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巍巍華夏從秦開始,我們有了統一的度量衡,有了統一的文字,從此憑著強大的原典文化基因,我們在這片土地上,一直繁衍生息,文明的火種從來沒有中斷過。

這一切都來自源兩千多年前的那場轟轟烈烈的秦始皇消滅六國的運動,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波瀾壯闊的一幕,所有的將軍士兵,智謀勇氣,國力國運,都在華夏大地上做著最後的較量。

《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的最後一幕,表現的正是這場浩浩蕩蕩的統一之戰,統一對於已經混亂了幾百年的華夏大地來說,的確是一件好事情。

但大家最難受的不是將軍戰死沙場,而是被小人陷害而死,將軍從來不怕死戰死,怕的是死的糊里糊塗,怕的是死在自己人手裡。

李牧死,趙國亡,趙王怎麼就能那麼糊塗,殺了李牧呢,這明擺著是自毀長城呀,但魔鬼往往藏在細節裡面,如果你讀一讀歷史,你會發現這段故事並沒有那麼簡單,李牧從某種程度上講死的並不冤。

(01)戰國之亂

戰國是亂世,這種亂從根源上講,就是周天子式微,周朝的禮樂制度開始崩潰,征伐皆不出自天子,大家之間相互打來打去搶地盤,這是春秋戰國時代國際局勢的基本盤。

這種大家相互打來打去的場面,基本上每個人都能說出來,但這只是亂世的一面,亂世之所以被稱作亂世,那就是他還有另一面亂常常被忽略,那就是外面打的不可開交,國內鬥爭同樣是你死我活。

國內鬥爭最高形式就表現在新任國君的爭奪上面,關於那個時代國君爭奪戰,只有更慘烈,沒有最慘烈,太多的事情不斷的重新整理著你的下線。

就挑最著名的人物來說,齊桓公厲害吧,春秋第一霸主,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連孔子都對都讚譽有加,說要是沒有他,我們早就變成野人了。

結果呢,死了之後屍體在床上六十七天沒人管,蛆蟲都順著窗戶爬了出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兒子們正在忙著爭奪國君的位置,誰有閒工夫搭理死去的父親。

那個時代爭奪國君的鬥爭往往非常慘烈,齊桓公自己本身能當上國君,也是在外流浪十幾年,最後經過激烈鬥爭才回國繼位。

晉文公重耳也是長時間在外流浪,依靠著自己的親信支援,最終才成了春秋第一強國晉國的國君,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讓趙國在趙國時代成為軍事實力僅次於秦國的國家。

尤其是趙國的騎兵,那更是天下無敵,打的匈奴都無力還手,趙國的憑藉著優秀的騎兵,在趙國時代成了唯一能和秦國正面硬幹的國家。

但就是這個趙武靈王,下場也沒比齊桓公好到哪去,起碼齊桓公是死了之後沒人管,至少生前沒受罪,趙武靈王倒好,一代雄主竟然是被活活餓死的。

起因還是老套路老故事,年老的國君有了小兒子,於是在小兒子和大兒子之間搖擺不定,一會兒說支援小兒子,一會兒又覺得大兒子挺可憐。

誰曾想這兩個兒子都是省油的燈,在趙武靈王活著的時候就直接幹架,發生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最後掌握軍隊的下兒子趙何,困在了沙丘宮,任何人不得接近。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最後時光竟然是連鳥蛋都吃,最後實在沒得吃,活活餓死在了沙丘宮,創造了當時最厲害騎兵的君主居然是這個結局,怎能不讓人唏噓。

以上還都是最出名的君主,其他不太知名的類似的爭奪國君之位,發生的各種沒有底線的事情,那實在是太多了,那個時代你不僅要去同外國爭鬥,同時還必須面臨國內殘酷的鬥爭,作為一個君主內部和外部都是他要考慮的,有時候甚至內部的事情還要大於外部的事情。

(02)趙國大將的抗命不遵

在經歷了不斷的殺伐之後,戰國時代的君主心裡早就明白一件事,只有把軍隊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裡,才能保住自己的命,這是無數次血淋淋的教訓之後,才學到的寶貴經驗。

