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李鴻章在德國先後參觀了德國的兵工廠等一系列的地方,拍攝了膠片,檢閱了當時德國威廉二世的部隊。

可以說李鴻章在德國見到了他這一輩子都沒有見過的事情,甚至有一些事情已經超過了他的思維認知。而這個老人在德國的一聲哀嘆,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大清為朝,可改變的又極其有限。

這一點點改變,在一定程度上給大清為朝續了命,但續的這條命究竟有多長時間?好像也沒有多長時間。

據傳說當時在德國的除了李鴻章之外還有日本人,而日本人並沒有受到德國的重視。恰恰相反,當時的德國鐵血首相和李鴻章一見如故,對著李鴻章說了很多很多的話,給李鴻章大人的待遇達到了一定的巔峰程度。

當時的李鴻章狀態

李鴻章出生於公元1823年,死亡於公元1901年,按照這個時間算的話,是李鴻章1896年風燭殘年並且訪問德國的時候,距離李鴻章去世也僅僅有5年之遙。

換句話來說,這個時候的李鴻章早已經變成了老人,一個老人究竟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在德國的時候為什麼又仰身長嘆呢?

儘管李鴻章此時已經變成了一個老人,但是可千萬不要小瞧這個老人。因為李鴻章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在清朝時期被稱為中堂的人,我們稱之為李中堂,那麼同樣的還有被稱為中堂的人是誰呢?還有一個人是和珅,也就是所謂的和中堂。

作為安徽省合肥市的晚清名臣,李鴻章在清朝末期的時候起到了絕對意義上的領導作用。他與曾國藩、左宗棠和張之洞並列稱為中興四大名臣,李鴻章最大的官爵甚至升到了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

在李鴻章生前經歷了一系列的戰爭,包括但不限於平定捻軍,中法戰爭,洋務運動,甲午戰爭,討伐太平軍,義和團運動等等等等。

而且李鴻章又是為數不多的建立了一隻真正意義上的西式海軍的北洋水師,這一系列的 功勞累計摺合在李鴻章一個人的身上,也足以見得大清為朝對於李鴻章的重視,以及李鴻章對於大清王朝的重要性。

晚清和德國早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

在1896年的6月份,李鴻章率領著一部分人前往德國出訪的時候,德皇威廉二世甚至親自到車站迎接,給足了李鴻章面子。按理來說,李鴻章此次出訪應該是歡天喜地的。再不濟也不可能會面帶愁容,可事實上在德國出訪的這一段時間裡面,反而真正嚇住了李鴻章。

原因無他,只因為德國展現出來的諸多高科技,在李鴻章眼中看起來無法實現,甚至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德國基本都做到了。

在德國期間,李鴻章深入到了德國的兵工廠,並且狠狠地參觀了一番。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德國當時的兵工廠的無論是科技也好還是當時的工業也好,都達到了一個巔峰狀態。

而李鴻章也意識到此時的德軍早已在大清為朝之上。大清王朝即便奮筆疾追,恐怕沒有個10年、20年的也追不上而已。當時大清王朝的狀態來看,根本不可能這樣奮筆急追。

緊隨其後,李鴻章又參觀了德國的造鐵廠,而根據當時的資料統計就不難發現德國的鋼鐵產量甚至能夠達到400萬噸以上,這意味著什麼?如果我們再仔細對比一下清朝的鋼鐵產量,似乎就不難發現:當時的清朝的鋼鐵產量在德國面前還真不夠瞧的。

德國的領土有多大?清朝的領土又有多大,兩相對比之下,李鴻章恐怕會更加的憋屈。那有人就說了:不就是一個鋼鐵產量嗎?鋼鐵產量多又能說明什麼,鋼鐵產量少好像也代表不了什麼呀。

