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男性為中心的中國封建社會,政治權力緊緊操縱在從皇帝、大臣到縣吏的男性手中。但是,就是在男性牢牢控制的政治領域,仍然有幾位小腳女人掌握了生殺予奪的最高皇權,西漢的呂雉、北魏的馮太后、唐代的武則天、遼代的蕭太后、清代的孝莊皇后和清代的慈禧等,都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女政治家,她們的所作所為都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在此,我們重點講講前面提到過敲山震虎殺掉韓信的呂雉以及武則天、慈禧,我們暫且不講她們掌權後如何施政,而是先關注她們的龍床政治,看看她們如何從皇帝的背後走向前臺,走向權力的最高峰。
三個“火槍手”
要說歷史上最著名的女強人,前三名當仁不讓的一定是呂雉、武則天和慈禧。
呂雉不是天生的女強人與謀略家。當年,不到20歲的乖巧姑娘呂雉,聞父親言劉邦有副富貴相,自己偷看一下,沒絲毫怨言地接受了父親對自己終身大事的安排,嫁給大她15歲且滿口雌黃的中年亭長劉邦,婚後生女兒劉樂,兒子劉盈。
劉邦稱帝8年間,呂后協助鎮壓反叛、打擊割據勢力,為鞏固劉氏家族的統一西漢政權立下大功。同時,呂后也練就成為一個堅毅果敢、善權謀的女政治家。
不過,在愛情方面,劉邦卻離呂雉越來越遠。劉邦越來越寵愛戚夫人。戚夫人擁有小三的標準配置:年輕美貌、嬌嗲善媚,還多才多藝,擅長劉邦最喜歡的楚歌和楚舞。她終日與劉邦恩恩愛愛,使劉邦完全冷落呂雉。還想讓劉邦廢掉呂雉的兒子劉盈改立自己的兒子如意為太子,由於眾大臣的反對才沒有得逞。
對於呂雉來說,戚夫人不僅是情敵,也是政敵。劉邦死後,呂雉成了皇太后,第一件事就是報仇。將恨之入骨的戚夫人關起來,剃掉她的頭髮,脖子上加個鐵圈。讓她穿上囚衣,天天舂米。在聽到戚夫人唱《舂歌》抱怨之後,呂雉把戚夫人的兒子如意毒死,把戚夫人斬斷四肢、挖了雙眼、燻聾雙耳、毒成啞巴,然後扔進廁所,送她一個稱號,叫“人彘”。
呂雉終於贏了戚夫人,輔助兒子坐穩了江山。她大力發展外戚勢力,同時讓呂氏和劉氏聯姻。她瘋狂,偏執。但歷代史官卻承認,呂雉是個很強大的政治家。“孝惠皇帝高後之時,黎民得離戰亂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後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稀,民務稼穡,衣食滋殖。”她無為而治,讓老百姓過得和諧而滋潤,為之後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基礎。
武則天是另一個談到中國古代女政治家時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名字。她聰明機智、城府深厚、計謀出眾,同時貌美如花、心腸狠毒。
在輔佐唐高宗李治近30年後,親臨帝位,自封“聖神皇帝”。改大唐為大周,成為中國封建史上空前絕後的女皇帝。她從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歷史功績,昭然史冊。
武則天原名武曌,唐太宗李世民時期被選入宮中,被封為“才人”,賜號“武媚”。李世民逝世以後,作為先帝眾多嬪妃之一的武則天到感業寺出家為尼,不過最終被李治召回。當然,武則天在深宮之中獨立奮鬥,單純地依靠皇帝的保護是不夠的。李治有那麼多老婆,自己不過是其中之一,今天他喜歡著寵著,改天就會同樣寵著別人。
武則天的一切還需要自己奮鬥,只有權力才是永恆的。於是,就有了那個讓人聞風喪膽、令後宮爭鬥的殘忍程度再上一個臺階的故事:武則天生下一個冰雪聰明的女兒,李治非常寵愛。然後,有一天,王皇后過來探訪,但武則天不在。王皇后走後,武則天就回來了,李治也跟著來了,卻發現安定公主死了。
這下,王皇后就成了唯一的犯罪嫌疑人。於是,武則天聲淚俱下地向李治控告,聲稱是王皇后殺死了安定公主。李治信以為真,最終廢掉王皇后。安定公主之死,歷來是千古懸案,但無論如何,心機不夠的王皇后成了犧牲品。武則天則得以登上後位,並且開始輔佐身體不好的李治,在李治死後成為至尊紅顏一代女皇。
最後一位則因為距離我們最近而同樣大名鼎鼎——慈禧。和呂雉一樣,她也是一位無冕女皇。
慈禧生於道光十五年(1835年),死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卒年74歲。她的一生,幾乎與中國近代史相始終。慈禧在咸豐帝在世時,就常常幫皇帝批閱奏摺,從中學到了不少帝國大事。也是從那時起,她就表現出不同尋常的政治才能和判斷力,她對政治有著其他女人難以理解的興趣。
