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番茄炒蛋,是最耳熟能詳的國民菜。哪怕是沒下過廚房的中國人,也能做一道像模像樣的番茄炒蛋。

不過,為什麼中國歷史上422位皇帝,全都沒吃過番茄炒蛋?這道國民菜真的如此登不上大雅之堂嗎?

你不會想到,這道國民菜,中國人可是等了1500年!

這道菜的前世今生,呈現出中國文化的包容態度、中國人的探索精神,也串聯起東西方的歷史鉅變。

究竟這小小一道菜,藏著怎樣的玄機呢?

時間來到16 世紀前,中美洲的瑪雅人和墨西哥南部的阿茲特克人,發現了一種神奇的植物。

這種植物外皮鮮豔、形狀如桃、內裡有汁兒、味道是奇特的鮮酸,美洲人認為其有某種神性,沒有作為主要食用的蔬果,只是貴族們會把這種植物調製成醬汁用來佐餐。

直到公元16 世紀,一群來自西班牙的白人,看到了這植物,將之視為“植物中的瓷器”。這種比喻倒是貼切,這植物彷彿是有一層紅色包漿的東方瓷器。

這種植物很快被進獻到西班牙的宮廷,隨後開始了在歐洲的大規模栽培。

這款植物在歐洲歷經波折——它曾因鮮豔的外表被誤認是毒蘑菇的一種,被稱為“狼桃”,無人敢食用;

後來,它又被學者歸類到“曼德拉草”的屬科,被視為有致幻成分的藥草,可以治頭痛、痛風、消除痠痛;

再後來,伴隨著歐洲浪漫主義的勃興,它又被當作玫瑰花一樣的奇花,送給心中女神。

終於,16 世紀末到17世紀初,一批西方的傳教士把它帶到了萬曆年間的大明帝國。

萬曆四十一年的山西《猗氏縣誌》記載了這個植物,並給了它第一個名字:“西番柿。”

雖然名為柿,但中國人最初也只是把它當成花。明代農學家王象晉所著的《群芳譜》中如是描述:“蕃柿,葉如艾,花似榴,縛作架,最堪觀。”

最可能第一個吃上番茄炒蛋的皇帝萬曆,據說也在宮中,把玩過這個植物。不過,他沒想到吃它,直至18世紀末,絕大多數中國人還是認為它只供賞玩。

按照這個方向,西番柿或許會成為梅蘭竹菊後的第五君子?

終於,吃貨們行動了,第一波食客開始把西番柿弄上餐桌。

然而,這第一波食客,紛紛掛彩——非病即死。一時間,人們均認為西番柿有毒,無人敢食用。

不過,其後的科學研究表明,真正致死的兇手,不是西番柿,而是貴族們使用的含鉛錫的餐具。番茄的酸性,將鉛提取了出來。

就這樣沉寂了100年,義大利的平民行動了。他們吃了西番柿,並確認:西番柿,沒有毒。

西番柿終於走上了餐桌,開始風行全球。

中國人也給了它一個新名字:番茄。

不過,彼時中國人仍未創造出番茄炒蛋。第一個將番茄和蛋聯絡起來的,也不是中國人,而是美國人。

1824 年,美國主婦瑪麗·倫道夫的食譜中記載著一道“番茄蛋卷”的做法,說白了,就是蛋卷上,澆番茄汁,這自然不會有番茄炒蛋那種迷人的魅力。

不過,這種思路經由上海的小報傳到中國後,一款國民菜,終於將登上歷史舞臺。

1912年退位的溥儀是距離這道菜最近的皇帝,因為那一時期,在北京、青島、上海、廣州等地已經開始烹飪番茄,不過也只有“番茄蝦仁兒”這種菜,被老舍1935年吐槽為:“屁味沒有,稀鬆一堆”。

這也說明,直至1935年,番茄炒蛋還沒有成為國民菜,佔領中國人的餐桌。

終於,番茄炒蛋被髮明出來了。

“不論什麼人,做出來都不算差”的國民菜,就這樣迅速普及全國。

到了新中國成立後,番茄炒蛋已經是當仁不讓的國民菜。在此之前的中國人,就沒有這個口福了,哪怕是422箇中國皇帝,也沒人有口福吃過這道我們隨時能吃的菜。

再之後,中國人又發現番茄是當紅不讓的頭牌配角,肉湯、素湯、魚、蝦、豆腐也排著隊等它來增光添彩。

2016 年底,旨在瞄準未來人類深空探測的 “太空 180”大科學試驗圓滿成功,四名志願者完成任務順利出艙。

志願者們在開始試驗後的第一餐吃的,便是番茄炒蛋!

這位外國使者,從海路來華,最終融入中國的歷史,不正彰顯著中國文化的包容、中國人的不斷探索。

番茄炒蛋,只是一個剖面,透過這小小一道菜,就能看到中國文化的歷久彌新,就能看到中華文化持久的生命力。

對於飲食只有漢堡披薩的新興國家,是不會理解這種文化生命力的。

10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中大夫須賈:一個吃馬料的人,到底有何本事?