有這樣意識或者想法的人那純粹是歷史書籍沒有看懂,或者說對於當時的情況不太瞭解。在當時那個年代,鋼鐵幾乎代表了一切,無論是洋槍大炮還是當時德國引以為傲的鋼鐵鎧甲,甚至到後期演變出來的諸多坦克都離不開鋼鐵。鋼鐵產量的多與少,在那個年代是具有絕對意義上劃時代的一件事情。

李鴻章的悲慘晚年

其實在李鴻章晚年的時候,曾經有一件事情引起了當時慈禧太后的懷疑。但是懷疑歸懷疑,這件事情終究沒有造成大的影響,是什麼事情呢?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東南互保條約,在當時得益於北方的義和團運動,以至於當時的慈禧太后模糊了頭腦,認為自己手下的所有的人都如此厲害,甚至能夠抵抗西方人的洋槍大炮。

既然如此,那就向八國聯軍宣戰。事實上,慈禧太后對國外宣戰的國家還有很多,但是在宣戰的過程當中,包括但不限於英法等國家組成的八國聯軍與大清進行了一次硬拼,此次硬拼的過程當中大清王朝根本打不過他們,灰溜溜的逃跑了。

而這個時候南方尤其是東南地區有著很強大實力的人,形成了一個條約,這個條約就是東南互保條約。這個條約的作用是什麼呢?簡單講這一部分人不和洋人打仗,洋人也不欺負他們,雙方之間平安無事,做一個世世代代的好鄰居。

除此之外,包括但不限於張之洞等人甚至立下一個方案,這個方案就是李鴻章大總統方案。方案指出,一旦北京不保,太后和皇上死於非命,那麼就推舉李鴻章出任中國總統,主持大局。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訊號,最起碼對於當時權力熏天,把權力視作生命的慈禧太后而言,這個訊號特別危險。但是我們會發現李鴻章並沒有受到慈禧太后的猜忌或者李鴻章也沒有受到其他人的刁難。

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一來李鴻章當時年歲極大,慈禧太后也相信李鴻章不會做這樣愚蠢糊塗的事情。二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當時的大清王朝更加重用李鴻章,因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朝的失敗,還需要李鴻章全權處理。

1901年1月15日,李鴻章和當時的慶親王在議和大綱上簽字,那這個時候數不清的國人開始討厭李鴻章。李鴻章的口碑以及之前所做的一切,似乎也被這一紙條約給毀掉了,一時之間很多人都在說,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

而此時的李鴻章身體早已經堅持不住了,長時間的談判,已經毀掉了他的身體,除此之外,長年累月的奔波以及勞心勞力,讓李鴻章知道自己早已時日無多。可是沒有想到 八國聯軍給鼻子上臉,變本加厲,他們非但要求李鴻章等人在議和大綱上簽字,甚至還要求他們必須確定賠款的準確數額。

在李鴻章的拼死反抗之下,終於從最開始的十億兩白銀降低到了4億5000萬兩白銀,而且這4億5000萬兩白銀分成了39年還清。表面上看起來李鴻章幫助大清王朝又一次的挽回損失,最起碼損失不是如此的大。

可是對於部分吃瓜觀眾而言,依然是不領情。原因很簡單,因為接受這份屈辱的是李鴻章,而李鴻章接受屈辱之後真正需要付諸行動,真正需要背鍋的是當時的清朝子民。

在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回來的時候,李鴻章就已經開始大口大口的吐血,並且吃不下飯去。

李鴻章去世了,慈禧太后給李鴻章的稱號也來了,甚至稱呼李鴻章為再造玄黃之人。但無論如何,李鴻章所做出來的一切努力似乎都沒有辦法攔住大清王朝走向滅亡的這輛車。

事實上,李鴻章又何止在德國的時候仰身長嘆,恐怕李鴻章從最開始的時候就一直在 仰身長嘆了,可是李鴻章的仰身長嘆,他也明白,根本無法改變現狀。

2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一盤番茄炒蛋,“耗時”1500年!國民菜背後的文化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