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重讀歷史,和古人學習,把成功的經驗分享給你

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名氣不大,功勞不小,大概是因為隋朝存在的歷史過於短暫,讓人們對這位開國之君的瞭解不是很多,也很不透徹。

秦漢隋唐

事實上,隋朝的建立使得戰亂長達三百多年的神州大地再次走向統一,這在中國文明史上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它和秦朝很像,同樣在百年亂世中,一統天下,他們同樣短命,帝業夭折,秦給漢做了嫁衣,隋也給唐做了嫁衣。

創業不易,漢承秦制、隋唐不分家,可以說沒有秦隋之一統,亦無漢唐之興盛。

當然,雖然隋文帝是肯定無法和秦始皇相媲美的,畢竟那可是中華的祖龍,可楊堅也並非泛泛之輩。

這一期從隋文帝的家世、出生和女人三個方面,細緻解讀一個開掛般的幸運兒是如何登上皇位的,以供學習研究之用。

亂世浩劫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先是三國時代鼎足而立,又有魏晉短暫統一,後來胡族乘機入主中原,你方唱罷我登臺,最短只有十四年,朝代更迭從未如此頻繁。

烽火連天,最終還是普通百姓受苦受難,這個時代社會動盪,人民生存艱難,流離失所。

就正如當年王莽篡漢時的“人心思漢”,南北朝時期的社會也出現了一種渴望統一的思潮,這大概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特質,人們嚮往統一,時代也呼喚統一,畢竟華夏文明已經在暗無天日的環境中,摸索了三百多年。

然而,要走向統一,結束這紛爭的亂世,必須要有一位強有力的領頭人。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他手裡,北周打敗了北齊,統一北方,這個一代英主看起來就是那個要一統天下的,可惜歷史證明這個鮮卑人不是幸運兒。

公元578年,北周武帝英年早逝,年僅36歲,雄圖偉業隨一同遠去。

被歷史選擇的幸運兒,這一年三十八歲,楊堅已經靠著自己的戰功和才華,一步步的走向權力巔峰,他極力的掩蓋渾身散發著的王者之氣,這與生俱來的氣質和他充滿傳奇的出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武川王氣

武川鎮,楊堅出生的地方,一個談到南北朝歷史就繞不開的地方,此處是軍鎮,囤積了大量兵士,目的是抵禦北方的柔然遊牧民族。

武川在後世之人的口中號稱“帝王之鄉”,這裡一共孕育了宇文北周、楊隋、李唐三朝皇室,後人感嘆武川鎮乃是“王氣所聚”,簡單的說就是這裡風水極好,廣出帝王將相。

說起風水,這裡有個的故事,傳說西魏時期,曾有一個遊方道士到過武川,這個道士和劉邦的岳父一樣擅長相面,但是當他到了武川,簡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滿目所見竟然皆是帝王將相,就連街上的路人和衙役都不例外。

遊方道士嚇了一跳,回去把自己的相書全燒了,從此再也不給人相面。

武川鎮的確出了很多帝王將相,但並不是因為被傳的神乎其神的王氣。

其根本原因還是人為因素。

北魏時期早期,國都在平城(今天的大同市),為了抵禦西北的遊牧民族柔然,朝廷就在距離平城不遠的武川一代設定了六個軍鎮,分別為武川、沃野、懷朔、撫冥、懷荒六鎮。

當時六個軍鎮的將領可不是普通人,也不是誰想去就能去的,他們大多來自朝廷的貴族賢臣,在提拔任用官員中他們因為有基層工作經驗,因此常常被優先提拔,這是一個香餑餑,有點類似於今天到農村鍛鍊的選調生。

後來北魏孝文帝改革,為了更好的促進民族融合,把都城遷到了洛陽,都城與軍鎮的地理距離從此變得十分遙遠,孝文帝也似乎忘記了這群鎮守邊疆的官兵,他們的地位變得一日不如一日,最後六鎮起義,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

真正帶領武川走上歷史舞臺的,其實是北魏的大權臣,一代梟雄宇文泰。

不必過分渲染武川的王氣,道理很簡單,假如武川為王氣所聚, 那麼朱元璋老家那個村子更是王氣所聚,要不然怎麼會有朱元璋、湯和、徐達、常遇春等等一大堆淮西勳貴。

這正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當然雞犬也起到了助人昇天的作用,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成就。

再說的通俗點,想想為什麼當年黃埔軍校會有那麼多著名的將軍?難道黃埔島上空早就將星璀璨嗎?其實不然,武川的帝王將相也是一樣,因為匯聚的本就是一群精英。

將門之後

公元541年,大將軍楊忠家中新生一子,到楊忠這一代,已經是楊家鎮守武川的第五代了,接力棒要繼續傳下去。大將軍楊忠手裡抱著的,正是楊家的第六代——楊堅。

楊堅的出生頗具傳奇色彩,相傳出生當晚,突然來了一個尼姑,法號智仙,智仙尼姑說自己遠從山西而來,楊忠接見了她,她便對楊忠說:“你的兒子不是尋常之人,讓我來幫你把他帶大。”

