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袁盎諫文帝待周勃謙讓用心惡毒 (總第二十九)

周勃奉命平定燕國叛亂,回京後,高祖已經去世,他以列侯身份侍奉新天子漢惠帝劉盈。孝惠帝六年,設定太尉官職,任命周勃做太尉,這是中央政權掌管軍事的最高官。此後十年,處處受制於母親呂后,以至最後抑鬱而終的漢惠帝,享年僅24歲。直到長達8年實施專權統治的呂后逝世,呂后的兩個兒子,呂祿以趙王的身份擔任漢朝的上將軍,呂產則以呂王的身份擔任漢朝的相國,他們把持漢朝大權,所作所為明顯有改朝換代的企圖。此時,老臣周勃挺身而出,與陳平一起謀劃,最終誅滅了諸呂。幾經斟酌,周勃選擇了為人樸實厚道的代王劉恆,擁立新天子,是為漢文帝。

周勃粉碎諸呂的陰謀後,擁立代王劉恆上位,是為漢文帝

王夫之評點《資治通鑑》裡的這段歷史,說過這麼一席話:“誠以安君之謂忠,直以正友之謂信,忠信為周。” “周”,意思是周詳,全面。那麼,這句話鋪開了說,大意如下:一門心思事奉,且能讓君主安心,就是忠;直截了當奉勸朋友言行光明正大,就是信。忠實而又誠信,就有親和力,君子之間能夠親和,君臣之間的關係就會和睦,天下為之安寧。

曾跟隨高祖打天下的老臣周勃出頭,撥亂反正,誅滅了危害劉姓江山的諸呂;他自持迎立漢文帝上位有功,面露著對自己的君主有恩的神色;而文帝也對他更加有禮,經常目送他離去,引起一些大臣的不滿,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周勃就有罔上僭越的圖謀,而是他本就是不學無術的粗人,是在不自覺之中顯現的一個俗人有恩於他人時都會有所流露的驕人之色而已。

中郎官袁盎,和周勃一起同朝面北事君,儘管,他倆的地位懸殊,但怎麼也有同殿稱臣之誼;作為同僚,如果他袁盎在此時規勸周勃,讓他戒除得意之色,周勃難道會堅持不改嗎?如果周勃不思悔改,那麼,他袁盎就該在大廷之上,當場折辱,這樣,既不掩飾周勃的過錯,也能讓文帝心情釋然。可就是這麼個陰陽怪氣的中郎官,既不規勸,也不折辱,而是在背後搞些小動作,直接挑唆文帝:“丞相驕傲,陛下謙和,那麼,君臣各失其德。”

中郎官袁盎的銀幕形象

須知他此言一出,漢文帝與周勃君臣之間的嫌隙就產生了,周勃所謂謀反的禍端就這樣悄聲無息地潛伏下來,並且無解了。於此,能說袁盎的用心不夠險毒?

漢文帝與周勃君臣之間關係在袁盎的挑唆下,日益緊張,最後導致周勃入獄,受盡獄卒的欺凌和虐待

同時,漢文帝看到周勃時所表現出來的謙和,並不失德。他尊重功德,禮敬大臣,尤其是這個在關鍵時刻撥亂反正,把自己從邊遠代地迎進京城,讓他坐上天子之位的大臣周勃,還是父輩打天下時的功勳,能說漢文帝不是像遠古是的太甲和成王一樣,有著一顆仁厚美好的心嗎?

因此可以斷言,中郎官袁盎引導君主猜忌刻薄,是為不忠;明知同僚的得意之情並無它意,不是透過規勸讓其改正,而是私下兜售其讒言,使用離間之計,是為不信。

其實,袁盎這個人的陰險嘴臉,僅就他曾設計誅殺晁錯並奪取其權位一事看,早在他讒言周勃之前,就已經表現出來了。這叫小人可畏!

需要警惕的是,同朝為官的同事中,還會有那麼一些奸邪不如袁盎之人,他們淺薄浮躁,為人偏執不識大體,眼有所見,便信口開河,一旦給君主帶來不期之禍,又追悔莫及,他們雖然與袁盎不是一類人,帶來的禍患卻與之相同。所以,一國之主,應該遠離用心浮躁之人,就如同必須遠離奸邪之人一樣。如此,親近親人,尊敬賢德的社會風尚,不就健全了嗎?

1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明亡帝責——崇禎悲歌:袁崇煥之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