咸豐帝看出了這點,因此在他的遺囑裡表明讓肅順等八大臣理政,再用兩宮皇太后來牽制八大臣。但他卻沒有明確皇權到底由誰來執行,這使得兩宮皇太后和八大臣的矛盾日漸加深。但慈禧卻明白要想和東太后慈安和以肅順為首的八大臣相抗衡,她必須尋找一個強有力的合作者,她看中了咸豐帝的弟弟恭親王奕——道光帝的第六子。他具有非凡的政治才能和良好的外交能力,但因為咸豐帝的嫉妒心理使他被排擠在最高權力集團之外。
咸豐帝逝世時,奕不在熱河而在北京,慈禧透過秘密的方式聯絡了奕,並且透過奕獲得了外國使臣支援“兩宮皇太后垂簾,親王輔政”的制度。在肅順等人的疏忽下,慈禧和奕在熱河見面了,並且商議和策劃了“辛酉政變”,扳倒了以肅順為首的八大臣,正式開始她的第一次垂簾聽政。
本來,皇權鬥爭,互相利用而已。之後,奕就變得成為如同慈安般的絆腳石,慈禧開始頻繁找藉口來打壓奕。奕不得不臣服於慈禧,最終被排擠出最高權力集團。兒子同治帝之死成就了慈禧的第二次垂簾聽政,慈禧選擇了既是自己的侄子又是自己的外甥的光緒帝來繼承大統。因為當時光緒帝的年齡還小,嗜權如命的慈禧又可以重新掌握至高無上的皇權了,從而走上權力的巔峰。
鋪床革命、垂簾聽政
女人,在中國古代封建權力系統中,本來就沒有一席之地。但偏偏皇宮裡的女人要時時與權力為伴,所有的後宮鬥爭都與權力相關。被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的女人們,要想掌握權力,唯一的辦法就是獲得皇帝的寵愛,為了得到皇帝的寵愛,她們可以不擇手段。當她們百般獻媚,獲得皇帝寵愛並一步步染指最高權力的時候,我們發現,這其實是一場鋪床革命,兵不血刃,而天下已經聽令於她們。
所以,一代女皇武則天,初入皇宮就深得李世民的寵愛,被李世民賜號“武媚”。但李世民日漸老邁,逐漸被忘記的武則天開始與李治曖昧。李世民死後,武則天不得不被髮配到感業寺。按說,以後的生活只能青燈古佛,但武則天是一個絕對不會甘心了此一生的人。她抓住了李治進寺祭拜父親的機會,見到李治,百般訴衷腸,終於使得李治從此留戀尼姑庵。然後,一步步地將自己接回大明宮,所以才有了後來的至尊紅顏。
同樣選秀出身的慈禧,俊美可愛,嬌媚迷人,在眾多的妃嬪中脫穎而出。她自己曾得意地對別人說:“入宮後,宮人以我美,鹹妒我,但皆為我所制。”
這或許是慈禧的自戀之詞,但我們知道咸豐是個不爭氣的風流天子,面對風雲變幻的局勢,他一籌莫展,追求聲色,貪圖玩樂。《十葉野聞》記載了咸豐帝迷戀那拉氏的情景:“當文宗(咸豐帝)初幸慈禧之日,頗有惑溺之象,《長恨歌》中所謂‘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者,彷彿似之。”
咸豐留戀聲色,身體漸差,慈禧就開始協助整理奏摺。繼而閱覽各省章奏,逐漸地就變成多數自己作主。而且,慈禧聰明伶俐,也因此更博得咸豐的歡心。
咸豐死後,她一步步開始垂簾聽政,將整個大清朝握在自己手中。
女人最多半邊天
中國封建社會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男性強權社會,雖然也有如呂雉、武則天般最終登上權利最高峰的女人,但一切不過是曇花一現。呂雉死後,大漢朝仍然是劉姓的天下,武則天死去,大周朝也滅亡,而慈禧,更是被視為亡了清朝的一等罪人。是的,由於宗法制度的存在,最終權力還是迴歸男性,女人,最多半邊天。
女性參政,在中國封建統治割據的演變中是特例,不是依靠制度,而是依靠出現雄才大略的女性。但是王權的更替,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從經典的唯物主義哲學觀點出發,女性的參政,將更加全面體現社會階級生活和階級矛盾,也將全面改良社會的統治格局。慈禧太后操縱皇權,使封建社會走向了窮途末路。她實行垂簾聽政,掌控朝中軍政大權,這也為大清王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呂后與武則天,在中國王朝更替的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她們的專權朝政,在中國帝王的傳承中,給予歷史一種女性的統治方式,儘管有些違背封建社會的傳統思想,她們能夠上臺執政,或多或少給歷史帶了一些進步,開創了一種新的政治統治格局。
但是,這些靠的僅僅是少數女性的個人能力和出人的智慧手段,女性當權原本就是“不正常”的,是“國禍”,總會有人出來“合法合理”地將其推翻,因為封建皇權說到底只是一個男性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