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業的尾聲——吳越爭霸
吳國是我國東周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始祖為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位於我國長江下游、大概範圍包括現在的江蘇、安徽兩省的江南地區以及浙江北部地區,是春秋中後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
公元前584年,申公巫臣受晉國派遣來到吳國,教給吳國用兵之術和車戰之法。吳國此時正是吳王壽夢在位。吳國從此開始與中原各國交往,並與晉國結盟,開始征伐楚國。
公元前570年,楚共王征伐吳國,直至衡山。
季扎讓國公元前561年,吳王壽夢去世。壽夢有四個兒子,其中最小的兒子叫季札,非常賢能,壽夢想讓他繼位,但季札避讓不受。於是長子諸樊繼位。
公元前560年,吳王諸樊服喪期滿,要把君位讓於季札,季札推辭不受,還拋棄家產去當了農民,吳王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秋天,吳又征伐楚國,楚打敗了吳軍。
公元前557年,晉平公繼位。
公元前548年,吳王諸樊去世,留下遺命把君位傳給其弟餘祭,目的是想按次序以兄傳弟,最後把國君之位傳給最小的弟弟季札,以實現先王壽夢的遺願。
公元前541年,楚公子圍殺死楚王夾敖而自立為王,就是靈王。
公元前538年,楚靈王與諸侯盟會,以征伐吳國朱方縣,為了誅懲齊慶封。吳國也攻楚國,佔領楚國三個城邑後離開。
公元前537年,楚征伐吳,到雩婁。
公元前536年,楚又來伐吳,在乾溪駐軍數日,最後敗走。
公元前532年,為了躲避齊國發生的“四姓之亂”,孫武來到吳國,隱居在吳國都城姑蘇,潛心研究兵法。《孫子兵法》就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
公元前531年,吳王餘祭死去,其弟餘昧繼位。
公元前529年,楚靈王去世,楚平王即位。
公元前527年,吳王餘昧死,想傳位於其弟季札。但季札再次避讓逃離。於是吳國立餘昧的兒子僚為吳王。
公子光是先王諸樊的兒子。他一直認為,“如果按兄終弟及,那麼季札應該當國君;如果按父死子繼,那麼我早就應該做國君了”。於是他暗地裡蓄養門客,想以之襲擊王僚,謀求當國君。
同年,楚平王派費無忌前往秦國為十五歲的太子建迎娶秦國公主孟嬴。而因為太子建曾經得罪過費無忌,所以孟嬴到達楚國郢都後,費無忌百般誇讚孟嬴的美貌,建議楚平王自己娶孟嬴。於是楚平王居然讓一名齊女冒充孟嬴嫁給了太子建,而自己卻娶了孟嬴。由此,楚平王對費無極就格外寵信。而太子建則對楚平王和費無極產生嫌隙。
公元前525年,公子光率兵征伐楚國,打了敗仗。
伍子胥亡楚而如吳公元前523年,楚平王派太子建戍守邊疆。費無忌趁機整天在楚平王面前說太子建的壞話。楚平王就對太子建的老師伍奢進行了責斥。伍奢回答說:“君王怎麼能因為小臣的讒言而疏遠自己的骨肉呢?”。楚平王就囚禁了伍奢,還召太子建回來想誅殺他。太子建聞訊逃奔宋國。
