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文章名改了,通史題目太大,還是戲說,各位將就看,權當胡說
周的始祖是后稷,小名很難聽,叫棄兒,名字還是他媽取的,當然沒有一個母親會無緣無故給孩子取這種名字。懷他之前,他母親在郊野看見個巨人腳印,忍不住就踩了一腳,頓時就彷彿被電著了,回來發現懷孕了。
這事要擱現在那就必須親子鑑定了。但當時沒那手段,連滴血認親也沒發明,他爸看著他媽鼓起的肚子心裡就嘀咕。十月後,一個男娃就出生了。他媽搶先提出這孩子不吉祥,他爸附議,因此夫妻倆愉快的把孩子多次扔在荒郊野外,發現各種飛鳥猛獸護他,他母親覺得怕了,這怕是上天的旨意了,趕緊把孩子抱了回來悉心照顧。因為被拋棄過,就給取了個棄的名字,別說還很有紀念意義。
長大後的后稷特別擅長耕作栽培,因此被舜封為農科院院長,推廣農業技術。農耕時代,這個官職是非常重要的,周這個部落也由此昌盛。
有人吹牛說“給我一個女人我將創造一個民族”,且不論成敗,就算給你一個民族,要想成為戰鬥民族,也必須經過很多代人的努力。周國很幸運,后稷也可以含笑九泉,他的後代子孫,都是繼業之才。尤其到了古公亶父這一代,可了不得了,此人仁義在整個中國史都是前三甲。
戎狄的一個部落侵擾,古公亶父說:這些蠻夷無非想要搶劫財物,給他們就是了。
以為這樣就感化了野人?太年輕了。
戎狄花光這筆錢就又來了,看這周部落這麼軟弱,就想搶佔土地和人口了。
人們都怒了,古公亶父很淡定說:民眾擁立君主,是想讓他給大家謀利益。現在戎狄前來侵犯,民眾跟著我或跟著他們,有什麼區別呢?民眾為了我的緣故去打仗,白白的犧牲,我不忍心這樣幹。
於是帶領家眾離開豳地,翻山越嶺,到了岐山。豳邑的人被這種高尚的人格感動了,全城上下扶老攜幼,堅決跟著古公走。
其他鄰國聽說古公這麼仁愛,也有很多來歸從他。這估計是戎狄這些野人的榆木疙瘩腦袋怎麼也想不通的吧。
古公有三個兒子,小兒子娶了個賢妻,生了個孩子,按古公的說法:這孩子很有聖賢之相。長子和次子一看,喲呵,繼承人已內定,咱倆逃吧,留下來恐怕小命不保。於是逃往南方荊蠻之地,而且為了融入生活,紋上了當地的紋身。也是很拼了。
後來接位的就是這聖賢的孩子,也是大家熟知的周文王。
文王又是一個仁義的典範,上到拜訪敬老院,下到看望幼兒園,搞得賢士紛紛歸附,文王忙到經常顧不上吃飯。
這收買人心的手段被崇侯虎看穿並揭發了,紂王不明白為什麼但覺得哪裡不對就把文王抓了。
文王的手下展開營救行動,找來部落的美女,外加幾十匹寶馬,和大量財寶透過紂王身邊的寵臣送了過去。紂王這個憨憨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說:這麼多好東西,有一樣就足夠放了西伯。
文王就這麼安全回家了,但他要聽到紂王這話,估計得拍大腿罵手下人鋪張浪費了。
紂王收了人家這麼多東西怪不好意思的,就給了文王討伐周圍諸侯的權力,還反覆唸叨:當初要我殘害忠臣的是崇侯虎,此人當是奸臣無疑了。
文王利用授權,連續攻打了好幾個諸侯,羽翼漸漸豐滿,紂王身邊的人勸導,但紂王表示自己才是天命所歸,其他人都是渣渣。
西伯死後,姬發登位。武王第九年,集合八百多諸侯,渡河準備討伐紂王,但因為一隻烏鴉落在武王的居所,武王認定時機不對,下令撤兵。兩年後,大權獨攬的紂王已經殺了比干,囚禁了箕子,象徵國家權力的樂器都被人攜帶逃到周國來了。
謹慎如武王也說可以動手了,率領四萬五千人渡河,諸侯紛紛共襄盛舉。武王在戰前動員會上說:如今紂王聽信婦人之言,這是毀壞天地人的正道,他不聽祖宗留下的樂曲(古典音樂),譜制靡靡之音(流行歌曲),用來討好女人。所以我要替天行道,諸位助我!