而趙國發生叛亂的次數尤其多,君主對軍隊的控制也是格外重視,動不動就要擔心在外領兵的將軍有問題,新君繼位兵權一定要交給自己的嫡系。

廉頗是趙國名將,他的做法很耐人尋味,新任國君派樂乘去接替他將軍的位置,他看這個新君的狗腿子不順眼,不但沒有教出兵權,反而是直接攻打樂乘。

那樂乘那是對手,自然是落敗了,但這件事明擺著是廉頗違抗王命,直接在趙國沒有了立足之地,迫不得已逃到而來魏國。

正是廉頗的衝動造成了這種不可挽回的結果,才有了後來郭開的使壞,讓趙王相信廉頗已老,不能再為趙國效力了。

李牧同樣是這個樣子,當趙王懷疑李牧有問題的時候,立即委派宗室趙蔥取代李牧,李牧那同樣是不服從命令,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絕教出兵權。

最後趙王設計暗中佈置圈套捕獲李牧並斬殺了他,戰國四大名將自從隕落三個,只剩下王翦一個人,而王翦即將達到他的人生最高峰,滅六國之戰他自己一人滅了五國。

趙王昏庸,郭開無恥,這些都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如果仔細看看廉頗和李牧的行為,不能說他們做的就是完全對的,甚至從某些層面上講,他們的做法是錯的。

前面說過,趙國時代內鬥非常頻繁,君主對擔心的就是軍隊對自己不忠,趙王只是派人接管了軍隊而已,並沒有說要殺了主帥,結果趙國的這兩個大將軍做法都比較極端。

廉頗不從命,直接攻擊新主帥,最後逃亡到魏國,李牧同樣的是抗命,最後被趙王殺害,這種不遵王命的行為,你讓趙王怎麼想,再加上小人的挑撥,那肯定認為你就是叛徒呀,這是要造反呀,那你在君主心裡的印象那能好嗎?

而且我是站在事後的角度來看,知道趙王是昏庸的,李牧廉頗都是忠誠良將,但是在當時作為趙王,你很難不去懷疑他們,畢竟歷史上發生叛亂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我們再看看秦國,對比一下,就能知道秦國為什麼能成為最強的國家了,因為他們相比於個人而言,他們更看重的是法度,這些都是商鞅打下的基礎。

(03)秦將的絕對服從

戰國四大名將,如果從戰功來說,那白起絕對是排名第一,甚至縱觀中國歷史,白起那絕對當得起兵神的稱呼,但中國的兵神不是白起,因為白起殺人太多,殺降也太多,簡直就是一尊凶神,所以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並不高。

但單論軍事才能,那白起絕對厲害,徹底為秦國奠定了勝利的基礎,尤其是長平一戰坑殺趙軍四十萬,徹底改變了秦趙的實力對比,讓趙國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資格。

就是這樣一個殺神,在王命面前那也得低頭,長平之戰之後白起和當時的宰相范雎有了矛盾,最後主張一鼓作氣消滅趙國的白起,被罷免了將軍的職務,閒賦在家。

白起實在是氣不過,但是王命還得遵守,這是秦人的原則,最終被秦王賜死,拔劍自刎,秦國大將王翦同樣有被罷免的經歷,同樣的也是王翦接到罷免令後,直接就服從了,沒有什麼討價還價的餘地。

同樣是名將,在面對自己的罷免命令的時候,秦國將領和趙國將領表現出來的兩種完全不同的做法,這也反應出,為什麼秦國最後能統一天下的根本原因。

軍隊要想有戰鬥力,就必須令行禁止,上下一心才能打勝仗,趙國是有名將,但是他們對於王命,似乎總有一種傲慢的態度,這說明趙國的法度十分不嚴格,在這方面平時就沒有做好制度建設,王命能不能得到徹底執行,直接反應出一個國家的治理能力。

不管是廉頗還李牧,接到的都是罷免的命令,但是他們的做法實在有點反應過激的極端,李牧是直接抗命,廉頗是更過分,不但不聽命,還直接攻擊新任主帥。

這樣的軍隊,如果下面的人有樣學樣,是很難有戰鬥力的,因為大家肯定都覺的自己是對的,當上級下了一個命令,如果你覺的有問題,就拒絕執行,這樣的軍地怎麼能形成戰鬥力,就算是有名將,那也難逃失敗的命運。

這裡並沒有為任何人翻案和洗白的意思,趙王是昏庸的,郭開是混蛋的,但廉頗和李牧的做法,同樣是值得商榷的,並不是完全沒有錯。

站在國家和君主的立場,一個將領不肯交出兵權,那就是視同造反,這一點在任何時代都一樣,趙王選擇了在最關鍵的時候殺了李牧,這個做法也太極端了一點。

極端的君主,碰到了執拗的將帥,看來天要亡趙,誰也救不了呀,李牧死趙國亡,一切都結束了,只留下萬丈紅塵的歷史,靜靜的任憑後人評說。

20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北宋靜塞軍為什麼會被譽為最強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