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死後,多爾袞成了攝政王,那他為什麼沒有成為皇帝?不是他不想,而是局勢不允許,這和孝莊沒有多大關係的。
歷代中原王朝的繼承一般都是嫡長原則的進行。清朝發起於遼東,制度初創,繼承製度並不遵循嫡長原則,也不是由皇帝指定,而是由貴族諸王商議而立。
皇太極死後,皇太極的正黃、鑲黃二旗的大臣主張由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繼位,豪格本身也是正藍旗的旗主。豪格還派人尋求鑲藍旗鄭親王濟爾哈朗的支援,濟爾哈朗因其兄弟被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所害,不想捲入奪嫡的漩渦,只是敷衍豪格。
多爾袞兄弟統帥正白、鑲白兩旗,主張多爾袞繼位,並立即請多爾袞繼位,多爾袞審時度勢,沒有貿然答應。
就這樣僵持之下,多爾袞打破僵局提出立年幼的皇九子福臨為帝,自己與鄭親王濟爾哈朗共同輔政。這歌折中方案為各方所接受。八月二十六日,福臨即皇帝位,以明年為順治元年。
多爾袞、豪格兩人沒有繼承皇位主要是雙方的實力互不相讓的結果。儘管如此,多爾袞沒有完全失敗,由於擁立只有六歲的福臨為帝,自己做攝政王,一切權利都掌握在她手中,他很快成了清朝的實際掌控者。
豪格本來是最有可能繼位的,他本人是正藍旗旗主,還得了皇太極名下正黃、鑲黃兩旗的支。代善父子掌握正白和鑲白旗,當代善支援豪格時,便形成了五比二的結局,鄭親王濟爾哈朗不想參與,相當於中立。然而這時,本來最有可能勝利的他卻向後退縮。
福臨的繼位似乎是最好的,這不僅平息了皇族內部的激烈衝突,維持啦新興政權都穩定,還保證啦各方的權利。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