費無忌又對楚平王說伍奢有兩個兒子,如果不殺死他們,將會成為楚國的禍患。楚平王就命令伍奢召兩個兒子前來。伍奢說:“我的大兒子伍尚的為人廉正,能為節義而死。所以聽說召他前來而赦免我的罪過,就一定會不顧自己的生死而前來。而我的小兒子伍子胥為人機智而好謀劃,勇敢而爭功名,知道前來必死,一定不會來”。但楚平王還是派人去召伍尚和伍子胥前來。伍尚要去,伍子胥說:“楚王召我兄弟,並不是為了讓父親活命,是怕我們逃脫後成為禍患,所以拿父親作為人質,假意召我倆前去。恐怕我兄弟倆一到,咱們父子三人就會一起被殺。這樣對父親有什麼好處呢?況且前去就死就無法報仇雪恨。不如投奔別國,以雪父親的恥辱。一起束手待斃是沒有作為的”。伍尚說:“我知道應召前去也不能保全父親的性命。可是如果我們不去,以後又未能報仇雪恨,到頭來豈不被天下人恥笑”。又對伍子胥說:”你可以逃走以報殺父之仇,我將安心就死”。於是伍尚束手就擒。使者來抓伍子胥。伍子胥挽弓搭箭對著使者,使者不敢上前,伍子胥就逃走了。伍奢聽聞後說:“伍子胥逃走,楚國就危險了”。伍尚到來後,楚平王果然下令殺死了伍奢和伍尚。
伍子胥最初想逃往吳國,可是路途遙遠,只好作罷。之後他聽說太子建在宋國,於是前往投靠。但宋國內亂,伍子胥只好與太子建一起逃奔鄭國。鄭國禮待太子建,但太子建卻與晉國策劃襲擊鄭國,被鄭定公發現並殺死。伍子胥只好帶著太子建的兒子公子勝一起投奔吳國。途中過陳國欲出昭關到吳國,昭關守衛正在到處捉拿他們,兩人只好徒步逃走。相傳伍子胥一夜愁白了頭髮,模樣都變了,這樣才矇混出關。
伍子胥出昭關被大江攔住去路。此時江上有個老漁夫划著小船把他渡了過去。過江後伍子胥感激萬分,摘下身邊的寶劍交給老漁夫說:“這把寶劍是楚王賜給我祖父的,值一百兩金子。送給你,聊表我的心意”。老漁夫回答說:“楚王為了追捕你,出了五萬石的米糧作為賞金,還答應封給告發者大夫的爵位。我不貪圖賞金和爵位,又怎會貪圖你的寶劍呢?”。此後伍子胥白天躲藏,晚上趕路,不久後就生病了,只好拖著病軀,沿路乞討,前往吳國。
公元前522,伍子胥從楚國流亡到吳國,公子光待以客禮。伍子胥透過公子光的關係見到了吳王僚,勸說其攻打楚國。而公子光對吳王僚說:“伍子胥的爸爸和哥哥都被楚王殺死。所以他主張攻打楚國是為了報自己的私仇,並不是為了吳國的利益”。於是吳王僚不再做攻打楚國的打算。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想要爭奪國君之位,暗自思量:“公子光有奪取王位的企圖,現在還不能勸說他向國外出兵,應當先幫助公子光登上國君之位”。於是伍子胥把專諸介紹給公子光,自己則與原楚太子建的兒子勝避居鄉野。公子光得到了專諸,非常禮遇他。
公元前519年,吳王僚派公子光征伐楚國,大敗楚軍,把原楚太子建之母從居巢接回吳國。借勢北伐,打敗陳、蔡的軍隊。
公元前518年,公子光又征伐楚國,攻克楚國的居巢、鍾離二城。當初,楚國邊城卑梁氏有少女與吳邊城女子爭搶採摘桑葉,兩個女子的家人氣憤之下互相攻殺,兩國邊邑的官長聽說後,一怒之下互相進攻,吳國邊邑被滅掉。吳國聞之大怒,所以討伐楚國。恰巧楚國擴建了舟師,楚平王當即攻破梁城,以為達到了威懾吳人的目的,就班師回國。結果楚軍剛撤離吳國就攻佔了鍾離和居巢二城。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去世,不滿十歲的楚昭王繼位。這個楚昭王就是被楚平王掉包的孟穎的兒子。楚平王個人雖得以善終,但其在位期間色令智昏、親佞殺賢、卻把禍患遺留給後人。
專諸刺王僚公元前515年,吳王僚想要趁楚國喪事的機會,讓兩個弟弟帶兵攻楚,同時讓季扎去晉國以觀察各個諸侯的動向。楚國發兵斷了吳兵後路,使吳兵無法回國,導致國內空虛。就在這時,公子光對專諸說:“如此時機不可錯過,否則就會一無所得。而且我是真正的嫡嗣,早就應該成為國君。就算是季札回來,也不會廢掉我”。專諸說:“可以殺掉王僚。他的母親老了,孩子還很弱小,兩個弟弟還被楚軍圍困。現在吳國沒有人能抵擋我們”。
