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秦國名將白起以殺神人屠為名,那麼他為何會有此稱號?據說他以一己之力就滅掉戰國一半軍隊,在引雀之戰中斬首韓魏聯軍二十四萬,在華陽擊殺趙魏聯軍二十萬,公處三次使楚國只剩下十萬餘人,最出名的應該是在長平之戰中坑殺了四十萬趙軍,也因此被稱為人屠。那麼白起是如何坑殺的四十萬趙軍?在秦趙兩國長達三年的長平之戰中,由於趙國的糧食產量低於秦國,當時的趙軍糧草稀缺,無奈之下趙國用紙上談兵的趙括換下了廉頗,秦國這邊白起上線,抓住時機截斷趙軍糧草。

四十萬趙軍投降,但白起卻選擇把趙軍全部坑殺,只留下二百四十個年紀小的兵卒回去,就我們現在來看,四十萬人光是殺都要殺幾天,如果坑殺的話需要更長時間,那麼白起為什麼要選擇殺掉又投降的趙軍?如何坑殺這四十萬趙軍的?在一九九五年五月的某一天,這件事情的真相浮出水面,在山西省某地,當時的兩名村民在耕種之際突然挖出了一些屍骨,驚慌之下他們急忙上報,在考古人員的多是勘測之下,他們發現此地就是長平之戰,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的地方。但經過法醫檢測,在一百多具屍骨中,只有一名可能是被活埋的,其餘的大半都缺少頭骨,而當時秦國正在貫徹商鞅推行的軍功爵制度,即以斬殺敵軍首級數量作為評定賞罰標準,所以可以推測出當時應該是在兩軍交戰時殺掉了差不多一半人,也就是在戰爭中死亡的有二十多萬人左右,他們的頭顱都被帶走用來統計戰功。

所以在挖掘出來的屍骨有很多是屍身分離的,而剩下的大多數屍骨上還有刀劍砍傷的痕跡,據專家推測,他們應該是被殺死之後才埋屍於此的,而不是被活埋而死,所以不能說他們被坑殺而死,那麼就算投降的趙軍沒有那麼多,但至少會有二十萬。白起又是如何將那麼多人殺掉的?那麼多俘虜被殺時為什麼沒有人反抗?這就不得不提一下趙軍投降前的情況了,當時趙軍臨時換將,更是把經驗豐富的廉頗換成了趙括,趙括因為之前煙雨之戰時趙軍大敗秦軍,因為當時的秦軍沒有那麼強大,而白起則正是利用敵軍輕敵自傲的想法,佯裝被打敗,引誘趙軍深入秦軍埋伏,更是趁機切斷了趙軍的後方補給支柱,讓趙軍發生了斷糧危機。秦昭襄王趁此機會更是全國動員,凡是年滿十五歲的都要上戰場,一方缺糧,將領還自視甚高,一方糧草充足,還有後方士兵源源不斷的補充,結果顯而易見,趙括在亂戰中被殺死,剩下的趙軍沒有了首領,方寸大亂,最後只能投降。

那時他們已經斷糧四十六天,就算是最強壯的人也抵不住飢餓,而被俘後秦國顯然不能養著他們,在長達三年的長平之戰中,不僅是趙國糧草稀缺,秦國也差不多將之前的積累都花光了。所以他們沒有多餘的糧食來養這些俘虜,更別說這些人都是趙軍的主力,作戰經驗豐富,而且他們對趙國忠心耿耿,如果把他們放回國讓他們活下來,就相當於放虎歸山,秦國一旦發生動亂,這些人群起而攻之,很快就會讓秦國元氣大傷。在這樣的情況下,趙軍的結局已經可以預料,更別說當時秦昭襄王就在河內督戰,面對這些投降的趙軍,他很清楚,如果不殺了他們,那麼趙國將來一定會死灰復燃,為秦國統一天下造成巨大的阻礙,因此才有了白起坑殺降卒的命令。當時的人們對於降兵的處理一般是放歸國內,並認為將領如果殺了俘虜,未來會遭遇不幸,因此大多數情況並不會殺降兵,而只是殺降將,但白起還是殺了那些人,從大局來看,他此舉殲滅了趙國的有生力量,為秦國的未來打下基礎。從另一方面也是秦昭襄王的命令,更是為了白起自己,在當時秦國有規定,兩軍交戰,如果你打勝了,但犧牲的人數多於對方,那麼就會受到懲罰,犧牲的人數相當,則不獎不罰,只有犧牲的人數少於對方才能得到獎勵,而秦軍之前已經犧牲了三十多萬人,趙軍才犧牲了二十多萬人。

於公於私,白起都只能殺掉那些俘虜,才能保證自己的地位,那麼白起又是如何坑殺掉這二十萬趙軍的呢?據說為了能夠更快速地殺掉趙軍,白起首先提出只要放下兵器才會讓他們吃飯,其後把它們分為十個營,然後尋找十個地形崎嶇的山谷,把趙軍騙到山谷裡之後再高處射殺。他們面對有備而來的秦軍,早已餓得不行的趙軍當然無法抵擋,最後滅亡也是理所當然的,在他們死後,秦軍再把他們埋葬,長平之戰在趙軍死亡四十五萬士兵,秦國死亡三十多萬士兵之後結束,其後趙國幾乎滅亡,國內據說已經沒有青壯之人了,而秦國也不遑多讓,雖然戰勝了趙國,卻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所以之後秦昭襄王才會聽從范雎的意見,停止攻擊邯鄲的腳步,開始休養生息,白起的一生可以說是都在戰爭中度過的,曾有人評價白起,說他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他擅長在戰爭中根據不同的狀況採取不同的對敵之策。直接殲滅敵人,擊殺對方的有生力量,這也與當時的秦國國策有關,為了秦國更加強大,那麼必須削弱其他國家的力量,只有透過殲滅敵人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從白起的一生可以看出,他正是秉持著這一思想,才會在幾次戰役中痛下殺手。在他的有生之年滅殺了一百多萬人,幾乎滅掉了戰國時期的一半軍隊,為秦國的統一加快了速度。

18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古代決鬥:規矩還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