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為了加速提高鋼鐵產量,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開會議。
決定把當年全國鋼產量由原計劃的620萬噸提高到1070萬噸。
也就是說要比1957年的535萬噸增加一倍!
當時,新中國能生產鋼鐵的大型企業並不多,而成立不到2年的“一汽”首當其衝地成為了鍊鋼的主力軍。
剛剛成立的“一汽”
為此,吉林省政府分配給“一汽”的任務是:
要在1958年年內生產鋼35000噸,鐵25000噸。
另外,還要給兄弟單位制造84立方米容量的鼓風機200臺,1000瓦電動機200臺,10萬噸軋鋼機1套。
為了響應中央的號召,“一汽”迅速把製造鍊鋼裝置的任務分配到有關車間。
同時,“一汽”還動員全廠員工先後設立了鋼鐵車間、鍊鐵廠、耐火材料廠和煉焦大窯,掀起了大鍊鋼鐵的熱潮。
“一汽”工人運輸材料
就在北戴河釋出“鍊鋼令”的同時,整個“一汽”也沉浸在“超前生產”的美好願景中,甚至還提出了目標規劃:
三年達到年產6萬輛,五年達8萬輛,十年達15萬輛,十五年達到年產30萬輛!
這還沒完,為了發揮“一汽精神”,廠委又修改了計劃:
在不增加國家投資的情況下,透過大搞群眾運動和大鬧技術革命,在最短的時期內,使生產能力由原來的年產3萬輛躍進到15萬輛。
於是,著名的“班產250輛”運動就這樣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廠領導在“班產250輛”擴建工地勞動
對於當時的“一汽”來說,要完成如此龐大的指標,除了全廠員工的十足幹勁以外,在廠的蘇聯專家也是他們的依靠。
在生產指標下達之前,蘇聯專家在忙著為“一汽”設計載重卡車。
在第一輛“解放牌”卡車投產後,蘇聯專家發現了一些問題:
中國的道路交通條件和氣候都和蘇聯差別很大,以“吉斯150”為原型的“解放牌”汽車經常會發生一些動力方面的過載問題。
吉斯150型
為了提高車輛行駛的最高速度,蘇聯專家將化油器從K80型更換為231G型,儘量減輕了發動機飛輪的重量。
為了解決駕駛室悶熱和溫度偏高的問題,蘇聯專家在水箱部分加入了六葉彎角風扇水箱散熱片。
經過一年多的設計研發和改造,1960年6月,“改進型解放牌”汽車正式投產。
聽聞“一汽”將要大鍊鋼鐵,蘇聯專家也曾提出過自己的想法:
他們認為,可以將部分生產線用於鋼鐵生產,其餘的仍需按照預定計劃進行技術研發。
但廠委否決了蘇聯專家的提議,並要求蘇聯專家也加入到“鍊鋼”運動中。
蘇聯專家對於鋼鐵生產並不是很感興趣,但畢竟拿著中國的高薪,面子上是抹不開的。
於是,部分蘇聯專家組圍繞熔爐技術提出建議:
為了防止熔爐爆炸,蘇聯專家建議在入孔處安裝鋁板或銅板。
由於鋁、銅的數量並不多,經廠領導向專家解釋後,蘇聯專家和一汽技術人員共同研究出了用鐵來代替的方法,既防止了爆炸,也節省了鋁銅板。
“一五計劃”末期,新中國的重工業設施已基本完成。
考慮到外援的成本很高,黨中央提出了“自力更生,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從這一時期開始,蘇聯的援助逐漸減少。
而這一時期又恰好是“大躍進”的高潮,在“一汽”內部,蘇聯專家的工作受到了一定的衝擊!
在接到中央“大鍊鋼鐵”的任務後,“一汽”的車間廠房包括員工住宅區,都燃起了鍊鋼鍊鐵的爐火。
“小土群”
這種全廠大鍊鋼鐵的盲目做法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隨著“小土群”的迅速膨脹,問題日益暴露出來:
一下子建起這麼多的鍊鋼鍊鐵爐,需要大量的耐火磚和焦炭,正常的渠道是無法保證完全供應的。
為了完成任務,有些人便到供應處倉庫去偷,造成了不少儲存物資的損失。
蘇聯專家伊萬努希金是鑄工方面的行家,多年來一直和鋼鐵打交道,懂得冶金的常識。
他對這種只追求指標,不顧浪費的錯誤做法,很不贊成,在目睹“一汽”大鍊鋼鐵的亂象時,它曾向廠領導提出意見:
表示大鍊鋼鐵是得不償失的!
但很遺憾,他所提出的建議並沒有受到廠裡的重視。
此外,“一汽”內部好不容易制定出來的規章制度也遭到了破壞。
按照蘇聯專家的設定,技術人員就是研究技術,一線工人就是一線工人,廠裡的每個人都各司其職。
但為了響應中央提出的“主人翁精神”,不少技術骨幹都被下放到一線去生產。
導致產品質量無人把控,生產問題也無人解決,產品的優劣可想而知!
對此,蘇聯專家卡基林提出了異議:
他認為大工廠生產一定要分前後方,前方就是生產者,後方就是專業技術、設計部門。
好比印書,技術人員把版排好了,生產工人只要按規矩操作,根本不會出現錯誤。
而現在一切都亂套了,前方和後方相互干預,無法做到正常生產。
但同樣,這個建議也不被接受。
隨著運動地不斷深入,“一汽”和蘇聯專家產生了一定的矛盾。
廠委認為,蘇聯專家過分保守了,生產環節和制度的執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情。
而蘇聯專家認為,他們有義務保證“一汽”的正常建設和執行。
於是,“一汽”內部出現了反對蘇聯專家的聲音:
有人認為,向蘇聯專家請教用處不大,只會延緩生產進度。
不少脾氣有些執拗的蘇聯專家在受到冷遇後,便消極起來,工作也不怎麼積極了。
1960年,由於中蘇分歧太大,蘇聯撤走了在華的專家,援助就此停止。
1390名專家帶走了大部分的技術資料、工程圖紙。
與此同時,蘇聯還大量減少各種關鍵裝置、關鍵部件和成套裝置的供應,直至最終完全斷供。
這些裝置和部件大部分是當時中國無法獨立製造的。
這對於當時中國的工業生產影響有多大可想而知!
當然,“一汽”在蘇聯專家撤走後仍然進行了自主研發的工作,但由於缺乏經驗,設計出來的產品瑕疵太多。
例如,參照蘇聯“吉爾157”車型試製出來的兩批越野車,穩定性很差,一時之間是無法解決的。
質量不合格的汽車肯定是無法下放到市場的——在蘇聯專家撤走的當年,“一汽”只生產了1000多輛合格汽車,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