於是公子光就預先埋伏武士,邀請吳王僚來赴宴。王僚也很警惕,派出衛隊從王宮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裡。喝酒喝到暢快的時候,公子光假裝腳有毛病,進入地下室,讓專諸把匕首放到烤魚的肚子裡,然後把魚進獻上去。到王僚跟前,專諸掰開魚,趁勢用魚腸劍,刺殺吳王僚!吳王僚當場斃命。他的侍衛人員也殺死了專諸,吳王僚手下的眾人此時混亂不堪。公子光趁機放出埋伏的武士,誅殺吳王僚的部下,將其全部消滅。公子光於是自立為國君,這就是吳王闔閭。闔閭封專諸的兒子為上卿。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專諸刺王僚。之後王僚的兩個弟弟一個逃奔徐國,另一個逃奔鍾吾。
魚腸劍
孫武演兵公元前512年,吳王闔閭要求徐國和鍾吾引渡王僚的兩個弟弟。二人無奈向楚國請求避難。楚昭王把安置了他們。而吳王闔閭則因徐國和鍾吾縱容二人逃奔楚國,一舉攻滅了二國。之後伍子胥建議三分吳軍,輪流騷擾楚國。吳王闔閭命伍子胥執執掌國政。伍子胥向吳王闔閭七次推薦孫武。孫武帶著自己寫成的兵法十三篇覲見闔閭,受到重用。兵法十三篇就是著名的《孫子兵法》。
吳王闔閭想測試孫武的能力,就派出後宮的美女一百八十人讓孫武操練佇列。孫武把她們分為兩隊,讓吳王寵愛的兩個妃子分任隊長。孫武事先宣佈軍紀,然後擊鼓傳令讓她們操演,宮女們肆意說笑。孫武再次宣講軍紀後操演,而宮女們仍舊如此。孫武執行軍紀準備將兩個隊長推出斬首。吳王大驚失色,趕忙對孫武說情。但孫武說:"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說完就把兩個隊長斬首示眾。然後重新任命隊長,再次擊鼓發令.宮女們全都按鼓令動作,沒有再敢嬉笑的了。於是孫武報告吳王說:"隊伍已經操練整齊,請大王檢閱"。從此吳王闔廬知道孫武能用兵,開始重用他。
孫武塑像
同年,吳王闔閭與伍子胥、孫武、伯嚭率軍攻打楚國,奪取楚國的舒邑,殺死了兩位公子。
柏舉之戰公元前511年,吳國再次攻打楚國,奪取了六地和飅地。
公元前509年,楚昭王派兵攻打吳國。吳國派伍子胥迎擊,在豫章大敗楚軍,奪取了楚國的居巢。
公元前506年春天,晉、齊、魯、宋、蔡、衛、陳、鄭、許、曹、苔、邾、頓、胡、滕、薛、杞、小邾共18國在召陵會盟,商議伐楚 。吳軍乘舟溯淮水而上,然後舍舟而行,透過漢東之隘道,直向楚都進逼 。楚國聞吳軍來犯,也發兵渡過漢水,在小別山至大別山與吳進行了三戰,楚師皆不利。接著,吳、楚二軍相峙於柏舉。吳王闔廬之弟夫概先以其部擊亂楚軍,吳軍隨即出擊,一直追到清發水。在楚軍一半已渡過河水時夫概再次出擊,楚軍又大敗而逃。楚軍在路上飢餓難忍,正準備吃飯。吳軍趕到,楚軍丟下食物奔逃。就這樣,在孫武、伍子胥指揮下,吳軍經過五次大戰,攻入了楚國都城郢。
吳楚柏舉之戰
柏舉之戰後,楚昭王渡過漢水避難。一天晚上,正露宿時,遇到強盜。強盜用戈擊殺楚昭王,王孫由於撲在楚昭王身上,楚昭王安然無恙,而王孫由於則因肩部重傷昏迷不醒。楚昭王逃往鄖國。鄖公護送昭王一行逃到了隨國。
當初在楚國時,伍子胥與申包胥是摯友。伍子胥逃亡前對申包胥說:“我一定要毀滅楚國”。申包胥說:“我一定會儲存楚國”。而今吳兵攻進郢都,伍子胥搜尋楚昭王不得,就掘開楚平王的墳墓,挖出屍體,抽打了三百鞭才罷休。這就是伍子胥鞭屍。
在春秋時代,在君權至上的同時,講求的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國君輕易不會絕人宗祀,而貴族不能傷害國君,也不能在俘虜後虐待其他的貴族。但伍子胥瘋狂的報復行為宣告了貴族法則的結束,終極的個人主義開始呈現。這也預示著比春秋時代更瘋狂的戰國時代即將到來。
