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關於龍山裡耶秦簡的一些問題

最近《大秦賦》熱播,引來一些討論,主要是歷史與藝術的問題,歷史電視劇是藝術,但它又是以歷史為根據的藝術,這一方面不能胡說亂寫,但也不必拘泥於歷史,何況所謂的歷史,是一部皇家的歷史,一切歷史是當代史,比如《史記》、《漢書》,是漢朝的當代史,有特殊的意味滲和在其中,是需要辨明的。我是為寫書法文字才注意到雲夢睡虎地秦簡和龍山裡耶秦簡的,這裡面的歷史原始的史料不見於《史記》、《漢書》,只能說明這些為史者沒有讀過這些正式的秦朝官方文書,寫史難免有不信之處或不完善周全之處。在我的文字《隸書與章草形成問題》寫道:

書法的歷史亦是如此,河圖洛書,八卦太極,是前世的遺存還是古賢者所創,並不能有一個清晰的說法,歷史其實過去是朦朧的,未來亦是無法清晰的預見,我們只是處在一個可憐的時段,渺小而如塵沙,說歷史不僅是書法的歷史,說皇家的歷史,太史公父子寫史記,記錄的三十六郡,在秦龍山的簡冊中,記有洞庭郡,這是真實的歷史,卻不見司馬遷同志提到,這司馬遷父子難道是深入民間,只採野史而當正史,或無緣讀秦朝的文獻,只憑口頭的傳說而編成的史記。皇家的史記,總要講政治的,哪些可以寫,哪些不能寫,這太史公父子總是要掌握好分寸的。

所以所謂的史,不可不信,亦不可全信,那就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為現實的所在。《神烏賦》簡書只首三字“神烏傅”是正隸,其正文卻完全是流便快捷的章草書成,這個現實的古人章草墨跡,意義不下於《平復帖》,古人的不知名者的書寫,對於今天的人,皆是難得之寶墨,象龍山裡耶的墨跡,那是秦朝的公務員所書,書者有署名者,比如還有一個叫“色”的秘書,這些抄書公不書篆書卻書隸體,可知秦之地方政府,並不把李斯的標準小篆當一回事,這繁重的抄寫,只有隸體方通能通行。上有令,下不行,難道只有今天的社會不成,古已有之,不要見怪。

這兩段文字說了兩個事,一個是“洞庭郡”不見史記漢書記載,一個是李斯的小篆作為統一的官方文字,並沒有完全推廣到地方政府,這與當時的戰亂與秦朝執政時間短暫有關,但它是歷史的現實,切不可以歷史文字來替代當時的實際現實。我們注意到雲夢秦簡的資料裡有關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資料,這樣有些人推想秦太后與嫪毐的兩個兒子沒被殺,是有歷史的根據的,歷史是後人寫,當時的情形,其實很難明晰,只能作個大致的推斷。

附有關龍山裡耶秦簡的一些文字資料:

萬枚簡牘復活秦史

2002年6月,裡耶出土了一個驚世的秘密。隨湘西州碗米坡水庫的動工建設,湖南省考古研究所20多名專家和工作人員進駐裡耶,對這裡的古文物進行搶救性發掘。隨著發掘的進一步深入,考古人員在清理戰國古城時發現古井多口,其中的一口4米見方的古井讓考古人員大吃一驚。經測量,井口離地表3米,正方形,邊長2.1米,井深14.28米,井壁四周用厚15釐米、寬30釐米的木板以卯榫結構嵌砌,從上至下共42層木板。考古人員就當場得出,如此規模的井,在秦代和先秦考古中未曾有過先例。為進一步弄清它的真面孔,考古人員以手為鋤清理井中的填充物,並安排人以水選法處理全部渣土。悠悠的酉水慢慢地帶走篾篩中的泥沙,雜亂的竹木屑中露出了一段長8釐米的窄窄的竹條,上有墨跡尚清晰的幾個戰國晚期的楚國晚期的楚國文字“布四尋攵尋……”由於千百年的與世隔絕,它有些弱不禁風,可在一旁的考古工作者早已是喜不自禁。