楊忠對不請自來的尼姑有些懷疑,可在當時普遍崇佛信佛的社會背景下,楊忠選擇相信智仙。

所以楊堅的青少年時期一直是跟隨智仙度過的,智仙也是楊堅一生中對他產生深遠影響的第一個女人。

在智仙的精心教育下,楊堅熟讀百書,並對傳統儒家思想頗感興趣,佛門清修的日子也鍛造了他吃苦耐勞,節約簡樸的性格。

在這段日子裡他也練就了一身絕好的武藝,他繼承了父親威猛霸氣的外貌,身材極為魁梧。

智仙還給楊堅取了一個梵語小名——那羅延,意為金剛力士,單從外表來看,楊堅的確很像金剛力士。

值得一提的是,隋文帝楊堅的諡號為文帝,這與他的外貌極不相符,中國歷史上的開國之君諡號為文的,只有他和魏文帝曹丕,頗為有趣。

結盟獨孤

楊堅逐漸長大,子承父業的他也走上的戰場,那個時代最不缺乏的就是戰爭,由於作戰神勇,他被封為車騎大將軍。

勇猛的楊堅也受到了獨孤家族的賞識,獨孤是當時的豪門望族,這個家族一共出了三個皇后,且都是姐妹,號稱一門三後,比之近代史上呼風喚雨的宋氏三姐妹更為顯貴。

八柱國之一的獨孤信,他的大女兒嫁給了北周明帝,四女兒嫁給了李虎(李世民的爺爺),七女兒獨孤伽羅嫁給了楊堅。

獨孤家早在部落時期就是鮮卑的部落首領,地位極高,而楊堅的岳父獨孤信又是西魏政權的開創者之一,能成為他的女婿,是走進權力核心最重要的一步。

可以說獨孤伽羅是楊堅一生中,對他改變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女人。透過這場政治聯姻,楊堅順利的進入了“關隴集團”這個圈子,得益於此,他的才華得以最大限度的施展。

公元577年初,北周武帝滅北齊,統一了北方。

因為戰功卓著,滅齊有功,又幾乎是關隴集團的領袖人物,楊堅順利的坐上了上柱國的位置,權勢滔天。

政治聯姻

北齊滅亡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576年,為了拉攏關隴集團,一場政治聯姻浮出水面,楊堅十三歲的女兒楊麗華被北周武帝選為太子妃。

楊麗華又是一個對楊堅影響巨大的女人,也是推動他走向最高權力的重要助手。

公元578年,北周武帝突然病故,宣帝繼位,時年十五歲的楊麗華被封為皇后,楊堅成為國丈,官拜大司馬,統攬天下兵馬,可謂是位極人臣。比之當年的一代梟雄宇文泰,有過之而無不及。

功高蓋主加上他過於霸氣側露的外面,女婿宣帝對他十分猜疑,甚至多次有過滅掉楊家全族的打算,這個想法他也多次和皇后楊麗華提及。

另一邊,楊堅深知高處不勝寒,時時刻刻的提醒自己要懂得剋制,幼年的佛門清修讓他在隱忍這個方面遠勝於常人。

有一次宣帝召楊堅入宮,在召見之前宣帝吩咐侍衛,等楊堅來了只要他的神情發生一點變化,就要毫不猶豫的把他殺掉。

楊堅來了,在這個殺氣騰騰的房間裡,宣帝開始了對楊堅輪番的言語侮辱,很是過分,可楊堅卻不動聲色,始終一言不發,他的忍耐最終讓他躲過了這場劫難。

出宮以後,楊堅深感皇帝殺心已起,此地不宜久留,他決定暫時離開權力中心,做一頭暫時躲進黑暗的野獸,他要在隱忍之中等待時機。

歷史再次眷顧幸運兒,機會來的很快,公元580年5月,繼位不到兩年的宣帝暴病而亡,年僅八歲的靜帝登上皇位。

這年,楊堅三十九歲,如此年輕的外公自然是不會把八歲的小外孫(不是楊麗華親生)當回事,躲在黑暗裡的楊堅走了出來,他的宏圖偉業還等著他去完成,此時已沒有人能夠阻止他。

他終於不用再掩飾他的王者之氣,也不用再使用他並不喜歡的鮮卑名字——普六茹氏。

新帝登基,楊堅被封為大丞相,次年受靜帝禪讓稱帝,定國號為

借古鑑今

縱觀楊堅的一生,可以說他是一個極為幸運的開國皇帝,他是名門之後,基因優良;出生“王氣之地”,人脈極為豐富;尼姑、老婆、女兒皆是幸運女神;兩代領導北周武帝、宣帝全部英年早逝……

這樣的一個幸運兒,很多地方是我們無法學習的,最根本的就是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的,機遇也是可遇而不可求,貴人亦是如此。

但是在楊堅的身上,我們至少應該學習到,當條件不成熟,又無法創作條件的時候,最好的選擇是隱忍等待,這大概是歷史上的多數名人都具備的一個特質——忍耐。

忍耐不是退縮,形象的說應該是以退為進,避其鋒芒,出其不意

另外,儘管在鮮卑政權裡受盡恩寵,並且也被賜了鮮卑名字,可是楊堅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漢人身份,他是一個志在天下的君主。

從本質上來說,他十分的瞭解自己,無論身處什麼樣的環境,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誰,知道自己的斤兩,也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理想。

所謂的強大的人,正是瞭解自己的人,只有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才能進一步思考如何去要。

楊堅的成功固然離不開他的幸運,可也不能否定他的才華和能力。

總結一下便是,沉默是金,以退為進,先要了解自己,方可實現自己。

文中圖片源於網路

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封建王朝的“自己人”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