此時申包胥逃到山中,派人對伍子胥說:“您報仇的手段太過分了!我聽說,人多能戰勝天,天也能毀滅人。您曾是平王的臣子,親自拱手稱臣侍奉他,今天竟至汙辱死人,這難道不是違背天理到了極點了嗎?”伍子胥對來人說:“替我謝謝申包胥,說我就像太陽快落山了,但路途還很遙遠,所以我要倒行逆施”。這就是成語“人定勝天”、“日暮西山”和“倒行逆施”的出處。
公元前505年,申包胥逃到秦國求援。秦國不答應,包胥站在秦王殿上,晝夜痛哭,七天七夜哀聲不絕。秦哀公可憐他,說:“楚王雖殘暴,但有像他這樣的臣子,怎能不儲存楚國呢?”。就派了五百輛兵車救楚國攻打吳國。不久,在稷地打敗吳軍。
同年,越國趁吳國國內空虛,舉兵伐吳。吳國派另一支軍隊抗擊越兵。
適逢吳王闔閭的弟弟夫概趁機回國自立為王。吳王闔閭闔閭就回國打敗了夫概,後者逃奔楚國。
楚昭王見吳國發生內亂,就重返郢都。歷時十個多月的大戰終於結束了。在這場大戰中,受禍最慘的是郢都的楚人。經此一戰,郢都殘破不堪。
征服越國公元前504年,吳王命太子夫差伐楚,攻取番邑。楚國害怕吳國再次大兵壓境,就把國都從郢遷到鄀。此時吳王採用伍子胥、孫武的計策,西邊攻克了楚國的疆土,北邊威鎮齊國、晉國,南邊收服了越人。
公元前500年,齊國和魯國在夾谷會盟。此時孔子擔任魯相,在會盟中斥退了齊國的無禮舉動。
在同時期的古印度,在釋迦牟尼的提倡傳播之下,佛教開始形成。
公元前497年,孔子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與越王勾踐大戰,中箭,闔閭傷腳拇趾,傷重不治。吳王夫差繼位。
同年,楚國滅亡了頓國。
公元前495年,吳王夫差任命伯嚭為太宰。吳國堅持軍事訓練,準備報復越國。
同年楚國滅亡胡國。
公元前494年,楚昭王聯合陳、隨、許發兵包圍蔡國國都。蔡國人把男女奴隸分別排列捆綁出城投降。楚昭王讓蔡國遷移到長江、汝水之間就班師回國了。
同年,吳王夫差出兵伐越,大敗越軍。越王勾踐帶兵躲進會稽山,派出大夫文種透過吳國太宰伯嚭求和,願以越國作為吳國的奴僕之國。吳王夫差沒有聽取伍子胥的意見,而聽從太宰伯嚭之言,與越國停戰,兩國訂立和平盟約後,吳國撤軍回國。
吳國撤兵後,越王勾踐帶著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吳國王宮伺候吳王,終於贏得了吳王的歡心和信任。三年後,他們被釋放回國。
黃池稱霸公元前491年,楚國攻下夷虎,開始策劃向北方擴張
同年,越王勾踐被釋放回國。
越王勾踐回國後,立志發憤圖強,準備復仇。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消磨了報仇的志氣,晚上就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子裡掛上一隻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後就嚐嚐苦膽,還讓門外計程車兵每天提醒他不要忘記在吳國三年的恥辱。他派文種管理國家政事,范蠡管理軍事,他親自到田裡與農夫一起幹活,妻子也紡線織布。勾踐的這些舉動感動了越國上下官民。越國團結起來,開始振奮自強。後來終於滅掉了吳國。這就是臥薪嚐膽的故事。
臥薪嚐膽——小學語文教材插圖
公元前490年,古希臘與波斯帝國之間的第一次希波戰爭之中著名的馬拉松戰役爆發。雅典軍隊在此戰中以少勝多,擊敗了波斯軍隊。在戰前,雅典長跑健將斐力庇第斯在兩天內跑了246公里向斯巴達求援。在戰後,他又極速跑了40餘公里,回雅典報捷後便倒地身亡。這就是馬拉松長跑運動的起源。
希波戰爭
公元前489,吳國攻打陳國。楚昭王率軍救助陳國,但不久病倒在軍中。楚昭王卜問吉凶,得到了不好的預兆,但同時卜卦的人告訴楚昭王可以將不好的事情轉移到楚國的將領和大臣身上。楚軍都請求由自己去代替楚昭王。楚昭王說,將相是楚國的股肱,怎麼能忍心移害呢?所以就沒有同意。
