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建議朝鮮以夷制夷。
《江華條約》刺激了清政府,傳統的宗藩關係已不能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清政府對朝政策由消極應對轉向積極干預,有贊成閉關鎖國到建議朝鮮主動與歐美各國簽約,以致“以夷制夷”之效。
1875年李裕之奉使來京,會面李鴻章,常道及於備禦俄人應付日本之方,李鴻章幫其分析利弊,11月,李裕之因將話傳至朝鮮而被解職回家,12月,李裕之質疑以敵制敵策略,及朝鮮朝堂拒絕與各國立約建議。
朝鮮地圖
1880年7月5日,朝鮮政府派出禮曹參議金弘集為首的修信使團訪日,以解決日朝間仁川開港、米穀禁輸與改正海關稅則等懸案。日本政府拒絕朝鮮政府的合理要求。金弘集六次訪問中國駐日公使館,與公使何如璋、參贊黃遵憲討論國際大勢及朝鮮外交政策。9月6日,何如璋命黃遵憲撰寫《朝鮮策略》一冊送金弘集。《朝鮮策略》認為對朝鮮威脅最大的國家是俄國: "策朝鮮今日之急務,莫急於防俄。防俄之策如之何,日親中國,結日本,聯美國,以圖自強而已。”又獻自強五策,主動開國,練新軍,廣貿易,採西學,開利源。金弘集是李鴻章“以夷制夷”外交的知音,他認為:“朝鮮的鎖國制度既然已經被打破,就不能迴避與歐美列國開始國交,必須確立適當的外交政策”。後朝鮮高宗詢問大臣對《朝鮮策略》的意見,決定採納清朝的建議,對外與歐美列強建交。
金弘集
清朝主持朝鮮與歐美締約,
《江華條約》締結後,第一個進入朝鮮的國家是美國,朝美締約,是中朝兩國協調外交政策的結果,經過中朝美三方的往復協商,1882年5月22日申榷、金弘集與美國薛斐爾在《朝美通商條約》上簽字,第一條仍是“朝鮮為自主之邦”,與朝日《江華條約》比較,《朝美通商條約》卻有所改善,減輕了對朝鮮主權獨立的損害,但它仍是一個不平等條約。
李鴻章最為得意、朝鮮政府最為重視的是條約第一款明訂“若他國有何不公輕藐之事,一經照知,必須相助,從中善為調處,以示友誼關切"。這段話照錄1858年《中美天津條約》。薛斐爾認為這一條類似援護條約,不便訂入通商條約。李鴻章堅持寫上這一條,是想借美國之力,牽制日本對朝鮮的侵略,但美國人並不重視它。
事態的發展似乎證明了李鴻章的預見, 《朝美通商條約》成了朝鮮與歐洲列強建交的通用模式。條約剛剛簽字,英國人就趕到朝鮮來了。英國人還在譯讀約稿,法國人又來了。英國人怕法國人後來居上,一字不改地趕快簽訂了《朝英通商條約》,距《朝美通商條約》簽訂只有15天,接著,德國也與朝鮮簽約通商,朝美、朝英、朝德三個條約都是在馬建忠、丁汝昌的介紹主持下籤訂的。
馬建忠
丁汝昌
從後來的歷史來看,朝鮮與歐美各國立約通商,確實對日本侵朝起到了某種程度的牽制作用,;但西方大國是從更廣闊的的範圍看待與朝鮮關係的,他們絕不會為小國朝鮮的利益犧牲自己。相反,他們往往以犧牲朝鮮的利益為代價,換取日本的合作。自助才有天助,只有在朝鮮具有相當的自衛力量時,以夷制夷才會發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