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曹丕繼承了曹操的勢力,逼著漢獻帝禪讓,登上皇位,劉備則祭出漢賊不兩立的口號,建立蜀漢。孫權既無挾天子之實,也無皇室後裔之名,今天且看他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三國霸主。
小霸王孫策
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是兵聖孫武的後代,浙江富陽人,字仲謀,其父是有江東猛虎之美稱的孫堅,其兄更是號稱小霸王的孫策。
孫權小時候便跟著父親和哥哥轉戰各地,見過世面,而且愛讀書,這使得他具備了文韜武略。孫權性格開朗,待人大度,雖然年齡不大,在父兄的軍隊中名望卻很高。
父親孫堅戰死後,有時還給哥哥孫策出謀劃策,孫策大為驚訝,高興之餘,為了歷練他,讓十五歲的孫權去做了縣長。這為孫權以後的治國理政打下基礎,以至於一代梟雄曹操都發出過,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慨。
吳下阿蒙
受命於危難之間
公元200年四月,孫策被刺客重傷去世,江東霸業落到沒滿十八歲的孫權肩上。
當時的江東才統一沒有多久,局勢相當不穩定,要不孫策也不會被暗殺。孫策死後,各方勢力更是蠢蠢欲動,地方,宗室叛亂層出不斷,孫權臨危受命,一一解決,很快在東吳樹立起了自己的威望。
眾臣折服,從孫權勸學的故事便可見一斑。
呂蒙小時候因為家窮沒怎麼讀書,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軍務,應該要多學習!”
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託。
孫權說:我只是讓你粗略地閱讀,大概瞭解歷史。你說軍務繁多,你能幫我忙?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很多。
呂蒙聽到很慚愧,於是開始努力學習。
後來魯肅和呂蒙一起談論議事,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你現在的才幹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下阿蒙了!
孫權漫畫
霸業初建成
在眾多文臣武將的輔佐下,孫權開始穩固江東。
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山越人經常騷擾的問題。山越人是秦漢時期百越的後代,逃進山林中,形成了自己的組織和社會,拒絕向孫權交租納稅,並經常騷擾東吳邊境。
為了一勞永逸解除後顧之憂,孫權調集重兵對付山越人。呂範、程普、太史慈、韓當、周泰等強將盡出,領兵合圍,將山越人的領袖抓獲。
群龍無首的山越人很快順從,強壯的青年人被派去充實軍隊,老人、婦女統一管理,從事農業生產。
從此後方得以徹底穩固,這為他下一步對外用兵奠定了基礎。
黃祖
斬黃祖屠夏口
內外安定後,孫權開始為父報仇,開擴疆域。
公元203年到公元208年五年內,孫權三次大舉進攻江夏郡,最終將黃祖擊殺,併吞並了江夏郡大部分地區。
黃祖被殺,十六年殺父之仇終於得報,為了洩憤孫權還下令屠城。可憐江夏城中百姓為黃祖做了陪葬。
火燒赤壁
赤壁分天下
在孫權躊躇滿志地想繼續進兵荊州時,曹操領兵南下,打亂了他的計劃,在他之前進入荊州地界。
孫權無奈,只能聯合劉備共抗曹操,發動了著名的的赤壁之戰。
孫權派周瑜領兵出擊,在赤壁和曹操的軍隊遭遇。
周瑜採納了大將黃蓋的計策,用苦肉計取得曹操的信任,說要投降曹操。然後用戰船裝滿柴草,巧借東風,燒掉了曹操大營。
曹操敗走華容道,狼狽北撤,死傷過半。赤壁一戰,曹操大傷元氣,結束了北魏一家獨大的勢頭,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這一年,孫權僅僅二十七歲。
奪荊州斬關羽