臨終之際,楚昭王要傳位給公子西,子西堅辭不受;楚昭王又要傳位給子期為王,子期也拒絕了;楚昭王又要子閭繼位,子閭也堅辭不受。最後為了安慰楚昭王,子閭答應下來。但在楚昭王死後,子閭與子西、子期一起封鎖訊息,派人回郢都,迎接王子熊章到軍營,並立之為王。這就是楚惠王。隨後楚軍班師。
楚惠王的母親越姬是越王勾踐的女兒。據說有一次楚昭王同蔡姬和越姬兩人遊玩,乘興和二女約定同生同死。蔡姬應允了,可是越姬沒有應允。後來楚昭王病情危重的時候。越姬親自去禱告,情願自己先死,到地下去替楚昭王驅逐狐狸們。楚昭王叫越姬不要這樣,越姬說:從前您約我同生同死。我雖然口中沒答應,可是我的心裡已經答應了。我聽得古人說,守信的人不會欺騙自己的心,有義的人也決不會虛應其事。現在我去死,是為了君王您的信義,而不是為了您私人的喜好。於是越姬就自殺了。
後來我國古人評價說:楚昭王“以將相為股肱,不忍移害。越姬大其言,願從君死”。還說:“賢哉越姬,不可及矣。柔情暱好,生死為輕”。認為越姬“不死於情,而死於義。不死於言,而死於心。豈非貞信君子哉”。
公元前489年,吳王夫差聽說齊景公死後大臣爭奪權力,新君幼小無勢,於是不聽伍子胥防備越國的建議而興兵北伐齊國。吳王夫差打敗齊軍,召見魯哀公並索取百牢,但沒有得到。
公元前487年,吳王夫差討伐魯國,與魯定盟後離開。
公元前486年,吳國伐齊。同年,吳國開鑿邗溝,溝通長江、淮河水道。邗溝是我國京杭大運河最早開鑿的河道。
公元前485年,吳王夫差又一次北伐齊國。越王勾踐帶領越國群臣朝拜夫差,還獻上豐厚貢禮。吳王大喜。而伍子胥勸諫吳王,但吳王不聽,還派伍子胥出使齊國。伍子胥就在出使時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齊國鮑氏,自己回國向夫差彙報。吳王大怒,賜其自殺。伍子胥臨死時說:“你們在我墳上種上梓樹,讓他們生長到可以制器的時候吳國就要滅亡了。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放在吳都東門上,讓我看到越國怎樣滅掉吳國”。
吳國北伐爭霸
同年,齊國大夫鮑氏殺死齊悼公。吳王聞說,在軍門外痛哭三日,乃從海上運兵攻齊。齊人打敗吳軍,吳王領兵回國。
相傳在越國滅吳過程中,大夫文種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為越王勾踐獻上滅吳七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計。越國將美女西施、鄭旦送與吳王夫差。後來西施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於國事,為越國的復興起了掩護作用。
西施原名施夷光。她天生麗質,婀娜迷人。她常在溪水邊洗衣服,而水裡的魚看見西施的美而忘記了游水,於是漸漸沉到水底。這就是西施浣紗和形容女人貌美的成語“沉魚落雁”中“沉魚”的由來。
相傳西施因胸口痛,所以皺著眉頭按著胸口走在村子中。被面容醜陋的東施看見,覺得她這樣做很美。於是也皺著眉頭捂著心口走在村子中。而村裡人卻都躲著她。這就是成語“西子捧心”和“東施效顰”的由來。
公元前484年,三次推辭國君之位不受的季扎去世,孔子為其撰寫碑銘。縱觀壽夢及其四子,可謂賢德。季扎讓國,也是美談。但季扎既以賢名聞於國人、以才名動於諸侯,更兼取信於父兄,又何須三次讓國?終致闔閭動念而行專諸之刺王僚。吳國宗室之謙和,突變為手足相殘之血腥。我認為,謙讓是一種美德,而擔當需要勇氣,所以才會有當仁不讓的說法。在名望與德行方面的自我追求,與面對事情時的責任相比,到底哪個更重要呢?
