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在古代很重要的一層意思即指駕車,是周代貴族子弟必修課目或者說必備技能。根據《周禮》記載,保氏教授國子以六藝,其中一藝就是“五馭”。
在周代,上至貴族子弟,下至鄉民百姓,學習駕車可謂非常普遍,車技高超者甚至可以獲得薦舉資格和較高禮遇。
先秦諸子典籍中還記載了三則學御故事,分別為《列子》的“造父學御”、《韓非子》的“趙襄子學御”、《呂氏春秋》的“尹儒學御”。其中,“造父學御”的情節最為完整,堪稱先秦版“上駕校”故事。
傳說,造父為周穆王的御用駕駛員,駕駛技術精湛,曾作為主駕載著周穆王西登崑崙。《列子》的記載大致如下:
造父在泰豆那裡虛心學車,三年過後泰豆卻沒有教他絲毫的駕駛技術。造父不但沒有怨言,反而比之前更加恭敬謙虛,最終他的誠心打動了“駕校教練”。不過,泰豆並沒有急於讓他直接上車,而是要他觀察自己在梅花樁上演示的步法並勤加練習。三天後,造父就掌握了其中要領。
泰豆贊其領悟神速,接著才告知駕車要領:駕車跟走樁“得之於足,應之於心”的道理相通,一定要“得之於銜,應之於轡;得之於轡,應之於手;得之於手,應之於心”,使內心平和淡定,做到人車合一、人馬合一、車馬合一,即便奔走山谷之間也如履平地一般。
(摘自《福州晚報》)
七葷八素到底是幾葷幾素?
人們常說這樣的話,這兩天事情太多,搞得我七葷八素的。
七葷八素,是一個俗語。它為什麼和一塌糊塗、不可收拾、頭昏腦脹、亂七八糟聯絡在一起了呢?那就要先說說七葷八素究竟是哪七葷哪八素。
從傳統上講,中國人擺席,講究要吃“七葷八素”。但其實應該是“七素八葷”,為了讀起來平仄順滑,朗朗上口,以及滿足人們先說七後說八的習慣(比如七上八下、七手八腳),“七素八葷”就演變成了“七葷八素”。
“八葷”就是“八珍”的意思,代表宮廷葷食體系,具體所指因時而變,有“山八珍”“海八珍”之說,即通常所說的“山珍海味”。總之,就是特別好吃的動物性菜品,至於究竟是什麼,大家可以發揮想象力。至於“七素”,多出於民間,一般指青菜、蘿蔔、番薯、芋頭、南瓜、蘑菇、豆腐。
為何七葷八素有暈頭轉向的意思?在古代,貴族吃肉,百姓吃素,由於財力原因,一般也不會搞混。所以若把七葷八素混在一起,那就有亂了規矩和體統的意思,演變到後來,就是現在的詞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