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電視劇《大秦賦》中,嬴異人因為父親秦孝文王,繼位僅三天就“暴斃”,而匆匆登上了王位,在他登上王位以後,下了一封詔書,把秦孝文王的正妻,幫助自己奪得太子嫡子之位的華陽夫人封為了太后,同時把自己的生母夏姬也立為了太后,把秦始皇的生母趙姬封為了王后,此外他還力排眾議,把呂不韋給立為了丞相。

在電視上劇中,嬴異人如此封賞呂不韋的“藉口”是,呂不韋比華陽夫人的弟弟陽泉君,更有才更適合秦國發展的需要,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眾所周知,不管是在電視劇中,還是在司馬遷的《史記》中,都有這麼一個共識,那就是嬴異人之所以能從趙國回來,離不開呂不韋的幫助;而他之所以能當上太子嫡子,也離不開呂不韋的斡旋;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呂不韋,那麼嬴異人絕無可能當上秦王,因此我們都知道,呂不韋對嬴異人本人來說,是有過“大恩”的,那麼嬴異人如此厚待呂不韋,會不會不是因為呂不韋的才能,而是因為他倆的“私情”呢?

對於這個問題,駱駝的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呢?因為呂不韋當時所被封的官,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高官,而是“綜理百事,賞罰百官”的丞相,這個官職的大小,可以簡單理解為“秦王之下,百官之上”,權柄是非常的大,如果嬴異人只是因為“私情”,就想把這麼重要的位置交給呂不韋,那麼別說華陽夫人和陽泉君不幹,就是眾大臣也不會答應,畢竟這個官職決定著大秦的安定繁榮。

那麼嬴異人如果不是因為“私情”而籌呂不韋之功,那麼難道說,嬴異人真是那麼的看重呂不韋的治國能力嗎?駱駝認為也不是。我們看影視劇或者書籍,經常會接觸到“老成謀國”這個詞,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謀劃國家大事,要用經驗資歷豐富的人”,因此它經常會被皇帝用來表揚身邊的老大臣,以表彰他們深謀遠慮。

其實在現實中,大家也不難發現,在國家體制中,官位往往和年齡、資歷成正比,在一定的層級上,很少有人可以越級發展(地表最強80後那樣的屬於特例)。我們看呂不韋的工作經歷,除了他在太子府的工作之外,他幾乎沒有在秦國的體制內有過“正經”的工作經歷,而他擔當丞相以後,除了攻滅東周這個“蕞爾小國”,和依靠手下門客編纂了《呂氏春秋》之外,他似乎也沒有立下什麼大功。

因此,要說嬴異人是因為呂不韋有出色的治國才能,而讓他當的宰相,我認為也不合適。那麼既不是“私情”,也不是治國才能,那麼嬴異人為何要如此的重用他呢?駱駝認為,嬴異人之所以看重呂不韋,可能是因為另外的原因。

我們先來分析下嬴異人繼位時的背景,嬴異人繼位於公元前251年,而他靠呂不韋搭救逃出趙國,是公元前257年,也就是說他在秦國發展屬於自己實力的時間,只有短短6年左右,而在這六年時間裡,他的位置不過是太子的嫡子(只當了三天太子),因此可想而知,他所能積累的實力,應該絕不會太過豐厚。

而他倉促繼位時所面臨的問題,除了六國可能“合縱”的外憂之外,最大的問題還是如何親政的“內憂”,這點從他同時立了兩位太后就能管窺一斑。當時的華陽夫人非常強勢,而秦國的大臣對這位“新主”也並不熟悉,嬴異人想要“親政”,自然是非常的不容易,因此這個時候,他必須要掌控一支屬於自己的嫡系,而呂不韋正是最好的人選。

為什麼駱駝要說呂不韋是最合適的人選呢?原因有二一是呂不韋和王后趙姬有過羈絆,算是王后的半個孃家人,也就是我們經常在歷史中見聞的“外戚”,因此他完全可以充當嬴異人這個秦王在宮廷之外的“代言人”,第二,呂不韋“易於控制”,呂不韋本身只是一個身份便宜的商人,而且又是“外來戶”,且在秦國也沒有過多的從政資歷。因此呂不韋要想富貴長存,就絕不能下了秦王這架馬車。

綜上所述,嬴異人之所以力排眾議任用呂不韋為丞相,並不僅僅是因為,呂不韋對嬴異人有“私情”,而他的個人才具,也並非最終的影響因素,真正決定嬴異人重用呂不韋的原因,其實是嬴異人手邊沒有更合適的人選,而呂不韋這個和他有著緊密關係,且易於控制的人,在當時是最合適的人選,且沒有之一,因此,嬴異人才會把商人出身的外鄉人呂不韋,給推上了相位。

59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還原抗美援朝的“破虜湖”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