公元前483年,吳王夫差召集魯、衛二國國君在橐皋盟會。
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北上與諸侯盟會於黃池,想稱霸中原保全周室。
而此時,越國在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激勵下,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艱苦奮鬥,終於兵精糧足,轉弱為強。
同年,越王勾踐趁機伐吳,俘獲了吳國太子。吳王夫差為了封鎖訊息以便順利完成會盟,殺了七個前來報信的人。之後吳王夫差與晉定公爭奪盟主之位,最終成為盟主,稱霸中原。
河南封丘黃池會盟遺址
勾踐稱霸越王勾踐劍
此後,吳王夫差領兵歸國。但此時吳國太子被俘,國內空虛。夫差的軍隊在外很久,士卒疲憊。於是吳王夫差就以厚禮向越國求和。越王勾踐認為此時還無法滅亡吳國,就同意了。
公元前481年,這是《春秋》一書所記載的最後一年。
公元前480年,古希臘與波斯帝國之間的第二次希波戰爭中的溫泉關戰役爆發。斯巴達王列奧尼達親率本國精兵300人及伯羅奔尼撒盟國兵力7000人防守希臘的第一道防線——溫泉關,在頭兩天內使波斯軍隊不得寸進且死傷慘重。但在第三天,一個希臘的叛徒引導波斯軍隊抄小路進攻列奧尼達的後方,列奧尼達無法抵禦,只得下令讓盟國軍隊撤退,以斯巴達三百精兵死守溫泉關。在經過一番激烈廝殺後,斯巴達全軍覆滅。
溫泉關戰役
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關於孔子和諸子百家的故事,我會在後面的章節《縱觀春秋五百年》中詳細講述。
孔子畫像
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踐再次率兵伐吳,大敗吳兵。楚國趁機滅了陳國。
公元前476年,越王勾踐再次伐吳。
前475年,越軍圍困吳國都城。
前473年,越國攻破吳國都城。越王勾踐想把吳王夫差流放到遠方。夫差說:“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後悔不聽子胥之言,讓自己到了這個地步”。於是自殺而死。越國滅亡掉吳國,殺死了不忠於君王的太宰伯嚭,,然後引兵歸國。
越王勾踐平定吳國後,就出兵向北渡過淮河,在徐州與齊、晉諸侯會合,向周王室進獻貢品。周元王派人賞賜祭祀肉給勾踐,稱他為“伯”。勾踐離開徐州,渡過淮河南下,把淮河流域送給楚國,把吳國侵佔宋國的土地歸還給宋國。把泗水以東方圓百里的土地給了魯國。當時,越軍在長江、淮河以東暢行無阻,諸侯們都來慶賀,越王號稱霸王。不過此時,春秋時期行將結束,霸政趨於尾聲,越王勾踐已是春秋最後的一個霸主了。越王勾踐稱霸中原期間,積極發展與中原各國之間的關係,並遷都琅琊,為後來戰國時期的越國發展奠定了基礎。
越王勾踐滅吳之後,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范蠡在齊國給文種寫信,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勾踐的長相脖子長而嘴巴前突,這樣的人可以和他共患難,不可以和他一起享樂。你為什麼還不離開越國呢?”。文種接到書信後,並沒有離開越國,而是,稱病不朝。有人就說文種將要叛亂。越王勾踐就賜了一把劍給文種,說:“你教給我伐吳的七種計策。而我只用了三種就打敗了吳國。其他四種還在你這裡沒有驗證,你去為我到先王那裡試行一下吧”。文種隨即自殺。這就是成語鳥盡弓藏和兔死狗烹的由來。
范蠡塑像
相傳范蠡到齊國後,經營有道,不長時間就發家致富。齊國人認為他很賢能,就讓其擔任相國。范蠡感嘆說:“我在家就富甲一方,當官則位至卿相,這是我這種布衣平民的極限了吧。過久地享受尊榮名位,這不是一件吉祥的事啊”。於是就在三年後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分給知己好友和同鄉之人。范蠡則帶著重要的財物來到宋國陶邑。范蠡認為這裡是此天下的中心,四通八達可以交易有無,能夠謀生致富。范蠡於是自稱陶朱公。果然過了不久,就又積累起巨大財富。因此天下也都稱其為陶朱公。
吳越爭霸是我國春秋晚期的重要歷史。晉楚爭霸而兩衰,齊秦相望而不接,中原小國則疲弊不堪,吳越趁時而起,相繼稱霸。我們耳熟能詳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和“楚客”、“楚囚”等許多成語、典故都是源自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