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相這是每一個政治家的夢想,有的政治家才華橫溢,卻終其一生卻未能拜相。
戰國時期的甘羅,卻創造了歷史,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拜相最年輕的。
民間說甘羅十二歲秦國拜相,這其實是錯誤的,甘羅拜相的年齡在十四歲,十二歲是他出使立功的年齡。即使如此也讓人相當驚訝了,十四歲什麼概念?放到今天還只是個初中學生,人家就已經拜相了。
甘羅是戰國楚國下蔡(今安徽鳳台)人,他的祖父甘茂是秦國著名的政治家,後因受人排擠,出逃,最後死於魏國。年幼的甘羅投奔到呂不韋門下,當了一個門客。甘羅十二歲時,徵得呂不韋同意,自告奮勇,先是說服張唐出使燕國連燕攻趙,然後又親自出使趙國曉以利害,秦國不費一兵一卒就得了趙國河間五城。
秦王嬴政大喜,後拜甘羅為上卿(名義上相當於宰相),此時甘羅剛剛十四歲,不過蹊蹺的是,甘羅小小年齡高光之後,卻在各種史料中離奇消失了。
最近熱播的大秦賦。因為其恢宏的場景和對歷史較好的還原受到大家的喜愛。在大秦賦中也有關於甘羅的情節,《大秦賦》中秦王嬴政(也就是後來的秦始皇)最衝動的行為莫過於在大殿之上殺了甘羅。那麼歷史上,小小年紀就立有大功、拜為上相的甘羅是否真的是被秦始皇所殺呢?
答案是很有可能!
一、被殺說
民間有關於甘羅之死的離奇傳說:宮中一位后妃下棋,甘羅看到這位后妃彎腰去撿棋子,就用手捏了后妃的腳。秦王嬴政本身有意饒過甘羅,不料這甘羅一點也不識趣,竟然大聲的說自己是故意的,秦王勃然大怒,不得不殺了甘羅。
這個傳說看似離奇,其實給了我們一個線索:不是說這個故事是真的,而是說這個故事裡面甘羅的態度可能是真的。
呂不韋作為輔佐嬴政的元老,居功至偉,但是嬴政羽翼豐滿之後,二人就產生了矛盾:呂不韋大權在握不放手,嬴政急於奪回權力。
甘羅和嬴政年齡差不了多少,又立有大功,嬴政一開始是非常喜歡他的,二人常在一起作伴論政,跟年齡相仿的玩伴差不多。
但是,甘羅年少有成,意氣風發,本身就有恃才狂傲的心態,又加上他是權臣呂不韋的得意門生,秦王嬴政的年齡又比他大不了多少,甘羅對呂不韋忠心耿耿,言聽計從,對嬴政卻未必。他只把嬴政看做玩伴,卻沒有重視其秦王的身份,甚至不把嬴政放在眼裡也有可能。更有學者推斷:甘羅是當時呂不韋安插在嬴政身邊的眼線,用於勘察秦王嬴政的一舉一動。
傳說的故事中甘羅恃才傲物,《大秦賦》中甘羅也是言必稱呂相,根本沒把嬴政這個秦王放在眼裡,又加上甘羅很可能是呂不韋與嬴政爭權的一枚棋子,嬴政不殺他才怪了。
我覺得被殺說還是很可信的,動機理由都成立。
二、昇仙說
這種說法出自《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四十回:燕太子丹在秦為質,聽說秦國背燕於趙,十分驚慌,就意圖結好甘羅,請求甘羅出謀劃策,讓自己平安回到燕國。突然一天夜裡,甘羅夢到手持天符的紫衣使者,奉天帝之命召自己迴天,遂無疾而終,得道昇仙。
這個就有點無稽之談了,這更可能是民間百姓對於小小年紀的幹羅的一種崇拜而進行的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