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王莽篡漢以來,我國曆史上的改朝換代模式,就多了一種。那就是掌握軍政大權的權臣發動政變或者兵變,從而在形式上滅了前朝,建立新的王朝。
圖解:大一統後第一位篡位的權臣王莽
這種例子在中國歷史上比比皆是,而且還進一步發展。到了時代十國時期,發展成黃袍加身這種形式。不過,這也是這類手段最後的輝煌了。
自北宋滅亡開始,不論是南宋還是元明清,這些朝代的終結,又恢復到了傳統的模式當中,再也沒有出現過兵變政變而終結舊王朝的模式。
傳統模式有兩種。
最普遍的就是民眾起義。義軍中某個首領滅了舊王朝,然後建立新王朝。
比如秦末農民起義後,子嬰向劉邦投降,最終秦王朝終結,劉邦之後成為漢朝創始人。
王莽的新朝,終結於更始帝的軍隊殺入長安。原本隸屬於更始帝的劉秀,最終在義軍中勝出,建立東漢。
元朝終結於朱元璋派軍攻破大都,元順帝北逃。大明朝正式取代元朝。
清王朝終結於武昌起義後,局面不可收拾,溥儀只能在形勢逼迫下退位。封建時代就此結束,從此進入民國時代。
還有一種就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
比如西晉最後的皇帝,是被匈奴建立的漢給俘獲的。
北宋靖康之變,趙佶一家,除了趙構都被金人一鍋端,然後送到了北方。
南宋最後的皇帝,被元軍逼得跳海,這才完全斷絕了宋的傳承。
明朝最後的永曆皇帝,被屬於清朝的吳三桂逼死,清朝也才算最終取代了明。
而王莽開始的第三種模式,到了五代時期迎來了最終模式,那就是黃袍加身。
1 黃袍加身的始作俑者:朱溫
人們印象中,這黃袍加身不是郭威先開始,然後趙匡胤照葫蘆畫瓢的麼?實際上並不是。這事兒最先乾的人是朱溫,只不過他規劃得一塌糊塗,失敗了,最後只能走向老路。
史書上說朱溫殺掉唐昭宗李曄,是為了另立新帝,藉此進一步控制朝廷。但仔細看來,並不是這樣。
這次兵變的過程是這樣的:
朱溫打下了長安,控制了昭宗李曄。天祐元年初的時候,朱溫藉口長安殘破,要求皇帝到東都洛陽。昭宗這時候已經是個傀儡,不得不照做。
不過朱溫自己倒是沒有跟著回洛陽,依然在關中帶兵。他的藉口是為了對付李克用等人,這些不服朱溫的軍閥結成聯盟,不斷和他對抗。
到了八月份一個晚上,朱溫的養子朱友恭和心腹蔣玄暉、氏叔琮,闖入洛陽宮中,殺了昭宗。
蔣玄暉這位鐵憨憨,本來是要除掉所有人的,但何皇后問他朱溫的命令是什麼?他想了想,朱溫只說做了皇帝,沒說別的,於是放過了何皇后一碼。
第二天,朱溫的文官心腹蔣玄暉和柳璨,逼迫何皇后下令,讓唐哀帝李柷繼位。
等朱溫趕回洛陽一看,事情不對啊?怎麼不按照自己想的來?但是新皇帝已經登基,他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朱溫為何下令除掉昭宗?就是為了把大唐的棺材板蓋上嘛。在他控制了唐昭宗之後,論權勢,朝中沒人能挑戰他,而且昭宗也封他為梁王,他已經不需要什麼虛名了。
圖解:朱溫稱帝藝術形象,他不在乎什麼禮節
他就想馬上改朝換代做皇帝,懶得搞什麼加九錫禪讓之類的禮儀。所以才命令心腹發動這次兵變的。他原本想著,除掉了昭宗,徹底滅了唐,他乘機上位,不用搞那些麻煩事兒了。
他計劃得挺好,讓手下人鬧事兵變逼宮,他自己在外假裝不知情。成功後,部下擁戴他即位,多麼簡單明瞭,多麼符合當時整個社會都是大頭兵控制的現實?
