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完善文官體制的建立幫助帝國建立起先進的政治制度

明朝的政治給後人的一個印象,就是好像機器一樣在執行,其實這樣的評價,似乎有兩個層面的意思。

一方面是明朝初期之後的政治體制,不斷走向完善,特別是內閣制度建立之後,再加上科舉制度的廣泛推行,使得明朝逐漸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官僚政治體制,而這種政治體制恰恰是明王朝,能夠不斷走向強大的重要保證。

《陔餘叢考》載:"倦勤者,即權歸於奄寺嬖倖。且獨斷者又為權奸竊顏色、為威福卻上不知。主德尚如此,何以能延此百六七十年而天下不遽失,此誠不可解也!"

而另外一個層面的意思,似乎有些貶義,因為明朝晚期逐漸走向衰落,其實也是因為這種文官政治體制的不斷髮展。

在完善的文官體制下,我們可以發現,皇帝的勤政與怠政,似乎對於王朝政局的發展,並沒有什麼顯著影響。

因為這種文官體制,實在是太機械了,這就造成了整個政治統治模式的僵化,因此我們說即便萬曆深居後宮數十年,明王朝依然在繼續發展。

當然本文還是要重點強調,完善的官僚政治體制,對於明朝發展的一個積極作用,丞相制度的廢除,有效解決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這直接結果便是君主專制不斷加強。

而隨著丞相制度的廢除,幫助皇帝處理朝政的內閣制度開始形成,雖然其起著和丞相相類似的作用,但是由於其缺乏所謂的名聲,這使得明朝時期的皇權,完全不需要將其視為自己的對手。

如此一來,政治上的穩定,則為大明王朝的發展,提供了政治保證。

明朝對於疆域的統治力不斷增強

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國家實力評定標準中,國家的政治、經濟以及軍事、文化實力固然是重要的,但是還有一點不容忽視,那便是王朝的統治範圍的大小。

從三代開始,我們就可以明顯看出,夏商周的勢力範圍在逐漸擴大,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各諸侯國對於自己勢力範圍的經營和擴張,使得秦朝統一天下之後,成為中國日後封建王朝勢力範圍的雛形。

秦朝以後的歷代封建王朝統治者,無不將能夠擴大王朝領土,作為奮鬥目標,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南方地區的開發,使得隋唐時期的南方,也成為封建王朝的有效統治區和重要經濟區。

宋、遼、夏、金、元時期雖然是多民族政權並立的歷史階段,但是這並不影響日後大一統王朝的出現,元朝的統一及其所推行的行省制,將西藏、雲南以及臺灣之地,納入其封建統治體系當中。

而在此前西藏以及雲南地區,都是獨立的少數民族政權,雲南地區雖然在隋唐時期,曾經以南詔國的身份,成為中原王朝的朝貢國。

但是這種關係並不穩定,甚至在唐朝時期出現了激烈的戰爭,明朝建立之後,在西藏地區建立起羈縻統治,但是卻對雲南地區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控制力。

明朝統治者對於雲南是頗為重視的,為了能夠有效統治雲南,明朝進行了大規模的移民和派軍駐守,這使得雲南在元朝時期,成為王朝地方建制後,再一次受到了中央王朝政府的強大控制力。

此外,明朝在雲南地區推行的宣撫司、宣慰司,等於當地土官聯合治理的行政統治方式,實際上也表明明帝國的控制力在不斷增強,這也是其綜合國力增強的重要表現。

《明史》載:"御夷之法,來則安也,而不在攻取也。且今水西已納款,惟有明定疆界,亦俾自耕牧,以輸國賦。如若設官屯兵,此地四面孤懸,築城守渡,轉運煩費。"

經濟與人口的飛速增長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人口,其實在明朝之前並未出現井噴式的爆發,即便在全盛的西漢和唐朝天寶時期,人口也並未曾突破一億人。

不過這種情況在明朝時期出現了劇烈變化,人口數量的急劇增長,成為明朝時期的典型特徵,成為明朝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重要明證。

根據今天學者們估計,南宋末期由於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不抑兼併政策的推行,當時的人口勉強能夠達到億人,但是到了明朝後期,人口居然能夠達到驚人的1.5億人。

葛劍雄先生甚至將晚明時期的人口估算到了1.9億,如此大規模的人口充分說明,明朝的國力在當時已經非常強大。

人口紅利的來臨,使得明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空前發展,由此為整個王朝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勞動力。

明朝時期在社會經濟方面的發展十分寬泛,特別是手工業生產尤為發達,包括鐵、造船以及建築等等,傳統手工業方面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等同樣發展動力強勁。

《明史》載:"於是產茶地皆設茶課司,又定稅額,陝西以二萬六千斤有奇,四川以百萬斤。又設茶馬司於秦、洮、河、雅等州,西方諸部落,行茶之地五千餘裡。"

鐵的產量在宋朝時期僅僅能夠達到7.5萬噸,這在當時其實也不少了,但是明朝居然能夠翻一番達到15萬噸。

而與之同時期的英國,鐵產量也僅僅只有7萬多噸,由此可見當時明朝在全世界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其綜合國力當在世界前列。

9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八路軍正在開會,日寇大舉來犯,賀老總一拍桌子:滅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