紂王湊齊了七十萬大軍,但一開戰,紂王就見到了這輩子最驚恐的事,那七十萬人呼啦啦就矛頭指向了紂王,漫山遍野殺向他。
如果不是馬快,紂王沒有回城自焚的機會。
武王進城,安撫了百姓,對著紂王燒焦的那啥,射了三箭,拔劍刺穿肚子,用斧頭砍下腦袋,命人懸在白旗下。接著找紂王的女人,兩個寵妃很乾脆,上吊自殺了。武王也是這麼一套操作,她倆腦袋也掛了上去。
看著這三個腦袋在風中凌亂,武王滿意的出城回了軍營。
也許是砍了三個腦袋吧,武王三年後病逝了。太子誦繼位。
可成王還是個學齡前的孩子,國事就由武王的弟弟周公來管理。同樣是弟弟的管叔和蔡叔就不服了,聯合紂王的兒子武庚反叛,兵敗後,周公殺了管叔和武庚,流放了蔡叔。管叔很想問,兄弟,你給我一個解釋。
周公藉機把殷商遺民封給了弟弟封。本來吞併這件事還不太操作,這下理由也充足了。
成王、康王執政期間,天下太平,頌歌四處興起。
昭王就很不幸,他淹死在南方的大河裡。當地人因為憎恨,把他的船換成了膠水粘合遇水則化的定製版。但昭王死的時候年齡很大,大到他繼位的兒子都已五十歲。這麼看,他是不是死於當地人之手就不好說了。繼位的穆王是個火爆脾氣,剛接任就要打犬戎,彰顯下自己的武力。祭(zhài寨)公謀父勸道:犬戎按時納貢,是個聽話的好孩子,而且這孩子武藝挺高,我怕您這一去要吃虧。穆王因為太子當久了憋著勁,非要拿犬戎釋放壓力。但犬戎果然不是好惹的,穆王沒賺到半點便宜。回去怎麼交代?我這臉往哪擱?氣不過的穆王就在半路打了四頭狼和四隻鹿回去當戰利品。
那些蠻夷部落一看老大就這點能耐,從此不來朝貢了。穆王一火,就制定了各種刑法。管不了諸侯國,管管自己的臣民出出氣也好。
到了共王當政,也是時候表現君王好色的特點了。共王有回巡遊,康公作為地主跟隨,某個屬下恰巧趕在這時給康公找來三個女子,三女是漂亮的姐妹花。共王以為康公晚上至少得給自己獻兩個。結果,康公一個也捨不得,晚上自己一舉三得玩得很嗨皮。
康公的母親勸導他,別特麼不識時務,你何德能佔三個坑拉屎?但康公放不下到手的獵物。可共王好歹是領導啊,這面子能不給?
一年後,懷恨在心的共王就派兵滅了康公的國家。他甚至連個藉口都沒找。
後面的幾代君王碌碌無為。
直到一代宗師周厲王的出現,歷史才讓人重新虎軀一震。厲王的厲害之處就在於跟大臣以及諸侯們奪利,終於有個屬下仗義直言了:大王啊,你一個人把錢都佔了,這樣好嗎?給點吃的吧。
驕傲如厲王當然是我不聽我不聽,殘暴的政策規定,敢議論的人統統殺掉,於是人們在路上擦肩而過,也只能以眼色打招呼,搞得人人都擠眉弄眼的。
但厲王只高興了三年。當了三年啞巴的國人忍無可忍,反了。
積蓄的怒火太甚,反叛的人太多,厲王一看不對勁,直接逃了。
沒逃掉的是太子靜,只能躲在召公的府裡,但憤怒的人們包圍了這裡,召公是個幹大事的人,當然大義滅親,他把親兒子頂替太子交給了敵人。這波操作是真的秀,但他兒子臨死都想不通。
憤怒的人群退去了,國王跑路了,召公和周公“只好”出來主持大局。
十四年後,流浪漢厲王終於死了,臨死都沒敢回去看一眼,他已嚇破了膽。
名義上的國王一死,召公和周公就不好繼續把持朝政,太子靜即位了。
開始的時候宣王表現得像乖乖虎,大臣們一時竟有些復興的錯覺。等召公周公相繼過去,沒人管得了他時,頓時變成霹靂虎。王霸之氣撲面而來。
在周宣王執政的第三十九年,西北的姜戎鬧起了獨立,宣王雖說不及祖上武王、成王,但也是眼裡揉不得沙子的漢子。
想打我的臉?宣王大怒,他力排眾議,御駕親征。
結果,臉被打腫了。
姜戎戰鬥力爆強,周朝軍隊慘敗,宣王退到太原,策劃來日反攻,他親自查戶口,擴充軍隊,準備把這批人送上戰場。
仲山甫勸諫說:“人口是不能清點的。”宣王不聽勸阻,最終還是清點了。
可童謠四起:
月將升,日將沒。檿弧箕箙,幾亡周國。
搞得宣王膽戰心驚:什麼,朕的大周要亡?
而群臣沒有一個支援他復仇,最終還是宣王一個人承擔了所有。
但宣王乾的最糟糕的事還不是這樁,而是對兒子的不教育。
早產兒姬宮涅差點被父親宣王扔到森林中,可宣王就生了這麼一個兒子,他被迫冒著早產不吉的風險留下這兒子。但不受待見的姬宮涅連老師都沒有,這孩子被註定是為了向世人展示曠世奇葩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