清淤至17層時,共發現了3萬餘枚簡牘,絕大多數為木質,也有少數竹質的。簡牘形狀多樣,長寬規格各異,簡牘上字型有古篆書、古隸書等,墨跡清晰。大部分簡牘記載的是秦王嬴政統一中國稱始皇帝的秦代,其紀年從25年至37年,一年不少,詳細到日。最吸引人的是一枚長22釐米,寬4.5釐米的木牘,其右上角有些殘缺,兩面都寫有秦國隸書,上面記錄的是:“二半而一,一二而二,二二而四……四八三十二,九九八十一”。其中二十、三十、四十用的都是廿、卅等合文。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古代的乘法口訣表。《管子》、《荀子》、《戰國策》等先秦典籍中都提到了“九九”,也就是乘法表,兩漢文獻中的記載就更多了。看來,乘法表的運用在春秋戰國時已很普遍,但秦代以前的實物尚未發現過。

還有幾枚簡牘上寫著“以洞庭司馬印行事”、“洞庭郡”、“遷陵以郵行洞庭”、“快行”等字樣。專家們表示:“由此看來,洞庭當時是一個郡。這在《史記》、《漢書》中沒有記載,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改寫了秦史。”

在簡牘中有許多信,今天讀來還饒有趣味。有一枚竹簡上所記述的內容,就是啟陵鄉鄉長向上級請求,任命一位叫成的人當“郵人”的請示報告。“郵人”,就是郵差,在秦朝時屬於國家公務人員,可以享受減免賦稅的待遇。因此,這個職位雖然辛苦,卻也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職位。也許是上級領導看出了這位鄉長保薦自己親戚的企圖,也可能郵差在上級領導心目中已另有人選,請示報告被駁了回來。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令行禁止,重軍功,獎課農桑,推行法制,極重效率。許多簡文更是將秦的管理效能表現得淋漓盡致。“廿七年四月癸卯水下十一刻,刻下九。求盜簪嫋陽城辰……”記述的是秦始皇廿七年四月癸丑日,洞庭郡遷陵縣發生的一件事。“水下十一刻,刻下九”更是說明事情發生這一天的時刻,漏壺水下十一刻九分,我們可以知道漏壺設計為十二刻,每刻再分為十分或更精確。我們今天雖不能詳細地推算出秦漏壺和今日鐘錶的對應關係,但秦政府嚴格的管理和能工巧匠設計製造的計時工具,幾乎可以將時間規範到以數分鐘計。

3萬餘枚簡牘,每一枚簡牘所記錄的內容就是一段珍貴的秦國時期的歷史,整個簡牘所涉及的內容,用現代話講,除了計劃生育外方方面面都有,是一部秦國時期楚、巴、秦及少數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交流的一些過程,揭開許多懸而未決的謎底,是研究秦史的最關鍵性的資料。按每塊10個字計算,3萬餘枚就是30萬字,這洋洋30萬字好像穿越歲月的幔帳,與遙遠而陌生的秦人進行對話與交流,秦王朝那鮮活而撲朔迷離的往事彷彿如昨。

從全國整個歷史的時代前景來看,秦朝在我國的歷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秦第一次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的郡縣制國家。郡縣制這種國家體制一直沿用到今天。可是由於秦朝歷史文獻記載不多,保留下來的遺蹟也很少,裡耶秦簡的出土,就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從歷史文化角度來看,據這次出土的簡牘推知,裡耶可能是屬於秦的洞庭郡,而在此之前由於缺乏記載,這裡一直被視為蠻荒之地,裡耶古城、古井、古簡的發現,填補了我國秦漢時期古城,尤其是秦代古城考古的空白,對於鑑證歷史具有無法估量的意義。

從3萬餘枚秦簡的發現來說,20世紀累計不足2萬枚漢簡的發現,已被著名的學者王國維譽為“本世紀的最大發現”。而裡耶出土的是3萬餘枚,有望成為我國21世紀的最大發現。由於正史中有關秦朝行政制度的記載非常有限,關於社會生活的記載更是不足千字。因此,裡耶出土的3萬餘枚簡牘,將以文字的形式使秦王朝的歷史生動“復活”,並從根本上改變幾千年來戰國秦漢學術史的面貌。

19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大秦賦》嬴異人力排眾議,封呂不韋為丞相,到底是因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