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27日,歷時三年多的朝鮮戰爭終於落下了帷幕,這天的朝鮮板門店天氣如當天朝鮮人民的心情一樣十分晴朗,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場的其他美國人,這天是《朝鮮停戰協議》的簽訂日期,但作為戰爭的主要一方南韓的代表人卻沒有到場,因此也缺少了南韓的簽字。
先來談談朝鮮戰爭是由誰引發的,先說結論,最關鍵的兩位人物是金日成和李承晚。朝鮮半島自1910年起就被日本所統治,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朝鮮被美蘇兩國軍隊所"解放"。最後根據兩國達成的協議以今天的三八線為邊界,南北兩個區域由美國和蘇聯分別接受日本的投降。美蘇兩方意識形態的不同,導致冷戰開啟後於朝鮮半島分別扶持自己的政府,也就是金日成和李承晚政權。由於美國在二戰之後把主要戰場放在歐洲,所以在朝鮮沒有投放軍隊,蘇聯紅軍也與1945年後陸續從朝鮮撤離,朝鮮半島的氣氛逐漸變得緊張。
雖然美蘇以三八線為界分別劃分自己的領域,但兩個被扶持的政權都只承認朝鮮半島是一個整體,並且兩方都對外聲稱自己才是朝鮮唯一的合法政府。隨著美蘇兩軍從朝鮮撤離,雙方的矛盾更是直接擺上了檯面,邊境上小規模衝突連續不斷,似乎只差一個契機,戰爭就能從區域性擴大到整體。金日成想發動朝鮮戰爭已經很久了,不過一直沒有得到斯大林的支援,後來蘇聯為了彌補自己在遠東地區對太平洋港口的缺失,權衡利弊後發現朝鮮戰爭對蘇聯利益更大,最終同意了金日成的請求。
在1950年6月25日,朝鮮以反擊為由越過了三八線,朝鮮戰爭正式開啟。可以說,引發朝鮮戰爭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南北兩個政權的對立,金日成想統一朝鮮的意願也被蘇聯利用,斯大林在中間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後來美軍登陸仁川,中國進行抗美援朝,在無數志願軍的英勇奮戰之下,朝鮮戰爭取得了勝利。在1953年7月,簽署了《朝鮮停戰協議》,可作為戰爭的主要一方代表,李承晚退出了停戰談判,因此協議上也沒有韓國的簽字。
李承晚在南朝鮮的政治名聲實在不好,為了挽回住自己的政治頹勢,同時爭取在南韓的總統位置上的連任,李承晚於1952年以反共剿匪的名義私自羈押了南朝鮮的十幾名議員,引發政壇的混亂。這讓本就出兵名義不正當的美國不滿,幾年的朝鮮戰爭下來,美軍已經疲憊不堪,朝鮮戰場的失利也讓美國人怨氣頗深。美方急於從朝鮮脫身,李承晚的這一出讓美軍更不滿,間接加速了美國與我們的談判。李承晚卻一意孤行,為了保住大韓民國的總統位置,只能繼續慫恿美國繼續出戰,美國人哪還管你?之前對李承晚本就積怨已久了。
之前美軍登陸仁川援助南韓之時,戰況一路優勢直擊北朝鮮的中心地帶,就要拿下整個朝鮮半島時,李承晚居然和自己的"援軍"鬧起了不和。原因是在統一朝鮮之後由誰來控制朝鮮這個問題產生了分歧,李承晚覺得自己作為南韓總統,自然應該掌握統一大業。美方懵了,仗是我打的,人是我扶持的,什麼也沒撈到就讓我白打工?雙方的意見這裡開始就有了分歧,後來簽訂停戰協議時美方對李承晚的建議也熟視無睹。 失去了美國的支援,李承晚在政治上想連任的路也只剩下了繼續戰鬥。可戰局一定,迷之自信的李承晚還是決定一意孤行,不斷挑釁著我國志願軍,並向美國請願單獨北上,這意思就是你不幫我我自己照樣能打。美國也很在無奈,最終只讓美國軍隊撤出朝鮮,心想沒有美國軍隊的幫助你李承晚應該不敢再打了吧。可所有人還是低估了李承晚的一意孤行,只能拿撤去總統位置來威脅李,可在此之前,李承晚卻被另一件事情嚇住了。
1953年7月,我國志願軍發動了金城戰役,直接俘虜了李承晚最親近的副師長,金城戰役最終以志願軍大獲全勝告終,把李承晚的最後一絲希望給打消了。慘敗的李承晚嘴上仍然不認輸依舊叫囂著要把戰爭繼續延續下去,最後在板門店簽署停戰協議,為了挽回自己最後的一點面子,李承晚沒有出席簽字,因此上面也少了韓國的簽字,不過這對實際結果並沒有多少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