荊州原是為了聯合劉備抗曹暫時借給劉備的,劉備後來得到了益州,孫權屢次索要荊州,劉備都藉口不還,使雙方的矛盾激化。
後來因為曹操進軍關中,威脅了劉備後方,劉備提出講和,孫權也因為兵力不足,雙方商議將荊州地區分割,南郡、武陵和零陵由劉備管轄,而長沙、江夏和桂陽劃歸江東。
孫權想和荊州守將關羽搞好關係,以便共同抗曹。於是提出和關羽結成兒女親家,但關羽卻將求親的孫權使者大罵一頓,並說虎女焉嫁犬子。這使孫權非常生氣,於是下決心奪回全部荊州。
當時關羽正在圍攻襄樊,但卻在荊州也保留了重兵把守,為了防備江東偷襲,沒將軍隊全部調往襄樊。
東吳大將呂蒙假裝有病,請假回都城休養。關羽並沒有懷疑,因為他知道呂蒙平時就有病。
孫權派了一個無名的儒將陸遜去接替呂蒙的職位。陸遜到任之後,馬上給關羽寫了一封信,信中極力地吹捧關羽,說自己是關羽的忠實粉絲,仰慕已久,請多多指教。
關羽見信後,信以為真,放鬆了警惕,將荊州的兵力大部分都調到襄樊助攻去了。
孫權得到資訊之後馬上發兵,他讓呂蒙為先鋒沿江前進,趁黑夜俘虜了江邊的守軍,然後向荊州其他地區進軍。
到了南郡時守城的糜芳很吃驚,沒想到江東的軍隊會來。因為原來就和驕橫的關羽有矛盾,加上兵力無法守城,糜芳便開城門投降了。呂蒙對關羽部下很照顧,沒有妄加殺戮。
關羽知道南郡失守後,連忙撤兵南下,然後派使者到南郡探聽訊息。
呂蒙熱情迎接,盛情款待使者,還讓他和關羽將領的家屬們見面。
呂蒙這一手軟的措施非常奏效:使者回去後,將領們聽說自己的家屬照顧得比原來還好,便沒有了收復南郡計程車氣了。
關羽見將士們毫無鬥志,只好到麥城固守,孫權派人去勸降,關羽假裝投降,將旗幟和假人樹立在城牆上,自己趁夜突圍。將士們都各自逃命去了,跟隨他僅有十幾個親信。
孫權最後還是將關羽父子抓獲,開始不想殺關羽,但眾人一致勸說,最後將關羽父子斬首,荊州到此全部奪回。
義薄雲天關雲長
改元開國
殺了關羽,劉備當然不會善罷甘休。在緊接著曹丕稱帝后。劉備打著為關羽報仇的名號,發動了夷陵之戰。
結果,八百里連營被東吳陸遜一把大火燒個精光。劉備惱羞於夷陵慘敗,一病不起,亡故於白帝城。
當初曹丕稱帝時,孫權怕劉備報仇奪取荊州,便和魏朝講和,被曹丕封為吳王。
曹丕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江東的遙控,要求孫權將自己的兒子送到魏國都城做人質。孫權不肯,曹丕以此為藉口,發兵攻打江東。
孫權為了對抗曹丕,又派人向劉備請求和好,劉備此時已元氣大傷,自知無法收回荊州,為了不至於唇亡齒寒,也同意了。
江東和魏國斷交,和劉備重新修好,這使曹丕很是惱火,親自率領軍隊討伐東吳。
孫權採納了徐盛的計策,一夜之間在長江南岸用木樁和蘆葦造了無數的假城樓,連綿數百里遠。第二天,曹丕以為江東早有防備,只得喪氣地退兵而去。
黃武八年,孫權趁魏明帝年輕,吳國與蜀漢關係較好的時機,稱帝建立了吳朝,改元黃龍。史稱吳國大帝孫權。
三國局勢圖
晚年昏庸
到了晚年,孫權卻變得昏庸起來,也許和年齡大了有關係。自古老年皇帝重猜疑,孫權也沒能逃脫這個規律。
他為了監視文武大臣,專門設定了兩個官職:校事和察戰,孫權大加重用這些校事官,使很多的大臣無辜受到陷害,這些錯誤傷透了大臣們的心。
公元251年的冬天,孫權在到南郊祭祀後得了風疾,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安排好後事後,於第二年的四月病逝,終年七十一歲,諡號“大皇帝”,後人稱他為東吳大帝孫權。
東吳大帝
孫權作為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久的帝王,早期表現可圈可點。透過自己的聰明才智,穩定了吳國的統治,維護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可惜晚年因為個人喜好的緣故,帶來黨爭,又不聽勸諫,導致了人才凋零,許多無辜受累,加速了吳國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