結果,兵變了,逼宮了,就差這麼最後一腳,朱溫還得等。
蔣玄暉和柳璨這倆文官沒跟上朱溫的思路。他倆認為,這篡位嘛,自然是得學曹丕篡漢司馬炎奪魏為晉那樣,一步一步來,所以這才又立了個傀儡。
朱溫手下的將領,也沒能體會老大的意圖,說除掉皇帝,就把別人忘了。
後來,朱溫找了些藉口,把蔣玄暉和柳璨這倆武將、蔣玄暉和柳璨這倆立唐哀帝的文官給除掉了。
然後,他不得不按照傳統的禪讓規矩,從哀帝手中奪取了皇位,正式改國號為梁。
可以說,朱溫這次兵變,並沒有達到他想要的目的。也許是他太高估了底下人的智慧,連他真正的企圖都看不出來。
又或者是文官們還是試圖按照自己的意思來,故意多此一舉再立了個傀儡。
可能朱溫也覺察到,他想改朝換代,文官士人雖然同意,但還想拿到更多主導權。所以,在這之後發生了“白馬驛事變”,朱溫徹底埋葬了士族的力量。
總的來說,朱溫透過不成功的示範,還是給黃袍加身奠定了基礎。
2 黃袍加身進一步發展:李嗣源和劉知遠
朱溫的後梁沒持續多久,後來被李存勖滅了。李存勖建立了後唐,但他自己也是被兵變給推翻的。好在推翻他的人,並沒有改國號。
這個人就是李嗣源,李克用養子,後唐第二任帝王。
圖解:李嗣源
李存勖執政末期,魏博軍這個自安史之亂以來就沒消停過的軍鎮又譁變叛亂了。莊宗李存勖看看手下這些個將領,沒人能搞得定,自己也早失去以往的勇武,只能啟用早就受猜忌的李嗣源。
李嗣源出兵後,部將們就開始各種策劃。首先他們譁變劫持李嗣源,然後和魏博叛軍攪合到一起,宣佈平叛軍隊和叛軍合成一支隊伍,對抗朝廷。
起初他還想向莊宗請罪來著,可是各方勢力一頓騷操作,最終引得莊宗李存勖不得不親自鎮壓他。
好在他運氣還不錯,來鎮壓他的軍隊中也有人譁變,並且幹掉了李存勖。李嗣源這才成為正式的盟主,入主洛陽,先當監國,再稱帝。
李嗣源這上位的過程,有半推半就,也有身不由己。相對於朱溫來說,部下的主動性更高,文臣們除了莊宗的心腹,大家都無動於衷。反正誰當皇帝還不是一樣,他們可不想學朱溫那些個手下,最後送了命。
不過整個過程中,還是發生了戰爭,雖然沒有朱溫那麼血腥。
到了劉知遠兵變的時候,這黃袍加身就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圖解:越劇《風雪寒梅李三娘》中劉知遠藝術形象
他做得更巧妙。
首先,他在北方太原安心發展,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在對契丹的戰爭中,劉知遠的名氣越來越大,也得到了更多人的擁護。
他控制了河東之後,對後晉朝廷的命令愛搭理不搭理的,但也沒有撕破臉皮。對契丹方便,他也不是一直對抗,比如他曾經派手下將領投降契丹。
公元947年的時候,契丹攻入中原,後晉最後一位帝王石重貴被擄走。
劉知遠知道機會來了,於是站出來振臂高呼,一邊給抵抗契丹的武裝力量物資援助,一邊斷了和契丹的聯絡,並且處死了不少在自己領地的契丹人。
在中原各階層的反抗下,契丹被趕了出去,耶律德光自個還成了木乃伊。不過契丹退出之後,中原亂成一團糟,群龍無首。
這時候劉知遠部下看到了機會,紛紛勸他稱帝。他假惺惺的推辭了幾次,直到中原的官員和百姓也加入勸進中,他這才在太原稱帝,建立後漢。不久後,他就從太原進入河南,平穩的接收了後晉的一切。
他這就比李嗣源做得高明多了。你看,劉知遠沒有弒君,那是契丹人乾的。他表面上也沒有和後晉翻臉,主要是部下的慫恿以及中原群龍無首、人們需要有人恢復秩序,他才不得不上位。
他自己宣稱的意思就是,當皇帝是保家衛國抵抗外敵的需要。
而且這個過程中,他只在對外的時候動用武力,中原內部各個勢力,他表面上沒有去鎮壓誰。即位之初,他甚至還沿用後晉的國號年號,直到後來局勢穩定了才改的國號。
