋頭特別美味,為了防止皇帝吃上癮,他們用外形相似薯莨代替,這種澀苦的東西,皇帝吃過一次後就再不想了。
別看皇帝高高在上,但是在太監眼裡,那就是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廢物
所以,今天你看北京的御膳,包括清廷的各種御膳,可以總結為:
"論豬肉的一萬種做法","論雞肉的一萬種做法"
所以古代帝王相當的倒胃口,下一次讓我們聊一聊,帝王捨不得吃雞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