可以說,他為後來真正的黃袍加身後優待前朝皇室,打下了基礎。
中原的文臣們也更進一步了,這次他們主動請求劉知遠從太原駕臨中原,維護秩序。
3 最終的黃袍加身:郭威成為集大成者,趙匡胤照葫蘆畫瓢
經過之前幾位帝王的騷操作,郭威算是總結了如何以最小代價完成黃袍加身的過程。
圖解:後周太祖郭威
和前幾位兵變的前輩一樣,兵變前他事實上也是勢力最大的。
兵變之前,前方同樣傳來契丹入侵的訊息,他這才帶著兵北上。
到了澶州,士兵把黃色旗子披在他身上,擁護他稱帝。接著簇擁著他回到京城,逼迫太后把軍政大權正式交到他手中,不久,郭威就正式稱帝建立後周。
在郭威稱帝過程中,似乎他部下比劉知遠的部下更積極。畢竟之前的軍士們,也就是鼓譟鼓譟而已,這次,他們直接搞了個黃色的旗子披在郭威身上。
或許,郭威準備得還不是那麼充分?
這時候趙匡胤也許是譁變的軍士之一,他看了整個過程。所以後來他起事的時候,才特地準備好黃色的龍袍——畢竟破旗子實在是不雅觀。
中原的文臣百姓們,估計早就習慣這事兒了。他們平靜的接受了一切,過後還十分擁護郭威。
縱觀郭威的黃袍加身過程,可以說是集大成者。
外部有戰事,手下人鬧事——朱溫時就定下的規矩。
部下得明白領導意思,多些主動性,文臣得配合——李嗣源、劉知遠的經驗。
至於說優待前朝皇室,如果不是劉贇老爹還沒等自個兒子即位就造反,估計他倒是能活下來,不至於被毒死。當然了,劉承勳這位劉知遠的幼子,還是得到郭威的優待的,他去世之後,還被封為王。
到了宋太祖的陳橋起事的時候,幾乎都是照抄郭威。最大的進步,或許就是他算是真正優待了前朝皇室柴家。
圖解: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
總結:
黃袍加身這一操作的核心程式,就是以武力直接逼迫,並且放棄了禮法的殼子。可以說,是把歷代兵變簡化到了極致,反正就是手下一頓鼓譟,皇位就換了。朱溫這位始作俑者,也許當初就不在乎自個的後梁是不是得國不正。
郭威即位後,也曾經把重要將領架空,讓柴榮能夠順利接位。可惜的是,這一造反程式,已經成熟,只要有人坐在那個掌控兵權的位置上,時機已到總會啟動。所以哪怕後周執政者把張永德等人調開,提拔名不見經傳的趙匡胤,這事兒還是繼續發生。
自朱溫起,兵變的手段變得越來越平和,不像最初那樣充滿血腥和大規模戰爭。或許,這算是一種進步?
不變的就是,整個五代,朝代的更替,都有點兒黃袍加身的影子,都是舊朝大將主導。
也許這就是那個戰亂時代不得已為之的手段,社會也普遍接受。縱觀五代王朝的更替,每個朝代都不長久,執政時都是前期治理得還算可以。
比如朱溫,這算是比較好鬥不講理的一位,他也推行過減輕農民負擔的政策。其他君主,也有賢明的一面。
但在那個戰亂的年代,很顯然文臣存在感不強,武人始終掌握著權力。那一旦社會出現問題,執政集團到了不得不換的時候,就無法和王朝穩定和平時期那樣換一群官僚就行,只能選擇換皇帝。
而黃袍加身,卻能在朝代更替中,減少戰爭和殺戮,最大限度的減少社會的波動。你看朱溫時期還比較激烈,到了趙匡胤時期就沒怎麼流血了。
五代五十年,嗯,很像是有一個任期一樣,任期到了就得下臺。既然都得下臺,那和平些不是更好?
至於說為何北宋開始,就沒這種情況發生?
或許除了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抬高士人地位之外,朝廷中執政的宰輔們,始終是輪換的,也是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